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2020-01-19 05:57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量表考试

彭 斐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引言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于2018年2月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签发,并于2018年6月1日开始在全国实施[1]。《量表》对英语学习者的各方面能力评定提供了参考标准,同时也为各阶段的英语教学、各类型的英语测评提供了评价标准,起到了“车同轨、量同衡”的作用,促进各阶段英语教学的衔接。高职学生因其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量表》的出台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进行准确自我评定、合理目标设定、改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都有积极的反拨作用。

一、解读《量表》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量表》针对英语学习的情况及规律,将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英语能力做出 “三等九级”的划分,归为基础、提高、熟练三个阶段。其中三级对应初中,四级对应高中,五六级对应大学,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要求[2]。《量表》为我国的英语学习、教学、测评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并且为各级各类教学大纲提供了衔接连贯的参考,为系统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依据。国内学者认为,学习者将通过学习实践和考试实践实现语用能力和《量表》标准的对接,如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与量表3、4级标准对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与量表4、5、6级对接[3]。《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要求》)A级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量表》四级的要求则是:能理解一般社交场合中常见话题的语言材料,抓住主题和主要内容,把握主要事实与观点,清楚他人的意图和态度;能在熟悉的场合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叙述事件发展,描绘事物状况,介绍相关活动,说明事物要点,简单论述个人观点等,表达较为准确、清晰、连贯[4]。

《量表》四级除了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组构能力及语用能力的要求,其中的组构知识就涵盖了语音、书写、词汇、句法等语法知识和修辞、会话、衔接知识在内的篇章知识。由此可见,《量表》对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英语能力有更详细、精确的描述,在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困惑

(一)英语教学内容形式相对单一,教学课时大幅缩水

多数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设置基本遵循《要求》,教学目标大致相同,但未考虑不同地区、学校、专业及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多以课堂书本知识传授为主,缺乏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随着科技的发展,英语教学又增添了多种形式,如微课、幕课、网络学习等,但这些课程究竟适合何种英语水平的学生并不明确,学生无从选择。如“潘多拉英语”APP,将口语课程简单分为“入门版”和“进阶版”,学习难度偏大再加上学生自学动力不足,课外的线上学习往往半途而废,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着“尴尬”局面,随着“工匠精神”的提出,各院校多重视技能培养而压缩公共课时,英语课时一再被压缩。几年前高职英语课多开设两学年,但目前多数只学一年,这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高职学生来说教学时数过少,且不能满足有专转本需求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英语教材编写缺乏统一标准,不切合学生英语水平

高职英语教材种类繁多,缺乏统一标准,编写者往往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水平或本地区学生的大体水平来推测教材的难度及适合群体。有些教材上下册之间的难度相仿,并没有明显从易到难的提升,只是词汇难度及语篇长度有所增加。多数高职院校直接按照教材编排顺序,用于不同年级学生,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这必然导致学生学习难度增加、兴趣缺失,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分层教学效果不佳

近年高职生源紧张导致录取门槛降低,英语教学对象层次出现多样化。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为例,生源构成主要有高考录取生、江苏省提前录取的高中生、中职对口单招学生及中职注册入学学生。高中生未达到本科院校招录条件,整体英语水平不高;中职生英语基础较差,且对英语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很多高职院校尝试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来应对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即根据英语水平划分不同层级的教学班,同一层级采用相同的教材和教学模式。但各校划分英语各层级的标准各不相同,各层级教学内容和考试难度也无参考标准。各学校对分层的做法也各不相同,有些只是简单按照学生的英语进校成绩分班,科学性不强,各省英语高考难度不一。有些则实施英语水平摸底考试(如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并以此分班,虽然根据同一试卷成绩进行教学分层是比较科学的,但分几个层次是由学校来定(如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分三个层次)的,并未完全按照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层次的数量来设置分层教学的级别。再则,分层教学的班级建制往往是一学年的,这意味着一次入学考试决定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层级,也不会因为其英语水平的提升转入高一层级,这样一来分级教学也因此失去了既定的目的和意义。

(四)各类英语测评缺乏统一水平标准,测评的科学性不高

目前适用于高职阶段的全国性英语考级有PRETCO-A/B、PETS2-3、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等级考试等。各考试题型各异,考查英语各项能力的侧重点不同,考试级别之间概念不清,加之缺乏统一的水平标准,导致各种考试无法相互比较,学生可能会为达到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对英语证书的不同需求,去参加多个能力要求相近的考试,重复应考。有的院校将PRETCO-A/B考试与学历挂钩,有的只要校内英语考试及格就能毕业。各类英语水平能力考试缺乏系统性,这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英语,持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校内英语测评的科学性也有待提高,各校的校内考试难度、考试形式、考查范围各异,导致各校之间英语测评成绩不具有可比性。且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还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在大班建制的课堂上无法较多地训练口语,也因工作量太大而没有口语考试,导致出现“聋哑英语”的现象。

