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联合麻醉方案对老年行胃肠镜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0-02-07 13:29李剑魁王海宽韩红坤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咪酯镜检查胃肠

李剑魁 王海宽 韩红坤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41)

目前临床检查胃肠道疾病多使用胃肠镜,可直接观察到患者胃肠道是否发生病变,诊出率和准确率较高〔1,2〕。胃肠镜检查属于入侵性检查,易对患者造成生理上的影响,在插管时若不采用麻醉会给患者造成咽喉部痉挛及恶心等症状。行内镜检查时若患者未行麻醉,术后部分患者可引发呼吸抑制及心脑血管等相关并发症〔3〕。目前临床行胃肠道检查均采用麻醉下行内镜检查,麻醉药物有丙泊酚、依托咪酯、瑞芬太尼等,不同药物在临床中使用的效果也有所差别,本文拟分析应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胃肠镜检查患者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及生命体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行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60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其中观察组男73例,女57例;年龄60~78岁,平均(71.5±4.0)岁;体重43~76 kg,平均(63.7±3.8)kg。对照组男75例,女55例;年龄62~88岁,平均(72.1±4.1)岁;体重42~75 kg,平均(65.5±3.4)岁。两组并发心血管疾病66例,两组年龄、性别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麻醉方法 术前8 h患者均禁水、禁食,并行心电图检查。进入手术室后取患者左侧卧位,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舒张压(DBP)及脉搏,开放静脉通路后行常规鼻导管进行持续给氧3 L/min后实施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麻醉,依次为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 μg/kg,再行依托咪酯0.1~0.3 mg/kg注射,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后行内镜检查,术中根据患者自身反应情况进行适量增加4~8 mg依托咪酯。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kg后,再次注入1~2 mg/kg丙泊酚,观察指标及操作方法与同观察组;术中患者HR<50次/min时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0.5 mg阿托品,SpO2<90%则给予氧辅助呼吸。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后离室时间及神经行为认知(NCSE,包括意识与注意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定向能力、语言能力、结构能力、推理能力)等情况;静脉注射麻醉后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呛咳、头晕及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记录两组不同时间段生命体征的变化及DBP、SBP、HR、SpO2的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t、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不同时间段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组检查前HR、SpO2、DBP及SBP与检查后10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后10 min HR、SpO2明显低于检查前(P<0.05),且HR、SpO2、DBP、SBP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胃肠镜检查前行麻醉后镇痛效果较好,均未发生穿孔及出血;术中观察组出现HR下降至50次/min 1例,对照组2例,两组均立即给予阿托品0.5 mg后恢复正常。观察组1例麻醉注射后SBP下降至检查前的30%,对照组未出现,观察组给予麻黄碱10 mg注射后指标恢复正常;观察组5例术中SpO2下降至90%,对照组10例,提示术中SpO2下降可能是痰和唾液进入气管导致呛咳所引起,此时给氧量增加至6~8 L/min,并保持呼吸道畅通后SpO2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观察组头晕、呼吸困难、躁动、呛咳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段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表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n=130〕

2.3两组NCSE检查情况比较 观察组定向能力(76例)、记忆能力(80例)及计算能力通过患者(95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6例、54例、7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意识与注意力60 vs 48例,语言能力97 vs 82例,结构能力92 vs 87例,推理能力96 vs 79例。

2.4两组麻醉后离室和苏醒时间比较 观察组麻醉后离室时间和苏醒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定向力恢复时间及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麻醉后临床效果比较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中多使用胃肠镜进行检查胃肠道相关疾病,但术中因患者年龄和身体原因,易引起患者恶心呕吐或咽喉部痉挛及心血管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临床预后〔4,5〕。因此在使用胃肠镜时的安全与无痛是目前诊断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研究目标。临床中行胃肠镜检查时采用的麻醉药物种类较多,但部分麻醉药物因单独使用存在剂量大的问题和副作用等,因此未在临床中推广使用〔6,7〕。

瑞芬太尼属于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化学名为4-甲氧羰基,密度为1.171 g/cm3,沸点为487.8℃,主要应用于临床全麻和全诱导性镇痛。瑞芬太尼通过人体血液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快速溶解进行代谢,对人体肝肾功能影响较小,且此药物不会因患者性别、年龄及体重而影响清除率〔8~10〕。此药物见效快、时间短,应用在手术中镇痛效果明显,手术结束后消退速度快,且在体内药物残留低,降低了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8,9〕。依托咪酯属于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物,其主要作用为诱导全身麻醉,此药物麻醉效果较快,持续时间短,降低呼吸循环抑制,但依托咪酯麻醉药除强镇静效果好外,镇痛效果较瑞芬太尼差。因此联合两种药物实施麻醉发现,患者行胃肠镜检查时的镇痛效果及麻醉深度效果较好,保证了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10,11〕。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术后观察显示患者体内药物残留浓度明显降低,从而加快了身体恢复,降低了不良反应率的发生,有效改善了临床预后〔12~14〕。

本研究表明,对照组检查前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波动较大。另外,瑞芬太尼+依托咪酯麻醉应用在老年胃肠镜检查中可有效稳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显著优于丙泊酚+芬太尼。实施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其主要原因为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后可明显降低药物在人体中的残留,而丙泊酚与芬太尼使用后药物残留时间明显高于依托咪酯与瑞芬太尼。

猜你喜欢
咪酯镜检查胃肠
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对骨科高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频繁出现这些症状,你该做个肠镜检查了
胃肠镜检查
布托啡诺对依托咪酯致患者意识消失作用的影响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依托咪酯持续输注在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