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超声内镜临床特点研究

2020-01-18 08:56官川博张毅宏天津市北辰医院消化内科天津3004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内分泌直肠内镜

官川博 张毅宏 天津市北辰医院消化内科 (天津 300400)

内容提要: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呈多样化表现,其存在恶变可能,胃肠部位为发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常见位置。在一般情况下,该疾病通常于结肠镜检查中可以发现。病灶很少发生转移,其为一类较为典型的局部、小规格且无功能的肿瘤类型。和以往相比,当前我国医学基础有所进展,在这种情况下,超声内镜检查也得以普及,致使疾病的检出率有所上升,并且内镜下微创治疗的成效也受到了认可。特此,本文全面分析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超声内镜临床特点,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率较低,其为一类较为罕见的生长缓慢型、低分化肿瘤。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为该疾病的重要来源。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结构与癌类似,其存在较高的恶变率。其一般发生在人体的阑尾、直肠以及胃肠道临床中。直肠神经内分泌瘤不存在特异性表现。发病后,患者表现为肛周以及下腹不适、排便习惯变化等[1]。其大都在结肠镜检查以及直肠指诊中可以发现。和以往相比,当前我国医学检查技术有所进展,在这种情况下,诸如超声内镜、结肠镜等相关检查与免疫相关组织化学技术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因此,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确诊率近年来有所上升。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究直肠内分泌肿瘤超声内镜临床特点以及病理表现、治疗方式选择,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因以及临床表现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多为散发性。迄今为止,关于此类疾病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有学者指出:有少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出现和遗传因素存在关联性。其主要涉及基因突变以及缺失。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依照具体是否存在激素分泌功能以及是否出现因为激素所引发的临床症状,将其分为非功能性以及功能性两种。其中功能性约占20%,非功能性约占80%[2]。在一般情况下,该疾病患者大多为非功能性肿瘤。其不会分泌激素。因此,在疾病早期较难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包含腹部包块、黑便、腹痛、腹胀、腹泻等。上述均为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有的患者还会呈现为局部占位性肿瘤。另有文献证实,该类肿瘤一般发生在直肠中下段。

2.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超声内镜特点

针对于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使用传统化超声检查比如说MRI、CT等。无法有效检出详细病变情况。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检查方式也不能针对于患者直肠黏膜下病变开展来源性鉴别,超声内镜为一类集合超声以及内镜技术为一体的新式检查方法,其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被国外学者应用在临床之中。这种设备不但能够于内镜环境下直接观察患者黏膜外观详情,另外也通过超声功能,进而查看具体黏膜层次以及周边血管淋巴结情况。

相关文献证实[3],超声内镜诊断直肠内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阴性预测值为93.62%、敏感性为94.23%、特异性为88.00%、准确性为89.61%。约登指数达到了0.77。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针对于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开展超声内镜检查有着良好的临床价值。

另有文献表明[4],超声内镜检查不但能够精准的展现出病灶规格回声强弱情况,同时也能够展现出病变位置局部血液供应详情。同时,其在检查人体消化壁周围情况方面也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大约有94.4%的直肠神经内分泌性肿瘤经过超声内镜可以被诊断。超声内镜针对于此类疾病阳性预测值达到了80.9%,诊断准确率为85.1%。

对直肠内神经内分泌肿瘤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分析可以发现:患者病灶大都在直肠壁第三层次超声以及第二超声层次之中。直肠其余黏膜性病变区域回声水平大多为低回声。而平滑肌瘤或者间质瘤一般在直肠壁第四超声层次和第三超声层次。这种情况并不会累及到黏膜层。

虽然说淋巴瘤也主要起源自直肠壁超声第二层次以及第三层次,并且回声水平和NEN也较为接近。但值得说明的是,其常常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这种病灶一般会表现为局部增厚[5]。

临床中,依靠超声内镜进一步评价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肠壁起源、肿瘤规格、浸润深度以及组织学形态。在对患者开展手术之前实施超声内镜检查,能够帮助医生更好的断定患者是否存在肌层与四周血管浸润、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现象,继而可以判定内镜下切除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另外,此项检查也能够规避非必要性外科手术[6,7]。

由此能够看出,超声内镜可用于诊断绝大部分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但值得说明的是,针对于规格在5mm以下,并且能够被完整切除的病变,超声内镜检查并非必需性手段,且对于此类患者术前活检也并不是必需的。

可见,超声内镜检查为一个重要的诊断方法,其除了能够有效判定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规格边界来源、浸润深度和周边转移情况之外。另外也能够对手术方式与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在对患者开展此项检查过程中,应当注意鉴别其和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直肠息肉等病变之间的不同。

3.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式选择

针对于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当前治疗方式主要分为内镜下切除以及手术切除两类。迄今为止,外科手术依旧为治疗此类疾病的第一选择。有研究表明,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具体性质与患者病灶直径规格存在关联性。若病灶直径0.5~1.0cm,且不存在固有肌层和淋巴结转移,为此类患者开展内镜下肿瘤切除是一种可靠性强的方法。而如果肿瘤直径在2.0cm以上,或者已然浸润到固有肌层出现了远处转移,则需要对患者开展外科手术、扩大性切除或者根治术治疗疾病[8]。

现如今,临床中针对于该疾病病灶在1.0~2.0cm之间的诊疗方式选择持有不同意见。如果利用超声内镜检查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下端和固有肌层显示不明的情况下,贸然开展ESD手术,会累及到固有肌层。就此加大了穿孔风险发生概率。也有报道指出超声内镜针对于病灶深度测量方面存在一定偏差,但针对于不存在远端转移、无淋巴结转移并且在黏膜病变下注射病灶周边充盈抬起满意的患者,依旧可为其开展ESD治疗[9,10]。而如果穿孔规格较小,可为患者开展钛夹或者镜外钳夹装置混合夹夹闭治疗,若患者穿孔过大。可以对其追加开展外科手术治疗疾病。

4.小结

总而言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症状大多不典型。医务人员务必要提升自身针对于该疾病的认知度。超声内镜能够明确的展现出患者消化管壁层次结构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对于此类疾病开展超声内镜检查,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方便为后续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案。另外也要有效掌握该疾病的相关指征,针对于直径规格在1.0cm,并且不存在周边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患者开展ESD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患者依从性良好,此法适宜在临床中进一步开展。

猜你喜欢
内分泌直肠内镜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稳住内分泌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