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业的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思路探讨

2020-02-10 14:25曹晓刘学擎翟付群
节能与环保 2020年6期
关键词:棚舍无害化粪便

文_曹晓 刘学擎 翟付群

1.南京国环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2.中科土壤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1 畜禽养殖污染分析

1.1 污染类型

畜禽养殖污染主要是养殖期间因废渣排放、场地污水排放、畜禽清洗、器具清洗等造成的环境污染。

以分类特点为依据进行污染类型区分,具体包括点源、面源污染。其中面源污染的产生多为分散养殖户,污染监控难度较大,且污染面积大;点源污染则多为规模化养殖户造成,污染物排放较为集中,污染规模与危害程度相对较大。畜禽养殖污染的具体表现为:

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畜禽排泄物,若未及时进行排泄物的有效治理,畜禽粪便中H2S、NH3等毒害气体成分会成倍聚集,并且排泄物的臭味会大肆扩散,不仅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亦对民众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水体污染。畜禽养殖涉及到器具清洗、畜禽身体清洁、粪便清理等工作,而清理后的污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于河流中,污水中含有的氨氮、有机物等物质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水体生态系统。

微生物污染。大量病原微生物存在于畜禽尸体与粪便中,若处理不到位会增大传染病传播的概率,不仅影响到畜禽养殖业发展,甚至会引发人畜共生传染病的大肆传播。

次生污染。农作物生长极易受到畜禽养殖污染的影响,其原因在于畜禽养殖排放的废水、排泄物会渗入到土壤中,其污染物中含有的兽药残留、重金属等物质对农作物土壤会产生一定的破坏,进而限制当地农业发展。

1.2 畜禽养殖污染分析

1.2.1 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分割

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始终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模式运行,并且多以分散养殖形式进行畜禽养殖,猪、牛、羊等动物一般为圈养,而鸡、鸭、鹅等动物多为散养。而养殖户会进行畜禽粪便的沤制,然后将肥料施撒于农田中,所以不存在粪便、废水大量排放的问题。虽然传统养殖形式创造的收益较低,但不具备生态环境破坏的能力。而实施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后,分散养殖模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大批量养殖专业户的形成,因养殖场地规模小,加之兽药的大量应用,致使畜禽养殖的排放量逐年提升,而当地生态系统无法承载逐年提升的排放量,导致畜禽养殖污染的发生。

1.2.2 清洁生产水平较低

为实现对畜禽养殖污染的抑制,我国在污染防治、污染物排放以及污染防治技术方面出台了详细的政策与规定,明确畜禽养殖中的选址要求、粪便处理要求、清粪工艺要求、污水处理要求等。但是在现阶段畜禽养殖中,因养殖户对清洁生产的重视度不高,加之清洁生产、污染治理成本大,致使清洁生产技术、污染防治技术未得到普及与推广。

对现阶段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进行分析,其中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干法清粪工艺等基本工艺的落实与普及效果不理想,截止到目前,仍有超过50%的规模化养殖厂对污染治理工艺、设施的应用不到位。

2 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具体路径

2.1 重视对环保性饲料的开发

饲料是影响畜禽发育的核心因素,也是影响畜禽排泄物成分以及污染物含量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可通过环保性饲料的研发来践行清洁生产理念。针对环保性饲料的研发,其研发方向应确定为低金属污染、除臭型、高转化率以及营养平衡饲料的研发。

针对营养均衡饲料的研发。饲料中的矿物质、能量蛋白等物质可通过氨基酸的适量添加进行物质平衡。

针对高转化率饲料的开发,为提升饲料养分的消化效果,可适当添加酶制剂,如将非淀粉多糖酶应用于鸡饲料中,达到提升饲料转化率的目的。同时,在猪、鸡饲料中合理应用植酸酶可以起到不易消化磷转变成有效磷的作用,减少畜禽粪便中磷物质的含量。

针对低金属饲料的研发。现阶段常用的高铜、高锌饲料虽然可以提升畜禽的发育质量,降低畜禽出现腹泻等疾病的发生率,但是长期使用后畜禽排泄的粪便存在高污染性,进而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对此,需重视对低金属饲料的研发,或利用中草药饲料取代以往高金属饲料的应用。

