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膳联合个体化情志护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疗效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2020-02-07 13:29沈超群许若缨陈慧施家芳黄恒青林秀明黄铭涵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主症药膳情志

沈超群 许若缨 陈慧 施家芳 黄恒青 林秀明 黄铭涵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甚至消失为病理特点的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而在其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M)和(或)异型增生(Dys),则是胃癌的癌前病变〔1,2〕,是消化系统难治病,其临床特点属于中医 “嘈杂”、“胃脘痛”、“痞满”等病范畴〔3,4〕。在胃癌的病因方面,胃黏膜的IM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2〕。到目前为止,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且患者由于疾病的长期困扰及对疾病特点、预后认识的片面和主观性,易并发抑郁、焦虑负性情绪〔5〕,影响疾病的康复。本研究采用益气舒络药膳联合个体化情志护理治疗CAG伴IM,取得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有关CAG的诊断标准〔1〕。中医证候诊断及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制定的标准〔4〕,且证属脾胃虚弱、胃络瘀阻证。

1.2纳入标准 (1)年龄20~70岁;(2)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经电子胃镜、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存在CAG伴IM者;(3) 患者依从性好,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1)合并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病理考虑重度Dys或疑有恶变者;(2)合并严重心、脑、肺、肾及造血系统疾病者、精神病患者;(3)妊娠及哺乳期患者;(4)依从性差或资料不完整等影响疗效及安全性判断者。

1.4一般资料 144例患者均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药膳组、药膳联合个体化情志护理组(联合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脱落3例,药膳组脱落1例,联合组脱落3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1.5干预方法 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北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5021183),每次5片,每日3次,饭前30 min服用;如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参照《第五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报告》〔6〕予标准根治Hp方案。同时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向患者详细宣教CAG相关疾病知识和康复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运动锻炼,避免过劳;详细讲解所使用的药物的名称、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嘱患者应按医嘱定时、定量地服用药物;指导患者少渣软质饮食,注意少食多餐,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忌暴饮暴食和生冷、刺激性食物。

药膳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中药药膳益气舒络方(党参15 g,炒白术10 g,茯苓10 g,三七5 g,赤芍10 g)。先将药膳药材洗净入锅,浸泡20 min后,武火煎煮25 min左右,滤去药渣,留药液,以药液加入粳米60 g,续改文火熬煮成稀粥;早餐服用。

联合组在药膳组的基础上,联合个体化情志护理干预,包括:①说理开导法:由于CAG及IM的病情特点,大多数患者会存在焦虑心态,医护人员通过积极宣教讲解等形式,重点向患者讲解CAG及IM的相关专业知识,认真分析该病的病因、病性及患者的病情程度等,使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有客观的认识,并告知患者日常调养和具体治疗过程中的细节措施。②顺情解郁法:部分患者由于CAG病程长、病情反复、经济负担加重,特别是自身内向等性格特点,容易产生抑郁等负性情绪,医护人员要鼓励患者多与他人进行交流,通过小讲座等形式,在讲解同时对成功病例进行分享,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鼓励患者多倾听舒缓、柔美的音乐,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更好地促进康复。③释疑解惑法:部分患者会存在对医生的猜忌、不信任感,甚至个别患者在自行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后,对疾病有不客观的误解,甚至要求手术根治。针对此类患者,医护人员应积极通过谈心、解惑、疏导等方法,使患者能将困惑、焦躁、担心如实表达出来,解除对及病情的误解和疑惑,以最终达到疏泄情志、减轻心理压力目的。④移情易性法:通过培养各种动静相参、情趣高雅的兴趣活动,如书法绘画、歌舞展示、音乐鉴赏、阅读朗诵等,转移患者注意力,调畅气机,修养心性,避免患者过度关注自身病情。⑤暗示疗法:通过行为或语言暗示,让患者直观感受到医护人员预期表达的想法和建议,这种暗示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情绪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而非单纯语言的效果。通过暗示消除困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配合。

三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

1.6临床疗效观察 (1)对患者胃脘痞满、胃脘疼痛、纳差、嗳气、反酸、大便异常等中医临床症状进行积分,积分评判原则为:采用分级量化标准分为4级,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胃脘痞满、胃脘疼痛为主症,症状无计0分、轻度计2分、中度计4分、重度计6分;其余为次证,症状无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2)对患者治疗前后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自评量表测评。

