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一单”编制及应用研究

2020-02-10 14:25赖运东深圳市源清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节能与环保 2020年6期
关键词:红线管控环境保护

文_赖运东 深圳市源清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1 “三线一单”的内涵作用

1.1 “三线一单”的基本内涵

“三线一单”中的“三线”包含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社会生活中,有的区域具有较为特殊且重要的生态功能,应对其实施强制性保护,此即为生态保护红线。而在环境质量底线管理中,不仅要保证管理措施符合当前环境管理现状和要求,还要实现水、大气、土壤环境管理的系统协调。

在资源利用上线层面,基于“只能增值、不能贬值”的原则进行自然资源应用管理,实现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强度和总量的全面协调。

“一单”是基于三线管理划定环境管控实际区域单元的环境准入清单。在该管理层面,通过环境准入清单,实现间布局、污染物排放、环境风险、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机结合,保证生态环境管理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1.2 “三线一单”的主要作用

相比于传统的生态化管理模式,“三线一单”理念强调自然生态环境全方位管理,其不仅强调区域的生态环境结构、功能的实现,而且对其承载力和管理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作用包括:

①系统性较强,其从决策源头延伸,按照生态空间分布规律,将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要素纳入管控范围,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生态环境准入管理,有效地提升了环境管理准入体系的科学性。

②通过环境准入清单进行管理信息的汇总统一,尤其是在一些功能特殊的区域,其构建了数据规范、坐标统一的工作底图,然后在工作底图上实施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识别、梳理和改善,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科学性、操作性。

③综合性、系统性是“三线一单”管理的重要特征及优势,其将生态环境管理人的任务划分为不同的项目,并通过项目评审的方式来进行环境管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分区域、分项目管理的方式,使得环境管理的尺度变大,同时管理方式愈发精细、具体,有效保证了生态环境管理的实时性、灵活性。

2 “三线一单”编制要点

2.1 规范建设工作底图

开展基础分析,建立工作底图是“三线一单”体系下进行自然生态环境管理的基础前提。在基础分析过程中,环境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注重基础地理、资源生态环境等信息的收集,而且需要就经济发展状况、经济规划、环境规划等数据进行整理。通过标准化的梳理,及时发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通行参数,进而监理统一规范的工作底图,为生态环境的实际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2.2 识别生态空间明确保护红线

识别生态空间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是“三线一单”编制的基本内容。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我国通过《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从而开展环境管理干预,同时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指导实际保护工作开展,划定具体的生态保护红线,对生态空间实施分区管控。同时,在实际管控中,生态保护红线下的环境保护管理应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办法》进行对接,并在管理中遵守“限制开发区域 ”的要求。

2.3 污染物允许排量的测算

控制污染物排放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关键。“三线一单”体系下,在污染物排放前,确立环境质量底线,并以此为依据,实现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计算。同时,在环境质量底线编制确立中,应从大气、水、土壤等3个层面着手,实现其污染风险防控底线的进一步明确,这样不仅能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清晰的底线目标,还能实现水、大气及土壤的重点管控。

2.4 强化资源利用管理

资源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三线一单”管理体系下,针对资源利用管理重点关注资源利用效率、强度和总量的管理;在资源利用上线编制中,也应注重资源利用效率、强度和总量三个方面的标准制定,同时注重资源利用过程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此来保证生态安全的需要。具体而言,资源利用管理目标编制中,应坚持资源利用与相关部门规划相衔接的要求,实现水、能源和土地资源利用强度的综合管控。

2.5 通过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强化分区管理

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是自然环境分区管理划分的三个基本层级。在现代化生态环境管理中,应基于“三线”内容和各区域的行政边界,综合性的划定环境保护区域单元,然后分类实施管控。在实际管理中,应就不同区域环境准入清单的内容进行优化,从空间布局、环境排放、风险防控、资源利用等4个维度进行管理,实现已有污染源和新增污染源的综合管控,确保不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效率与精细程度。

3 “三线一单”应用实践

3.1 应用背景概况

M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长三角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阶段,是国家批复确定的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从“三线一单”工作开展过程来,其在环境保护工作落实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如,①“三线一单”工作开展时间较长,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进行指导,然而本区域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设落后,“三线一单”工作落实及环境保护管理缺乏指导性。②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受经济开发活动制约较大,工作开展缺乏主动性。③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针对“三线一单”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评估,使得环境保护工作结论的可验证性差,社会认可度不高。基于此,该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开始寻求“三线一单”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创新方法。

3.2 “三线一单”创新应用过程

3.2.1 强化责任主体定位管理

在M市管理中,其强化分区内各级政府的管理,要求地方政府加强规范环境保护管理评审,然后充分发挥自身职责,按照“三线一单”的要求,就经济发展中建设项目选址、布局、污染物排放和生态影响等方面进行协调管理,使得各级地方政府都参与到了环境保护管理当中,有效地落实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升了环境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2.2 理清三项制度的衔接环节

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是相互衔接、密切关联的。在实际管理中,应清晰掌握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确保分区域环境管理的有效落实。从管理过程来看,M市在生态保护管理区域单元内,应通过“三线”来进行系统管理,可重点关注园区产业放线和规模,确保其满足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从规划环评阶段,实现资源利用、水、土壤、空气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协调管理。

3.2.3 注重“三线一单”管理中的信息交互

“三线一单”模式下,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和环境保护都是逐层推进实现的。M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中,“三线一单”的应用存在制度建设滞后、被动性突出的问题,因此M市对环评豁免、简化、降低审批层级,由此来提升“三线一单”工作落实效率,形成更具操作性的技术规范,提高环境保护管理质量。

4 结语

“三线一单”是一种现代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模式,环境工作者只有清晰认识到“三线一单”的作用,规范化的进行“三线一单”编制和应用,才能发挥“三线一单”在环境保护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红线管控环境保护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环境保护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