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020-02-11 23:50卢丽竹
江西农业 2020年13期
关键词:莒南县菊酯天敌

卢丽竹

(莒南县文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莒南 276614)

莒南县位于鲁东南沿海地区,东西长58 km、南北宽50 km。茶叶是莒南县的特色高效、“生态型” 农业产业,截至2019 年,莒南县共有茶园0.53 万hm2,茶叶加工企业达到52 家,年产优质茶叶3 000 t,产值3 亿元,因此被称为“茶叶之乡”,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列为“有机茶生产试验示范基地”,被山东省农业厅列为“名优茶生产基地”,是山东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基地”,被临沂市农业局定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

茶树、土壤、环境构成了茶园的生态环境。莒南县的茶叶主产地在县内南部和东南部的乡镇,所在地海拔均在100 m以上。当地的土壤共分为5 个土类,其中棕壤土是主要的土壤类型,占总耕地的2/3,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肥力水平高,是重要的农业土壤,适合茶树生长[1-3]。莒南县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候表现为:春季短暂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秋季天高气爽、降雨骤减、易出现秋旱,冬季寒冷、干燥。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长,雨热同期。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的土壤和降水,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世界上已经记载的茶树病害有140余种,中国有近100种,其中包括10 种非侵染性病害。全世界茶树虫害有1 000 多种,其中中国有400 ~500 种。莒南县茶园的主要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炭疽病和茶芽枯病。茶树虫害主要有小绿叶蝉、螨类、绿盲蝽、角蜡蚧、蚜虫、茶扁叶蝉和黑刺粉虱等。其中,小绿叶蝉、螨类虽然在不同年份的发生程度不同,但经常性造成危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公害安全食品备受人们的欢迎,加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推广物理生物技术,关系到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茶树的病虫害,可采用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坚持因地制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保证茶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茶园的生态环境。

1 生态调控

茶园生态调控,就是采取推广应用抗病虫品种、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及时采摘、合理修剪、生草覆盖、优化施肥和种植防护林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控制病虫害发生源头及滋生环境,人为提高茶树的自然控害能力和抗病虫能力。

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的茶园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对于种植密度大的茶园,小叶绿蝉、黑刺粉虱、螨类、角蜡蚧数量均高于种植密度小的茶园。因此,在种植茶树时,最好采用双行或者单行,合理栽植,充分发挥个体自身优势,及早形成健壮旺盛的树干分支,这样既有利于茶树持续高产,又可以提高茶树抗病能力,减少虫害的发生次数。

不同采摘标准对茶树主要虫害的采植率不同。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细嫩原料,可以控制茶蚜、小绿叶蝉的数量。因此,应该继续推广多批次采摘细嫩原料的做法。春分撤风障时,结合施有机肥、深翻残枝落叶,对刺蛾类、小老虎等害虫也能起到防治作用。

茶园害虫的天敌达300 多种,可分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寄生性天敌昆虫、非昆虫类食虫动物3 大类。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包括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包括寄生蜂类和寄生蝇类;非昆虫类食虫动物主要有蜘蛛、捕食螨和鸟类等。这些害虫的天敌对小绿叶蝉、蚜虫、角蜡蚧若虫有捕食、寄生等抑制作用。

通过对茶园的生态系统改造,可容纳更多的茶园益鸟、猎食性蜘蛛、草蛉、瓢虫等茶园益鸟、益虫,达到生态调控的目的。例如:茶园放养益虫能够吸引灰喜鹊、棕头雅雀,灰喜鹊不仅捕食松毛虫,还捕食鳞翅目的蛾类以及鞘翅目的步行甲、金龟甲等昆虫。一只灰喜鹊最多一次捕食茶尺蠖幼虫62 头;一只棕头雅雀最多一次捕食茶蚜386 头、蛾类幼虫5 头。

莒南县的茶园防护林一般常用黑松、侧柏、蜀桧等。通过加强防护林建设,能够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增加茶园中的益虫数量,形成自然控制虫害的目的。茶林结合引诱益鸟,是抑制茶园虫害发生、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此外,利用植物对茶树虫害的吸引或趋避作用,也可以达到控制虫害的目的。举例:春季茶园间作豌豆,可以使春季绿盲春转移至豌豆,从而减轻了对茶树的危害。

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防控。莒南县应加大寄生蜂、瓢虫、草蛉、蜘蛛、赤眼蜂、捕食螨、绿僵菌、白僵菌、微孢子虫、苏云金杆菌、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核型多角体病毒产品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大量应用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诱抗剂等生物制剂技术。

3 物理诱控

茶树病虫害的物理诱控,主要指应用各种光、电、色、温度等物理因子来达到防治茶树虫害的目的。

3.1 太阳能杀虫灯 太阳能杀虫灯是一种新式植保防治工具,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趋色的特性,将光的波长、波段、波的频率设定在特定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引诱成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式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入灯下的接虫袋内,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在茶园安装应用后,对金龟子、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毛虫、茶尺蛾等害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每年可减少茶树用药次数2 ~3 次,早晚自动开关灯,每天早晨只需要清理1 次接虫袋。

3.2 挂诱虫板 诱虫板是利用不同害虫的趋有色色谱习性,选用高科技材料合成的黏虫胶及色谱制成的绿色植保产品,可以有效防治蚜虫、黑刺粉虱、蓟马、小绿叶蝉等害虫,能减少施用农药的次数,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量。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害虫的种类,选择不同颜色的诱虫板,色板要高于茶蓬面20 cm 以上。

3.3 化学防治

3.3.1 茶蚜 对于茶蚜,可选用35% 鱼藤酮乳油500 倍液,15% 茚虫威乳油2 500 ~3 500 倍液等进行喷雾。

3.3.2 绿盲春 对于绿盲春,可选用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0.5% 藜芦碱可溶性粉剂1 000 倍液、1% 苦皮藤素1 600 ~2 000 倍液、22% 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 500 倍液、10% 氯氰菊酯乳油或10% 联苯菊酯乳油3 000 ~5 000 倍液、1.5 茚虫威乳油2 500 ~3 500 倍液和2.5 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2 000 ~4 000 倍液等。特别注意:喷雾时务必要喷湿叶背。

3.3.3 小叶绿蝉 药剂可选用30% 茶皂素水剂500 ~600 倍液、0.5% 印栋素液剂500 ~700 倍液、10% 氯氰菊酯乳油或10% 联苯菊酯乳油4 500 倍液、15% 茚虫威乳油3 000 倍液、22% 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 500 倍液等喷雾防治。同时,要特别注意农药的轮用与混用。

3.3.4 黑刺粉虱 防治时间掌握在1 龄若虫孵化盛末期,药液重点喷至茶树中下部的叶片背面。药剂可选用99% 矿物油乳油150 ~200 倍液、0.5% 印栋素液剂500 ~700 倍液、0.6% 苦参藜芦碱水剂800 ~1 000 倍液、0.5% 印栋素液剂2 500 ~3 500 倍液、10% 联苯菊酯乳油5 000 倍液和32%联苯·噻虫嗪悬浮剂600 ~1 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莒南县菊酯天敌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星空下的我们
闲散生活
果园天敌(续)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平欧杂交榛在莒南县的栽培技术
2016年莒南县城镇化发展状况简析
我国茶园害虫天敌蜘蛛的研究进展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