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拟定。治愈:中医主症(胃脘痞满、胃脘疼痛)消失,次要症状消失3/4以上;胃镜复查见镜下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病理组织活检证实胃黏膜萎缩、IM逆转或消失。显效:中医主症消失或明显减轻,次要症状消失2/4以上;胃镜复查见镜下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明显消失或好转;病理组织活检证实胃黏膜萎缩、IM恢复或改善达两个级度以上(含两个级度)。好转:中医主症减轻,次要症状消失1/4以上;胃镜复查见镜下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程度有所减轻;病理组织活检证实胃黏膜炎症程度减轻一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IM减轻。无效:中医主症无减轻,或个别次要症状加重;胃镜复查见镜下胃黏膜病变无明显改善;病理组织活检证实胃黏膜萎缩和IM改变无变化或加重,但未恶化者。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三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药膳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疗效更为明显(P<0.01)。药膳组与联合组间两两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表4、5同

2.2三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 三组治疗后各主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治疗后,药膳组及联合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与药膳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胃脘痞满、纳差、嗳气症状积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P<0.01)。见表3。

2.3三组电子胃镜疗效比较 药膳组及联合组胃镜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药膳组与联合组胃镜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表3 三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对照组比较:3)P<0.05,4)P<0.01;与药膳组比较:5)P<0.05,6)P<0.01;表6同

表4 三组电子胃镜疗效的比较(n)

2.4三组病理疗效比较 药膳组及联合组病理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药膳组与联合组间病理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三组病理疗效的比较(n)

2.5三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三组治疗前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随着症状缓解,三组SAS、SDS均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治疗后两两比较,药膳组与联合组均优于对照组,联合组疗效显著优于药膳组(P<0.05,P<0.01)。见表6。

表6 三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6不良反应监测 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 论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位居首位,患者病理类型以肠型胃癌为主〔8〕。IM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是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关键过渡阶段,CAG中腺体重度萎缩及IM可提升胃癌发生的危险度〔8〕。统计数据结果显示,CAG同时合并 IM 的患者高达 65.5%〔1〕。如何有效干预胃癌前病变,逆转CAG及胃癌前病变,阻断其发展路径,是目前防治胃癌的关键。

药膳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具有独特色、香、味、形、效的膳食品〔9〕。益气舒络药膳方中以党参为君,归脾肺经,功能健脾补中,益气培土,《本草正义》言其:“健脾运而不燥……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白术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可助党参益气健脾之功,炒制后补气健脾之功更强,兼有燥湿之功;茯苓健脾和胃安中,与党参、炒白术相使为用,使中焦脾土运化得健;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和营化瘀而新生,功能补血、行瘀滞;赤芍活血通络、散瘀止痛。药膳全方共奏健脾益气、散瘀舒络之功,与粳米合用,食借药力,药助食功,相得益彰。

现代药理证实,益气舒络药膳方中党参、茯苓、白术具有调节胃收缩、抗氧化、抗肿瘤、保护损伤胃黏膜等多项作用〔10〕。三七多糖及三七总皂苷具有多靶点抗肿瘤作用,且对正常组织毒性作用低〔11〕;赤芍中主要化学活性成分芍药总苷具有抗血栓、抗氧化、抗内毒素等多种药理作用〔12〕。本研究结果提示,益气舒络药膳对CAG伴IM患者有显著疗效。

此外,多项药理研究证实,益气舒络药膳方中中药成分对抑郁、焦虑情绪失调有积极改善作用。陈茵等〔13〕应用四君子汤对在单独抑郁症造模条件下气虚证候表现的 Balb/c小鼠进行方药反证,证实四君子汤能有效改善Balb/c模型小鼠海马和肌肉蛋白激酶(PK)A、磷酸化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下调,并逆转糖偏好下降等抑郁样表现。曾佳玉等〔14〕的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脑内小胶质细胞活化,能有效缓解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抑郁行为。王强松等〔15〕的研究显示,赤芍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异常、修复受损神经元、抑制单胺氧化酶表达改善急性应激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本研究提示益气舒络药膳方可能通过上述组成中药的药理机制,对CAG伴IM患者伴随的心理异常起到积极缓解的疗效。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研究证实〔16,17〕,CAG等慢性病的康复,不仅取决于其病情程度和治疗药物是否得当,而且与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可使患者免疫功能紊乱、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故应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干预。但在临床工作中,多数患者接受的只是常规的入院宣教护理,未系统接受过规范的心理干预措施。个体化情志护理干预主要是用于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反应,有文献证实〔18〕,个体化情志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判断能力、增进适应能力、减轻躯体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积极效果。本研究结果证实在中药药膳干预的基础上联合个体化情志护理,能有效缓解CAG伴IM患者的抑郁、焦虑不良心理状态。本研究中还提示在药膳基础上联合个体化情志护理,能通过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一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中药药膳联合个体化情志护理在CAG伴IM患者中疗效确切。其机制是否通过“脑-肠轴”等重要神经-内分泌网络发挥疗效,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主症药膳情志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荔枝养生药膳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两份药膳,帮你远离“暖气病”
养生之道早知道——乐氏同仁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