2.2 重视对养殖工艺改善

目前养殖工艺改进的方向主要包括用水节约改进、棚舍搭建改进、清粪工艺改进等方面。

具体畜禽养殖改进中,针对用水节约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用水、饮水方式的改进与优化,具体如下:饮水方式改进主要是依据对畜禽养殖情况的分析,进行配水情况的改进。视畜禽发育情况,合理计算出满足畜禽生长所需的具体供水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每日供水量的控制。同时,引进先进供水设施,避免在供水期间出现渗、滴、漏现象,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冲洗用水节约的改进,主要是在不同季节条件下,依据对畜禽排泄量、排泄频率的分析进行冲洗用水量的控制。

针对清粪工艺的改进,目前常用工艺为干清粪工艺的应用。相较于水泡粪、水冲式工艺的应用,干清粪工艺更为清洁环保,其主要是通过收集畜禽粪便,并借助日照等方式强化干清粪效果,减少粪便排泄造成的污染,并通过粪便清理进行再利用。

畜禽棚舍的改造。首先需依据当地情况的分析,合理选择棚舍地址,然后借助相关设施将棚舍内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依据养殖品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棚舍主体材质与地面造型。此外,棚舍改造时需充分考虑粪便、污水排放因素,以期通过棚舍改造营造干净、清洁、无菌的养殖环境,减少畜禽养殖所造成的污染。

2.3 无害化处理

无害化处理技术主要是对畜禽粪便、废渣、污水以及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现阶段常用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干燥法、除臭法、生物处理法等,其中干燥法囊括高温干燥、日光干燥以及烘干干燥工艺等。针对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化学、生物、物理处理手段,如隔离沉降、微生物降解、混凝沉淀等工艺;针对废渣的无害化处理,包括对畜禽羽毛、废饲料、棚舍垫料等物质的处理,需做到养殖期间结合不同类别废渣设置专门储存设施,以便于对废渣的运输与处理;针对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常用方法为焚烧炉处理,禁止出现尸体随意丢弃的现象存在。若采用焚烧处理工艺,需注意对烟尘的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

3 畜禽养殖污染预防思路

3.1 完善政策法规

要想进一步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落实,需重视对相应法规、政策的完善与落实。

首先,落实生态业绩考核制度,通过对地区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成效的考核与评价,确保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稳定推进。

其次,发挥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相应环境法规进行强制性、规范性推行,确保当地经济发展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地位相同。一方面,当地政府需立足于畜禽养殖实际,构建并落实完善的污染防控法律、法规,对养殖户及其他相关部门义务与职责进行明确,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养殖污染情况,追究其责任并予以严惩;另一方面,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控落实相应支持政策,通过资金、贷款扶持来提升污染治理与防控的积极性。

同时,鼓励社会大众参与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实行举报监督奖励机制,鼓励民众对畜禽养殖情况进行监督,对养殖污染的抑制提供依据与保障。

3.2 加强对畜禽养殖的监管与执法

具体污染治理中,应重视对环保、农业部门职能与义务的明确,通过部门联动进行畜禽养殖监管的强化,并结合当地养殖现状的分析,构建可行的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对畜禽养殖产业的高质量监管。

全面落实环境执法监督工作,务必做到对各类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行为的全面查处。若监督执法期间存在养殖厂布局、选址不合理的情况,第一时间责令迁址;检查当地所有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情况,责令排放不达标的养殖场停场整改,在规定期限内将污染排放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若当地养殖场分布过于集中,则需立足于整体发展角度,进行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整,对工艺、技术滞后以及污染严重的养殖场施行淘汰制度;重视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对当地现有的新建、扩建、改建企业落实影响评价考核机制,要求养殖场在主体施工期间重视对污染防控措施的同步落实,进而达到畜禽养殖污染防控的目的。

4 结语

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不仅限制养殖行业的绿色化发展,亦对民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对此,需将污染防控措施、清洁生产技术全面实施于畜禽养殖中,实现对排放污染的有效控制,避免因排放污染限制我国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化、绿色化、健康化发展。

猜你喜欢
棚舍无害化粪便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长三角地区典型季节规模化奶牛场氨排放特征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滦平县合同肉鸡规模养殖模式对养殖效益的影响与发展方向
旱鸭养殖新模式改良土壤探讨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
如何修建肉鸭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