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初中班级管理的对策

2020-01-18 08:37冯雪梅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52期
关键词:共同体辅导员管理工作

冯雪梅

新媒体时代初中班级管理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研发,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而初中阶段是一个成长的重要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且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自我意识与独立精神都比较强,种种原因决定了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初中教育阶段,大部分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同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逐渐成为了中学生交流与学习的主流渠道,且新媒体时代的互动性、开放性与及时性,也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新媒体这一环境下中学班级班里工作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压力的增大。首先,班主任平时最为主要的工作就是对于学生开展思想道德的教育,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指导学生具有处理问题与解决问题相关的能力。然而,在相对开放的新媒体时代下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新问题陆续出现,加大了班主任实际的工作量。其次,班主任应该承担起对应的教学任务,依据课程的相关标准以中高考的实际要求,给学生讲述针对性的文化知识。

(2)管理的相关内容不够完善。即使有关部门已然指出培育学生的理念应该由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然而因为当下中高考这一制度的实行,成绩还是考察学生自身学习效果以及老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的依据。在这种考核的制度下,老师太过注重学生当下的考试成绩,从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再加上信息通信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造成大部分学生过度沉迷于手机,实际学习效率较低。比如微博和微信这些软件的普及运用,学生借助各种方式和外界取得联系,因为自身的好奇心比较重,尤其是极易被互联网所吸引,进而不能专注的进行学习,造成自身成绩下滑。

(3)管理的方式比較单一。由之前的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转换是具有一个过程的。受到之前教学方式的影响,当下班级管理的方式还是过于单一,通常情况下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有:①实施思想教育,解决学生这一时期的早恋问题;②指导成绩优异的学生,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③制定针对的教学管理体系,解决好和各级领导与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④和家长展开实时的沟通,得到家长的配合。以上的工作内容如果出现疏忽,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工作的实施。

二、新媒体这一时代下健全初中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

(1)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首先,班级内部的各科任课老师组建一个教师组,由教师组担任班级所有的教学任务。在各个教师组进行班级管理时创建学习的共同体,并且在各个学习的共同体中配备对应的老师以及学习的引导者,在老师的整体指导下,激励学生展开自我管理与自我学习。其次,在学习共同体的内部秉承着师生平等这一原则,借助共同学习这一形式提升班级整体的管理效率。在进行实践管理时,老师应该以讲述学习方式作为主要内容,使得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目标与方向,激励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创建一个积极进取的合作气氛,激励学生展开团队合作,一同完成老师制定的学习任务。这样提升学生自身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素养,同时更能理解尊重别人、学会倾听。

(2)面向整个班级体,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带领参加,多样化教学。创建教学的新平台,有效的发挥出老师具有的引导作用,合理的指导学生展开对应的学习与生活,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考试辅导以及情感辅导和人际关系辅导,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度过这一迷茫的阶段。在落实工作时,班级辅导员应该和班主任进行密切的配合,对于班级的实际状况展开讨论与研究,制定针对性的培育方案,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班级辅导员应该准确的分析出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做到每一个老师都可以为其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传授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借助现如今学生比较喜爱的交友软件,例如微信、QQ这些,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课余时间的爱好,用朋友的口吻与其进行交谈,慢慢的走入学生的心里,指导学生积极和老师展开学习、生活上的交流与分享,了解学生当下所面临的困难,同时及时的给学生提供帮助。其次,班级辅导员应该和班主任、家长进行紧密的联系。即使班主任还是班级管理中核心,然而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长给予配合与支持,所以,班级辅导员的相关工作务必要和这两者紧密的联系。最后,班级辅导员的相关评价。经常对于班级辅导员实施培训指导,使得班级辅导员可以进行科学与有效的相关教育工作。并且,学校的领导层还应该创建对应的评价体制,对于班级的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由德、能、勤、绩这些方面实施评价:①“德”就是评价班级辅导员自身的师德与最为基本的思想道德素养;②“能”就是评价班级辅导员当下的教学水平与对于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③“勤”就是评价班级辅导员对自身工作实施的自觉性与积极性;④“绩”就是评价班级辅导员在落实工作取得的成果,这也是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在评价制度精细上尽最大努力做到量化评价的指标,依据量化指标与定性指标相互一致的原则,提升指标定制具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尽可能的避免指标评定过程中发生的冲突与矛盾,注重指标具有的公平性。

三、增强班级管理工作的全面性。

为了有效地增强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必须增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并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建立起师生共同体。师生共同体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博耶尔提出的,此概念的观点在于:拥有相同的愿望、可以彼此交流、人人平等、有纪律、有规则、气氛欢快的学习共同体才是有效的。中学班级的学习共同体,必须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成,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而彼此交流、分享,进而在师生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人际关系。具体来说,首先,要将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共同组成教师组,由教师组负责整个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在班级里成立不同的学习共同体,此共同体中要包括各个科任教师以及学生。而在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当中,利用教师的集体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进而将班级打造成由班主任、学生以及教师共同、平等参与管理的班集体。

四、建立多班主任制度。

顾名思义,多班主任制度即指学校或者班级按照自身的实际状况,安排一名或者多名教师担任班主任,一同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具体来说,在中学推行多班主任制度,学校可以在每一个班级安排一名总班主任,并由其他班级的任课教师担任副班主任,共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其中,班级的总班主任主要负责处理好每名副班主任与学校之间以及每名副班主任之间的关系。而副班主任则要负责班级管理的具体事宜,处理好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给予合理的帮助,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发展,在思想、品德的形成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

猜你喜欢
共同体辅导员管理工作
爱的共同体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