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2020-02-13 06:29田卫卫丁齐又
吉林中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虫类羌活散寒

田卫卫,邸 莎,丁齐又*

(1.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35;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其中主要含蛇床子素、香豆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等成分。独活性微温,味辛、苦,归肝、膀胱经。具有祛风湿,止痹痛,解表的功效。本文旨在总结分析古、现代医家临床应用独活的经验,探讨独活的临床用量范围、配伍、主治病证,以期为独活在临床中安全、有效运用提供参考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医籍记载独活可通过配伍相应中药,治疗风寒湿痹、头痛、气机不利所致郁而化火证,脾胃虚弱证等。独活寄生汤(唐《备急千金要方》)中独活(三两约41.4 g)配伍桑寄生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增加祛风湿的作用,治疗痹证日久,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羌活胜湿汤(金《内外伤辨惑论》)中独活(一两约41.4 g)配伍羌活能散一身上下之风湿,治疗风、寒、湿邪阻塞经络引发的骨痹、骨痿等。独活细辛汤(明《症因脉治》)中独活(一两约37 g)配伍细辛,散寒祛风,通窍止痛,治疗外伤风寒后出现头痛,痛引颊部。升阳散火汤(金《内外伤辨惑论》)中独活(五钱约20.7 g,每服1.8 g)配伍升麻益气补中、升阳散火,治疗气机运化不利所致郁而化火证。升阳益胃汤(金《内外伤辨惑论》)中独活(五钱约20.7 g,每服约1.1~1.8 g)配伍黄芪、人参等补脾胃之气,主治脾胃虚弱证。和血散瘀汤(明《证治宝鉴》),方中独活(五分约1.9 g)配伍当归和血止痛,治疗湿热流注筋骨,血行涩滞所致的关节疼痛。

2 国医大师用量及配伍经验

朱良春使用独活配伍虫类药治疗银屑病,两类药配伍升清降浊、宣郁散热、化瘀通络,独活10 g,土鳖虫18 g,乌梢蛇6 g[1]。朱老提出益肾蠲痹法治疗痹病,独活温燥之品配以川乌、草乌以温经散寒、宣痹通络而解寒凝[2],独活10 g,川乌、草乌各6~9 g。

焦树德创立“补肾祛寒治尪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其中独活搜散筋骨及肢体的风寒湿邪,配合怀牛膝祛风除湿,除痹止痛,独活为12 g,怀牛膝15 g[2]。焦老善用独活、羌活药对,治疗下肢痹症,独活、羌活用量多在30 g 以上[3]。

李济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初期及活动期,常用独活配合羌活、没药,取其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之效,独活10 g,羌活10 g,没药6 g[4]。李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善用独活配伍川乌、草乌等温经散寒、通络除湿止痛,独活用量10 g[5]。

干祖望把声音嘶哑归属痹证范畴,治疗时独活与防风合用,加强解表祛风的作用,独活用量6 g,防风6 g[6]。

周信有认为独活温经祛风祛湿,配伍桂枝、黄芪使得经络得通,疼痛得止,治疗全身关节疼痛、关节变形及骨质疏松等,独活用量9 g[7]。

颜德馨治疗气血虚衰型痹病,使用独活配伍桂枝辛温通络,结合气血病机理论[8],引药直达病灶,有利于气滞血瘀、瘀阻络脉等病证的消除,独活、桂枝各10 g[9]。

3 名老中医独活用量以及配伍经验

仝小林教授认为独活是辛温上行之物,发少阴之火,配合大量风药如防风、柴胡、升麻、葛根上行升散,助阳气之升浮,治疗阳气郁遏体表的灼热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独活用量15~30 g[11];独活配伍防风、羌活,治疗内伤发热等疑难病症,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用量为9~15 g[12];仝教授认为脊髓脱髓鞘以风寒湿邪郁闭、浊气停滞于内、髓系壅塞不通为基本病机,独活祛风散寒除湿,配合葛根汤通阳振颓,燮理一身之气,独活用量15~30 g[13]。