三、《量表》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借鉴意义

《量表》的出台为高职英语提供了参考,对设定英语课程目标、编写英语教材、开展英语测评都起到了指导作用。各层级英语教学和英语测评都将迎来深度变革,对高职英语教育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一)利用《量表》中的分项能力表能够满足英语教学需求的多层次性

英语课开展分级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英语大班上课的必然选择,《量表》对分层教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高职院校可依据《量表》中的语言能力总表对入学考试成绩进行等级划分,但划分层级的多少决定了分层教学的效果,故需借鉴《量表》中的分项能力表对同一层级的学生再进行细化,使一个教学班上的学生各方面的水平大体相当。虽然前期工作较烦琐,但这样的分层教学能真正做到按照《量表》中的能力标准来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实现每个学生的最优发展。

(二)利用《量表》中的自我评价量表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自主学习

《量表》的“自我评价量表”对各层级水平进行综合性描述与分技能描述,听力、阅读、书面表达能力等自我评价量表为学生自我评估提供了参考框架,让学习者对自己各方面的水平有初步的判断。这样一来使得英语教学从注重教师的教转换到注重学生的学,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英语学习的主体。《量表》中对分项能力的各等级也有明确的描述,这也有助于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如《量表》中的3级的“书面表达能力自我评价量表”描述为:“我能根据老师给的提示编写小故事;我能就熟悉的话题写作文;我能写信或邮件告诉朋友我的近况;我能……”[5]“我能……”的句式凸显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从教师教转到学生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评表中对各级能力的描述,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大概的定位,便于为自己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找出自身在各种能力之间的薄弱点,有的放矢。

(三)《量表》的能力描述框架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

量表旨在促进学习者在听、说、读、写、译、语用等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必将会对高职的英语教学产生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只重视读写、忽视听说的做法,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各方面水平。网络上的微课、轻课、手机端的英语学习APP都使学生课后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成为可能,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在《量表》中的能力等级为学生推荐难度相应的英语网络学习课程,并定期测评反馈,这必将能大大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及效率。

(四)《量表》为各类英语测评提供了统一测评标准

高职院校的英语考试如果能够参照《量表》中的各等级描述来确定考试题目的难度、考试的题型和分值分配比例,就能使测评的水平容易确定,再辅以对考试结果的数据分析,考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能得到保障,不同院校间的同等级英语测评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6]。

《量表》的各等级能力描述也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客观地衡量各类英语等级考试,通过将各大型英语考试与《量表》中的等级对接,使得不同英语考级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量表》可以真正起到“量同衡”的作用。《量表》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语用方面能力的要求,也促使英语等级考试自身不断完善。如今各类英语考试更关注听说能力,如PETS考试就在口试中采用对话、理解提问、考生个体主题发言等考评方式。PRETECO考试在其2014年新修订的《考试大纲》中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和图文阅读能力的考核,写作也更加偏重于商务类信函的考核。

(五)《量表》促使高职英语教材更加符合教学目标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原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注重提升高职学生实际的英语交际能力及在生活、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量表》中的能力总表及对各分项能力的表述,也与《要求》的表述不谋而合[7]。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可以经由入校考试确定学生在《量表》中的等级,再选择合适的英语教材,以此影响英语教学及考试。我校实施分层教学所使用的《高职国际进阶英语》和《实用综合教程》都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材的编写强调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且契合《量表》对听、说、读、写、译和语用等模块的语言技能要求。

(六)《量表》使得英语教学的多元化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成为可能

《量表》中的“我能……”的句式强调了学生才是英语学习的主体,《量表》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并为形成性评价提供统一的标准,使以评促学成为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不断地进行交流、沟通,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形成性评价贯穿学习的全过程,评价更加客观。《量表》从知识运用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语用能力、口译能力、笔译能力八个方面都有自我评价量表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评价。

高职英语考试因口试组考难度大等原因,一直以来都以书面考试评价为主,PRETECO考试也不例外。但教学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英语的教学、测试、评价都可以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通过各类教学平台,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进展可以随时监督,学生可以课后登录平台自主学习、自主测评。教学平台系统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使得英语考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更加方便快捷高效。这种线上评价可以在高职英语教学课时紧张、学生人数较多的现实情况下,让口语测试切实可行。

结束语

《量表》的出台为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效果的评定提供了参考,这对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8]。各高职院校要注重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当然《量表》作为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新事物,其科学性、操作性还有待教学实践进一步去证实,去完善。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量表考试
句子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奠基石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英语水平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