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搭建“网络关工委”平台

2020-01-17 05:19佳木斯市第十五小学赵忠良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关工网络平台关工委

佳木斯市第十五小学 赵忠良

当前,互联网正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信息载体、传播渠道更新迭代越来越快,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给青少年带来深刻影响,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渠道。学校根据学生及家长的特点,创新工作理念,拓宽传播平台载体,推进实施“互联网+关工”,建立覆盖广泛、功能多样,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网上关工委”。在原有工作渠道基础上,学校关工小组紧跟形势,初步构建了横向联动、内外交互的关工新媒体工作平台,推动关工工作不断发展。

内部建设“三位一体”信息化平台,畅通渠道,快捷传递。以学校现有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展示学校关工工作情况,随时更新活动通知和活动内容,既是对所开展工作的展示和记录,也扩大了宣传影响;以在校教师微信朋友圈为平台,同步展示关工工作动态,发布活动信息,方便师生以最迅速、最便捷的形式了解关工工作;加入区关工委工作微信群,畅通信息渠道,及时传递、反馈工作信息,加强工作人员间沟通和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对外借力各类新媒体资源,扩大影响,促进交流。如利用学校官微、区委官微等途径,及时将相关工作信息和工作动态,通过这些渠道定向发布给学生和家长,扩大影响力和受益面。学校还通过区关工委微信群,及时了解上级工作动态和要求,展示学校关工工作,同时也促进校际交流和学习。

学校在网络关工委平台建设上非常注重推送内容的质量,注重素材的编辑和整理,对选取的素材进行再次编辑整理以后推送,形成学生和家长易于接受的新的素材,这样就保证了推送的资源能够服务于我们教育的大目标,能够服务于十五小关工委的总体工作目标,做到了关工委的工作的全时空、全覆盖,使关工委工作时效性更强,更有针对性。

班班建微信群,学校建微信公众号。全校29个班级,每班都建微信群,公共信息的采集编辑和推送由家委会负责人和班主任共同管理。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成长有积极意义、有引领作用的内容推介;学校建公众号,分几个板块,把学校的基本概况、育人理念、发展目标和育人方法通过各种板块进行展示推介。

精选微资源内容质量,提升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水准。学校关工委依据培养目标,在公众号推出五大教育板块。

一是“好传统”,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主,注重“爱”“礼”“勤”“纪”“诚”“创”6 个方面,用古代先贤圣哲的言行引领学生,宣传好的家风校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二是“好榜样”,注重学生和家长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社会上的英模好典型的传播和弘扬,讲身边的好故事,铸魂励志,强化思想品德培养。

三是“好活动”,把学校各种有益的活动做成微课堂、小链接,利用公众号推介给学生和家长,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技能。例如,学校少先队的6大主题活动,按学生年龄特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主题教育内容。一年级的“我是好学生”,注重学生在校期间校规校纪的学习和遵守,用表演、讲故事等方式展示,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一年级开始;二年级的“我是好队员”,入队时要有一个正式的仪式,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加入少先队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入队后要做一系列的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少先队员,做有责任感的队员;三年级的“我是父母的好孩子”“我给爸爸沏杯茶”“我给妈妈刷刷碗”“我的房间我打理”等活动,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美德……学校还有科技节、植物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冰雪节等各种主题活动、校园节日、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除校内展示外,都通过网络平台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家长参与其中,做到了教育内容方式,学校、家庭、学生同频共振,达成育人目标。

四是“好课堂”,推出学习知识的小窍门、好方法,以及相关课本课程的知识,例如校本课程中的陶艺课、茶艺课、绢花课、书法课、围棋课、管乐队等28门课程都做成微课,让学生在网上学习交流,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传授给家长一些新的育人理念和方法,一些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基本常识,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

五是“好文章”,把学生在学校的美文推出来,让家长和学生品鉴,同时也搜集一些优秀的文章,在此板块上推荐给学生和家长,作为学生学习的补充及展示的平台。

实时互动,增强学校关工工作的时效性。

网络平台的搭建为学校关工委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过去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受时间的限制,每学期不可能有更多的频次。网络平台搭建以后,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关工委有什么工作可以及时的发布,家长老师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探讨并得到解决方案。

个别问题个性化的处理。由于有网络平台,可以运用私聊功能,同家长进行个别沟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及时解决。能做到家长和学校统一观点,统一行动,统一方法,达成共识,促进学生成长;

共性问题。容易达成普遍性共识,学校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针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家长和班主任可以在交流平台中提出来。所有家长都参与其中,讨论分析成因,寻求解决办法。在网上的交流和探讨过程也是达成思想统一、观点一致的一个过程,也是对家长教育学生理念的一个知识普及。这个过程对于家长和学校都是十分必要的。过去家长和学校讲座式的沟通方式,很难达成共识,而网上的平等交流,思想碰撞,方法共享,很好地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能尽快统一步调,落实好关工委工作目标,达成育人目的。

拉近距离,增强班主任和家长的亲近感。过去的工作中,班主任和家长始终是对立面,教育学生过程中也难免产生误解和摩擦,而现在的网络交流,朋友圈的建立,家长和班主任之间是朋友关系,可以实时交流,很快就能拉近距离,增加亲切感,减少对立冲突,容易达成共识,减少误解和误判。这是过去常规方法很难克服和解决的问题。实际工作当中的效果就是,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对立,矛盾逐渐减少,关系越来越融洽,遇到问题越来越容易解决.

实时沟通,提高了问题解决的实效性和高效性。过去当学生产生问题,或是班主任想跟家长沟通,一定都要等到双方约定好时间,约定好地点以后才能够实现。而现在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在私聊当中可能几句话就化解一切问题。这就是网络交流的高效性,便捷性。

家校沟通交流当中相互借鉴,有利于家长育人理念的提升。每一次针对育人问题的交流和讨论,其实都是对所有家长以及班主任育人理念的一个增值和赋能。实际工作当中,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家庭环境,家长的学历层次、工作环境使他们育人知识的积累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样的差异,如果不经过专业学习是很难弥补的。有了网络这样一个交流平台,关工委就有一个更广阔的施策空间。利用交流的机会可以推荐更多的话题,让家长在交流当中学习、提高、分享。这比家长和学校定期授课,有限研讨交流时间更充裕,讨论更充分,提高更快速。

网络关工委的搭建,网上关工委工作的开展,对关工委工作是一个新的赋能和增值,使关工委的工作不再是流于形式,专注于活动,而是借助于网络平台,深深地根植于家长和班主任育人活动的方方面面,对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是一个极大的补充和完善,也更加凸显了关工委工作与时俱进的必要性,为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关工网络平台关工委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微信网络平台应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关工传真
我晚年的“关工梦”
关工传真
关工传真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