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2-10 07:41潘间容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践对策小学德育教学问题

潘间容

【摘要】 随着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教育部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当前教育重心,德智体美劳并行的教育理念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首要教学目的。其中,德育处在较为重要的位置,随着教学发展也成为了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实践证明,小学德育在学生的品德与人格培养阶段起到奠基作用,小学德育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也会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与心理问题等的产生,为此,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更行之有效的德育培养策略,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学生德育工作现状,就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革新德育工作理念与内容,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 小学德育 教学问题 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20-010

小学阶段是学生基础知识与道德品质的奠基阶段,与学生一生的成长息息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小学阶段抓好德育工作,不仅是对社会、学校与家长负责,更是对学生自身负责,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宏观层面上,更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修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1.小学德育工作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价值

传统教育重视学生的学科教育水平,随着现代多元教育理念的施行,小学生德育教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小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其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具有超强的可塑性,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学生今后的社会工作水平与道德修养水平,更承担着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价值与意义。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同时初步接触社会,如此时进行适当引导,将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观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对外界与他人、自我建立正确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形成基本的三观与合理的思维模式,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小学德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道德意识、规则意识、健全品德,促进学生提升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帮助学生成长为全面人才。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日常生活学习,创新小学德育工作,保障德育教育的落实。

2.现阶段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学方式一成不变

大部分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缺乏形式创新,仍然采用理论教学与单一评价为主,缺乏对于学生实际生活情况的分析,德育工作与其他学科也缺乏一贯性,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理论教学又难以联系学生的情感,学生难以认识到德育学习的意义,对待德育内容持消极态度。

2.2 教育环境缺乏一贯性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社会文化与教育环境复杂,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加速了不良信息的传播速度,当前网络信息并未施行分级制度,小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上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部分学校与教师缺乏对学生教育环境的关注,导致线下与线上学生接受到的信息不符,影响学生思维认知能力的发展。

2.3 学校德育投入整体不足

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前学校仍处于德育工作教育转型期,学校与教育工作者对于德育工作的投入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尚有不足,德育工作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任课教师对于德育工作的认识也不够充分,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德育教育资源整体不足,影响工作实效性。

3.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3.1 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做好选拔与培养工作

教师并非只是学生学科知识的传递者,更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典范,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学习教师良好的礼仪习惯与生活习惯,成长为自尊自信的人才。因此,学校应当重视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尤其在选拔德育教师时注重对于教师师德的考察,对于岗位上的德育工作者更应当做好培养工作,针对性的开展培养教育,让教师通过网络、讲座、学习培训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让教师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价值,帮助教师保持良好的教学状态,并加强其他学科教师的德育教育意识,定期开展宣传工作,让所有教师共同参与德育教育,才能让学生始终受到良好的引领,推进学生德育能力的全面发展。

3.2 革新德育教学模式与内容,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传统德育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师与学生缺乏合理联系。受到年龄、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天然存在一定代沟,如教师不能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合理的德育教育政策,就很容易让德育工作流于表面,影响德育工作有效性。为此教师可以将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开展多元化德育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适当接触社会上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对德育学习产生自发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与道德觉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升旗仪式等培养学生的仪式感与审美能力、道德水平,在学生的参与中磨练学生的性质。

3.3 家校合作提升德育工作效率,贯彻德育工作一致性

德育工作并非只是学校与教师的责任,与社会、家庭等也息息相关。德育工作的实施最终还要靠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德育教育只有渗透进学生的生活中,才能落到实处。为此,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整体德育环境,集合家长的共同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布置家庭德育任务,与家长通过网络班级群的联系,了解学生德育活动的实践情况,也可以与家长建立线上沟通的窗口,时刻关注家长的反馈,了解学生校外表现,贯彻德育工作一致性,显著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黄艳莺.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新课程(上),2018(04).

[2]田正志.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现状及提升对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9).

[3]林列如.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6(77):171.

[4]刘斌.探析目前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文摘版),2016(7).

猜你喜欢
实践对策小学德育教学问题
中职院校教育学实践教学探究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其实践对策
高校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及社区实践分析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