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御寒方式

2020-02-04 16:15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0年2期
关键词:炭火壁炉保温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用食物来驱走寒意的方法肯定不会有错,而古人也正是这么做的。

现代电饭锅都有保温功能,不断加热、保温,以保证食物不冷。其实这种食物保温原理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使用,在商周时期已经相当成熟。考古出土的“温鼎”,就是这种保温锅。平民一般用鬲,贵族则用陶或铜鼎来烹调食物。还有用铜铸造染炉,又称温炉,可直接放在餐桌上,為食物保温,这种染炉类似现代的小火锅。在三国时期,有一回魏文帝赐给下属一个“五熟釜”,所谓的五熟釜也是一种鼎,其内部各自分开,可以同时煮好几样不同的食物,和现在的鸳鸯锅原理差不多,南北朝和唐朝时期继续发展,并且有了专属的称号“暖锅”。除了食物保温工具,古人为了御寒在食材上也会选择一些暖性食物,比如生姜、羊肉等。另外,古人还懂得饮酒抗寒保暖呢。

穿

在古代贫穷百姓冬天大多是靠穿“褐”来御寒,褐是一种衣服的料子,属于麻制品,限于当时的工艺水平,用褐做的衣服既不能保暖又不美观。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即使这样的衣服还有洞和补丁。

唐宋时期,专门有加强御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纸衣,称作“纸裘”,原料一般采用较厚的楮皮纸缝制而成,质地坚韧且造价便宜。棉花是宋朝才开始大面积种植的,在棉花普及之前,以丝、麻、葛为代表的保暖填充物是市场主流,当时“布衣”就是麻布衣物。裘就是有钱人的冬装,裘指毛皮的衣服。能做裘的毛皮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属于奢侈品,为达官贵族所穿。鹿裘、羊裘则品质略逊一筹,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当时的中产阶级了。古人认为狐腋之下皮毛最为轻暖,用其做成的狐白裘非常珍贵。

太阳能取暖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光照可以取暖之后,盖房子的时候都会让房屋的门口朝向南方,这样可以让阳光直射到屋内。

秦宫的“壁炉、火墙”

秦朝时,出现了壁炉和火墙用以取暖。壁炉就是用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烟中毒。火墙就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有火道,人在屋外的廊檐下就可以生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

汉代的“温室”和“椒房殿”

汉代出现了温室殿,殿内有各种防寒措施和设备,如用花椒和泥涂壁,因而叫“椒房殿”。汉高祖时,椒房殿是皇后殿室,故“椒房”也成了皇后代称。

火炕取暖

普通百姓则会在家中置一些简易火坑。间宫林藏的《东鞑纪行》中“屋内四周垒坑,外面以石砌成中空,于两端之近门处从上凿孔修灶。”描绘的正是这种火坑。

花式炭火的取暖方法

炭火作为最普及的御寒佳品,古人是如何使用它的呢?

NO:1

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现了古人有用火塘(挖成的小坑,中间生火)取暖的遗迹。到了先秦时期,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便有了使用青铜器具装炭火取暖的记录,这种装炭火取暖的青铜器叫“燎炉”。

NO:2

燎炉再缩小一下,就成为了另一件取暖神器——手炉,它提供类似现代“暖宝宝”的功能。手炉是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手炉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到了唐朝,手炉已成为官宦人家的室中用物。北宋年间,手炉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民间百姓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到了明清时期,手炉的制作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NO:3

熏炉是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因此又被称为“暖炉”“红炉”。战国时期出现了铜制熏炉,汉代以后,熏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宋代出现了瓷制的博山炉,之后更出现了玉质香炉、翡翠香炉等等。

NO:4

宋朝有一种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汤婆子”,又名“汤捂子”。汤婆子的功能类似现在的热水袋,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者南瓜状的瓶子。一直到今天,很多地方还在使用汤婆子呢。

猜你喜欢
炭火壁炉保温
In the kitchen with the chef 走进名厨厨房
寒夜
澳女子祈祷要钱还债 壁炉发现3枚金块
壁炉的故事
更幸福的事
保温
一种充电保温鞋
为什么热水瓶可以保温?
风情欧洲“话”壁炉
中国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