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史料教学问题与对策

2020-02-10 03:59洪梓萍郑耿标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问题策略

洪梓萍 郑耿标

【摘要】 如今史料教学研究多侧重于高中阶段,初中阶段史料教学研究不足,为使初中学生提高历史核心素养,掌握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初中史料教学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就当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简单讨论,以求教于同行。

【关键词】 史料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44-010

“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学习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搜集、辨别和运用各种史料,引导学生从历史材料引发观点,培养“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当前初中历史考察内容已经发生变革,从前侧重考察知识点,现在逐渐倾向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对史料分析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比如深圳中考,从2018年开始增加了一道8分的论述题,需要学生去分析与提炼材料给出的信息,考察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运用以及学习这些历史事件的感悟,对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此外,学习历史不仅是学习史实本身,更要学会对学习内容作深入探究,通过对比与质疑来发现历史真相。史料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对比史料过程当中形成不轻信、不盲从的理性思考习惯。但当前史料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一、当前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选取史料没有做必要的鉴别和筛选

初中历史课堂中史料应用很常见,但不少老师选取史料常常只考虑是否能印证教材上的结论,没有充分运用史料为学生拓展思维。在引用史料的时候没有做必要的鉴别和筛选,导致历史事件的失实和史料的堆砌。选取史料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贴合学生的认知特性,导致学生由于阅读障碍无法充分理解史料。

(二)没有结合史料提出合理设问

史料教学不是单纯堆积史料,想要充分发挥史料的价值,合理的设问必不可少。当前不少课堂都能做到引用相应的史料,却经常因为没有合理的、层层深入的设问,匆忙得出教师想要的结论,导致史料的价值没有被充分发挥。

(三)没有对学生作系统的方法指导

历史是初中才开设的科目,学生没有天生的史料理解分析能力,然而不少老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过系统的史料阅读培训,只是在课堂当中在需要用到史料的地方直接引用并给学生作出分析,这使得学生的史料学习是被动的、割裂的,无法系统掌握史料分析的方法,遇到史料不能自主分析,正确理解。

二、史料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选取有证据力、可供深入挖掘的史料

史料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和图片影像史料;按价值可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般来说一手更加接近历史却不是绝对的,有的一手史料是带着特殊目的或被当事人故意歪曲的。比如梁启超曾著有《戊戌政变记》一书,本来作为当事人,所写著作属于一手史料,应该是比较可靠,但后来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也承认:“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因此教师应该多做对比与鉴别,选取客观、真实的史料。

(二)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多维度选取史料,增强趣味性

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选取语言较简单易理解的史料,必须要大部分学生能够读懂并理解史料要表达的内容,史料教学才能有效进行。比较晦涩的文言文史料应该要有拼音及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选取史料还可以考虑文字、图片、视频等史料交替使用,对初中生来说,直观的历史感能让他们记忆更深刻,提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有些课堂可以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史料,比如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传统的史料就是展示开放前与开放后的图片、文字材料,看看小岗村的例子,学生很难有深刻的感受;但如果是祖、父辈的口述史料,或者是当地发生过的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会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历史有更切身的体会和理解。

(三)史料之间要有逻辑性、整体性,要紧扣史料合理设问

史料的选取与使用要紧扣教学目标,层层深入,保持整堂课的连贯性。教师在结合史料设问的时候,应该充分、正确地理解史料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依据核心的信息提出合理、明确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史料对历史事件做出正确的解释和评价,以使史料的价值充分发挥,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

(四)教会学生分析史料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

初中学生初步接触历史这一学科,教师有必要对学生作学法指导,史料实证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教师可以专门用一节课时间来教授学生如何评估、理解、对比和应用史料。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后,教师在史料教学中不应再占据主体地位,在对学生作必要引导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分析史料的机会。

总之,在史料教学热现象当中,想充分发挥史料教学的作用,培养好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作为教师还应不断反思自己教学的不足,结合初中学生实际学情不断改进。

【注: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重点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野下中学历史史料评估教学研究”(编号zdfz18087)、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提高班级作业质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DXKT20885)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何成刚,沈为慧.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6(11): 3-11.

[2]徐洁.史料实证素养的养成探究[J].历史教学问题, 2018, (1): 119-123.

[3]盛刚.史料教学中史料选取的基本原则[J].教學与管理(中学版),2017(2):68-69.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问题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