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使命 奋力前行
——在庆祝《建筑》杂志创刊6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0-01-18 13:41建筑杂志社社长曾少华
建筑 2020年1期
关键词:办刊杂志建筑

建筑杂志社社长 / 曾少华

曾少华

一、《建筑》杂志历史沿革与重要贡献

《建筑》杂志创刊于1954 年,由朱德元帅题写刊名,至今已出版896 期。《建筑》杂志是新中国建设领域第一本期刊,肩负着传达党中央国务院重要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国家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重大工作部署、总结交流地方经验的重要职责。65 年来,它忠于使命,见证了建筑业的兴起与进步,记载了建筑业的发展与辉煌,始终与建筑业发展风雨同舟,相依相伴。

作为行业权威媒体,《建筑》杂志彰显出独特的气质与品位。《建筑》杂志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高度关注行业发展与深化改革、高度关注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高度关注重大工程与技术进步、高度关注建筑人的成长与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的高品质的专题报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稳步提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期刊风格,在全国建筑行业享有广泛盛誉。

权威性的政策解读是《建筑》的首要特点和突出优势。《建筑》杂志创新栏目设置,创新报道形式、创新话语表达,深入探讨建筑业的发展战略和改革路径、各类建筑企业的转型升级、质量安全监管和资质管理制度改革、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在重大战略问题上,《建筑》汇聚优秀作者和编辑力量,奋发作为,组织了一系列专题报道,有效发挥了行业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和服务功能。

《建筑》杂志把典型经验的总结与推广作为重要的办刊特色。《建筑》重点宣传了江苏、浙江、广东、河南、山东、湖北等建筑强省大省因地制宜的建筑业发展战略和监管经验,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南通四建等知名企业集团质量安全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突出业绩等,对典型经验的挖掘和展示,充分彰显了《建筑》杂志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化的服务理念。

《建筑》利用专业性突出的优势,着力推进业内同行的沟通与交流,为专业读者和作者搭建起展示风采、共享成果的平台。一批知名专家、企业家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成为杂志的热心撰稿人,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专业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发表了真知灼见。《建筑》杂志作为工作指导类期刊,实现了专业技术性和社会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受到了行业读者的普遍欢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新闻宣传主渠道作用,紧紧抓住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坚守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汇聚各方智慧,引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二、近几年主要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高政治站位

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深学细悟、内化于心。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

加强全社职工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政治坚定,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政治家办刊,始终从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的大局出发谋划杂志社工作,坚定信念推进杂志社高质量发展,巩固和增强了平稳有序、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

认真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组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效防止“四风”反弹,推进廉洁办刊、依纪依法办刊,有效防范办刊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

(二)着力抓好行业宣传报道工作

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贯彻落实部党组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抓好行业宣传报道工作,提升读者服务功能,切实履行好行业主流媒体责任。

一是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宣传报道。杂志开辟“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专栏,梳理70 年来我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轨迹,总结70 年来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成就,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二是拓宽报道范围。立足内容定位,加大对鲁班奖、詹天佑奖获奖单位和建筑之乡的宣传报道力度,加大对专利、工法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为读者的信息服务水平。三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努力办好杂志的基础上,发展电子媒体,打造全媒体平台,健全传播网络,促进优质内容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目前,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在全新升级中。四是加强采访和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围绕房地产市场调控和长效机制建设、住房保障、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三)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围绕主业扩大经营范围,探索全媒体综合运营服务,促进经营结构优化,产品服务创新,促进传统运营方式向现代运营方式转变。

一是建立地方工作网点。加强与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立工作网点,积极开展战略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发广东、江西、浙江、四川等地市场,整合运营资源,建立有效的运营支撑体系,拓展经营工作平台。二是丰富经营项目。在杂志出版发行和广告宣传的基础上,丰富经营项目,有计划地组织论坛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三是加强理事会建设。充分挖掘市场资源,提高为理事单位的个性化服务能力,增加与理事单位的粘合度。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完善岗位设置,着力选拔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干部选拔任用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一是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制。根据部党组有关深化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内设机构设置,落实岗位工作责任制,岗位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职责更加清晰明确。二是推行竞争上岗。各中心下设机构全部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配备相关人员。

(五)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涉及杂志社稳定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建设,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建设完善配套的制度体系,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经营工作管理制度。完善广告收费标准管理制度、经营合作伙伴管理制度、广告合同管理制度等。二是完善采编工作管理制度。完善选题策划制度、编辑例会制度,业务研讨和专业培训制度等。三是完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深化劳动、人事和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建立适应企业发展实际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健全绩效考核办法。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2020 年是杂志社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要围绕“社风好,收入高”的目标,把好方向,办好杂志,搞好经营,带好队伍,着力从6 个方面下功夫,推动杂志社高质量发展。

第一,在提高政治站位上下功夫,坚定地与党中央和部党组保持高度一致;第二,在提升新闻敏感性和报道质量上下功夫,切实发挥两刊的主渠道作用;第三,在增长见识上下功夫,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加强学习和借鉴,加快向全媒体转变;第四,在深挖两刊内在价值上下功夫,认真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规律,加强报道的系统性和精准性,发挥好引领作用;第五,在工作创新上下功夫,继续落实“一人一策”,发挥全社同志的主人翁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第六,在合理提高职工收入上下功夫,构建和谐单位,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猜你喜欢
办刊杂志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杂志介绍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