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饲养模式及微生态制剂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020-02-04 07:31曹林孔凡勇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生长性能

曹林 孔凡勇

摘  要: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杜×长×大”商品猪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期30 d。试验Ⅰ组采用发酵床,试验猪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试验Ⅱ组采用发酵床,试验猪饲喂常规饲料;试验Ⅲ组采用水泥地面,试验猪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试验Ⅳ组采用水泥地面,试验猪饲喂常规饲料。结果显示:在日增重方面,试验Ⅰ组最高(833.83 g),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料重比方面,试验Ⅰ组比试验Ⅳ组降低了16.52%,差异显著(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每头试验猪的盈利以试验Ⅰ组最高,为132.04元/头,较试验Ⅱ组、Ⅲ组、Ⅳ组分别提高了5.24%、28.64%、36.17%。结果表明,发酵床饲养对猪的生长性能没有不利影响,反而有改善的趋势,同时可以减少养猪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对猪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采用发酵床饲养并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养猪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最高。

关键词:饲养模式;微生态制剂;商品猪;生长性能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12-0021-04

我国畜牧业产值达2.98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8%。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消费者对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但也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总量达到近40亿t,畜禽养殖业排放物化学需氧量达到1 268万t,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6%,是造成农业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利用有机垫料、微生物制剂等建成发酵床,猪排泄物中的水分被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蒸发,猪粪尿经微生物发酵后充分分解和转化,其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的环保养猪技术。20世纪90年代末,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在红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开始推广,但受技术条件、木屑等垫料来源、菌种、后期维护等因素的影响,推广进展缓慢。近年来,在畜禽饲养过程中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寻找绿色环保的抗生素替代品。微生态制剂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在畜禽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探讨发酵床饲养与传统水泥地面饲养这两种饲养模式,以及添加微生态制剂对“杜×长×大”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养猪生产提供参考,我们开展了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某猪场进行。

1.2 试验设计

试验以80头健康、体重接近的“杜×长×大”商品猪(体重40 kg左右)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Ⅰ组的试验猪采用发酵床饲养,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试验Ⅱ组的试验猪采用发酵床饲养,饲喂常规饲料;试验Ⅲ组的试验猪采用水泥地面饲养,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试验Ⅳ组采用水泥地面,试验猪饲喂常规饲料。各组的饲养密度均为1.2 m2/头。预试期10 d,试验期30 d。

1.3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参照NRC(1998)和中国猪营养需求推荐量配制日粮。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见表1。

1.4 浓缩饲料

浓缩饲料由云南省某饲料公司生产。微生态制剂饲料不含药物添加剂,每千克饲料含酵母菌8×103个/g以上、乳酸菌8×106个/g以上,其他原料组成相同。

1.5 饲养管理

预试期内,试验猪统一驱虫、免疫、饲料适应性过渡。试验期内,试验猪自由采食和饮水,饲料不限量。发酵床按要求每隔    3 d均匀分散一次,20 d左右按20 cm~                                 30 cm深度人工均匀翻耙一次,湿度保持60%,垫料高度保持90 cm;传统的水泥地面每日早晚定时打扫一次,2 d~3 d冲洗一次。

1.6 测定指标

日增重=(试验末重-试验始重)/试验天数。

料重比=各组饲料消耗量/(试验末重-试验始重)。

1.7 统计分析

原始数据用Excel进行整理,采用IBM公司的SPSS 19.0统计软件中的One-Way ANOVA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显著则进行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床饲养模式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猪的日增重提高了4.32%(P>0.05),料重比降低了9.15%(P>0.05);与试验Ⅳ组相比,试验Ⅱ组试验猪的日增重提高了5.59%(P>0.05),料重比降低了8.99% (P>0.05)。发酵床饲养相比水泥地面饲养对猪的日增重和料重比没有显著作用,但有改善的趋势,说明发酵床饲养对猪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可以减少养猪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2.2 微生态制剂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试验Ⅱ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猪的日增重提高了3.56%(P>0.05),料重比降低了8.28%(P>0.05);与试验Ⅳ组相比,试验Ⅲ组试验猪的日增重提高了4.82%(P>0.05),料重比降低了8.12%(P>0.05)。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相比常规饲料对猪的日增重和料重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不同饲养模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3可知,按试验期间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价格3.38元/kg、常规饲料价格3.12元/kg、活猪价格15元/kg                        计算,不计其他成本,发酵床饲养并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的试验Ⅰ组每头试验猪平均盈利最高,为132.04元/头,分别较试验Ⅱ组、Ⅲ组、Ⅳ组的增加了          6.57元、29.40元、35.07元,经济效益提高了 5.24%、28.64%、36.17%。

3  讨论

3.1 发酵床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发酵床垫料松软,能满足猪拱翻的天性。猪在拱翻垫料时,垫料中的有益菌会进入猪的胃肠道,改善肠道菌群组成,这有利于机体健康及生长。同时,发酵床养猪不需要每天冲洗猪舍,减少了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罗创国等[1]研究发现,采用发酵床饲养的猪生长快,日增重高,料重比低,生产性能优于水泥地面饲养的猪的。黄兴国等[2]证明,采用发酵床饲养,不管是饲喂添加0.5%益生菌的饲料还是饲喂不添加益生菌的饲料,猪的日增重均高于用水泥地面飼养的猪的。本试验中,采用发酵床饲养,猪的日增重和料重比虽然与用水泥地面饲养的猪的相比较没有显著变化,但有改善的趋势,同时发酵床饲养可以减少养猪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3.2 微生态制剂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微生态制剂可改善猪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还可产生大量活性成分,从而提高动物肠道对饲料的消化和利用。李瑞等[3]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可提高猪的生长性能,促进日粮养分的吸收。本试验中,微生态制剂对猪的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微生态制剂可以在饲料中替代抗生素使用。

3.3 经济效益分析

黄兴国等[2]证明,发酵床养猪和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具有促猪的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降成本、促收益等作用。本试验中,每头试验猪的平均盈利以发酵床饲养并饲喂微生态制剂饲料的试验Ⅰ组最高,说明采用这两种方式结合的饲养模式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综合本试验表明,用发酵床饲养并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来养猪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罗创国,孙世铎,薛瑞超,等. 发酵床养猪与水泥地面养猪效果比较[J]. 家畜生态学报,2010,31(4):52-55.

[2] 黄兴国,杨承剑,王超,等. 微生态制剂对猪生产性能及粪中微生物的影响[J]. 家畜生态学报,2009,30(2):67-71.

[3] 李瑞,侯改凤,邬理洋,等. 微生态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氮磷排放量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J]. 家畜生态学报,2013,34(6):66-71.

猜你喜欢
微生态制剂生长性能
微生态制剂对河蟹养殖成活率的影响
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作用
艾叶水提液对肉兔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血浆置换术联合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枯草芽孢杆菌对罗非鱼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舍饲对生长期牦牛血液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在鲫鱼苗养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