张炳厚治疗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时,独活配伍桑寄生、杜仲、防风等增强补肝肾之力,独活常用剂量为9~12 g[14]。

李赛美以独活配伍桑寄生、秦艽,治疗糖尿病病程久,气血不足,凝涩不通者,独活用量为9~12 g;独活配合女贞子、墨旱莲气血双调,治疗女性肝肾不足型月经不调,独活用量9~12 g,女贞子、墨旱莲加强补益肝肾的作用,用量为10~15 g[15]。

史欣德使用荆防败毒散配伍独活加强透发作用,治疗寒邪闭阻型慢性湿疹,独活用量9~12 g[16];独活配合防风、升麻、柴胡等风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反复性咽喉肿痛等有“火热”之象,并伴有脾胃虚弱、湿浊内生的表现者,独活用量10 g,防风、升麻各10 g,柴胡12 g[17]。

4 现代医家独活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羌活 治疗痹证之初起多有湿邪困体者,两药配伍散寒除湿,宣通气血,通利关节筋脉重用,独活、羌活用量在30 g 以上[18]。利用中药外敷法,治疗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独活解除膝关节肌肉痉挛,减轻或使炎症消退,羌活加强祛风除痹的作用,两药用量为30~60 g[19-20]。

4.2 配伍当归 治疗肺气郁闭型鼻渊使用独活行气通络,配伍当归加强活血止痛的作用,两药合用缓解面部胀痛及头部昏沉感,独活用量9 g,当归15 g[21]。

4.3 配伍虫类药 治疗风寒湿痹、肝肾两亏之腰椎病时,使用独活配合虫类药加强通经络的效果,虫类药得独活使副作用大为降低,独活15 g,全蝎3 g,蜈蚣3 条,蕲蛇3 g,地鳖虫3 g[22]。

4.4 配伍细辛 治疗现代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证属肝肾亏损、风寒湿痹者,独活止痛胜湿,活动气血,细辛搜伏风邪使之外出,独活15 g,细辛5 g[23]。

4.5 配伍川芎 独活配伍川芎加强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效果,两药配合气血流通,故其痛自止,独活用量15 g,川芎15 g[24]。治疗久病肝肾精血亏虚兼风寒湿夹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与川芎合用可改善或解除机械压迫神经根所造成其周围血液循环受阻,独活、川芎用量各10 g[25]。

5 小结

通过总结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以及现代医家临床应用独活及其用量的经验,得出临床用量为6~60 g。本文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独活最佳用量与配伍:1)祛风、散寒、胜湿,可配羌活、防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范围为9~60 g;2)散寒通络,蠲痹止痛,可配桂枝、牛膝,治疗骨科系统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骨病)剂量范围为9~30 g;3)通阳振颓,可配川芎、细辛、虫类药,治疗经系统疾病(神经官能症、阿尔茨海默症,中风、惊痫、内伤发热、脊髓脱髓鞘、偏头痛)剂量范围为9~15 g;4)利湿化浊,可配当归,治疗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喉痹)剂量范围为6~12 g;5)开透肌表,可配羌活、虫类药,治疗皮肤科疾病(白癜风、银屑病、慢性湿疹)剂量范围为9~12 g;6)温通络脉,可配葛根、柴胡,治疗内分泌科疾病(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剂量范围为9~30 g;7)强腰膝,益肝肾,可配黄芪、桂枝、女贞子、墨旱莲,治疗妇产科疾病(月经失调、产后身痛)剂量范围为9~12 g。

独活具有镇痛消炎、光敏作用、保护神经元、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独活属辛散温燥之品,阴虚血燥者慎服。独活临床应用较安全,但个别患者服用后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26-27],临床使用时应注意。

猜你喜欢
虫类羌活散寒
健脾暖胃、散寒止痛 试试桂花三红茶
神秘的小罐子
——瓮虫类
云南宽叶羌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应用前景探讨
艾草
手足偏凉 艾叶青蒿泡脚
虫类中药不可久服
羌活
柱层析用硅胶对羌活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虫类、螨类、线虫类发生规律有什么不同
野生药材羌活驯化高效育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