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与保障措施分析

2020-01-19 08:42李振苍
治淮 2020年9期
关键词:项目区高标准农田水利

李振苍

(作者单位:河南大河水利工程有限公司450053)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抵御水旱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根据不同的地域设定了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指标,对于提高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一、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发展滞后,将成为农业发展与粮食保障的最大短板。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对现有基础性设施进行改造,建设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包括灌排沟渠工程、田间道路、机耕桥和水陂等。通过科学统筹规划农田建设,修建灌排沟渠,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完善配套设备,使灌溉用水能迅速地由水源流至农田,既可提高灌溉效率,还能大大减少渠道输配水损失与灌溉水深层渗漏;既可提高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减轻灌溉污染,维护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还可使用户灵活控制进地水量和时间,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从而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项目区概况

本项目区位于江西省吉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多年平均雨日156 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457.5mm。年最大降雨量为1970.2mm,最小为985.2mm。县境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年内降雨多集中在4月、5月、6月,三个月降雨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7.5%;7—9月份降雨明显偏少,常出现伏旱连秋干灾害。项目区以泵站抽水灌溉为主,现状灌溉工程不配套。项目建设目的是改善区内水利工程现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为1.4 万亩。

三、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原则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涉及项目区村民的切身利益,为切实照顾村民的实际利益,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坚持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原则:(1)规划指导原则。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结合区域国土资源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组织编制县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合理确定工程措施,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2)农民自愿原则:尊重民意、民办公助,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使农民真正成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受益主体。(3)统筹兼顾原则:集中连片、突出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在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示范作用显著、建设规划完备的区域。

四、项目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原有耕地增产效益

项目实施前,由于灌排系统不配套,农作物产量不高,耕地产出率低下。经过本项目的建设,项目区土地得到平整,地力条件和灌溉条件有很大改善,农作物产量低的现状得到根本改变,农作物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年亩产1000 公斤粮食以上产能,项目区粮食产量增加8427.4 吨,按现行价格每百斤140 元计算,年增收效益2360 万元。

(2)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项目区水稻生产基本实现标准化,平均单产水平提高10%以上,达到500 公斤,比项目实施前提高约100 公斤。粮价按现价140 元每百斤估算,农民可提高收入达1822.2元/年·亩。

2.社会效益

通过对中低产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形成较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农田灌排系统,使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区内所有土地成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得到全面改善,耕地产出率得到较大提高。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生态效益

通过保护性耕作、农田防护网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能改善小气候,有效减少农田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和次生盐渍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农业发展中耕地和水资源的矛盾,保护水土资源。

五、项目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1)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监管,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县政府明确了各部门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职责,密切配合,协调工作,共同做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

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涵盖发改委、财政、农业、水利、国土等相关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统一领导和协调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2)建设管理办法

项目领导小组制定责任制制度,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分级抓好落实,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制定了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信息报送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社会监督制度和项目公示制度,为项目顺利推进打下基础。

(3)落实“四制”

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最合适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按照“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质量监督”的质量体系进行质量控制,将项目工程建成优良工程、精品工程,确保质量安全、人员安全。

2.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的使用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建设的管理办法和规定,按照工程概(预)算确定的范围和标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中央财政统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农〔2013〕14 号)等,实行县级报账制、国库支付制、财政评审制、政府采购制、竣工审计制、财政监督检查制,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及时拨付、足额到位。严禁截留、挤占、挪用,确保资金安全。

3.施工管理

建设主管部门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管理制度完善、施工技术水平高、社会信誉好的专业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任务;选择有工程监理资质、社会信誉好的专业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理,形成业主、承包商、监理三方相互制约的机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领导动员、组织协调和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做好施工前人、料、物及“三通一平”的准备工作,为工程开工提供有利条件。

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在施工的全过程做好记录、档案及施工日志等工作。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实行“三检制”,即每进行完一道工序,先由作业小组进行初检;初检合格后,再由专检人员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进行终检;最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六、结语

高标准基本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对于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在实行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时存在很多不足,直接影响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此应合理安排项目布局,根据当地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不断创新完善项目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从而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巩固农业基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项目区高标准农田水利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