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020-02-13 06:29冷向阳
吉林中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颈性椎动脉体质

王 冠,冷向阳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眩晕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与各种系统有关。前庭、视觉、神经血管和颈椎本体感觉障碍的患者均可出现眩晕[1-2]。关于起源于颈椎的眩晕,血管压迫,改变本体感觉输入,以及由颈交感神经链刺激引起的血管舒缩变化是迄今为止被广泛接受的三种机制[3]。颈性眩晕,多特指颈椎病而导致的眩晕,没有特定的概念及相关机制。多数统称为Cervical vertigo(CV),临床多以眩晕为主,伴有恶心、心悸等表现。因此,本文将颈部结构紊乱或颈椎病而发生的眩晕的概念界定为颈性眩晕。

1 中医学针对颈性眩晕的研究

1.1 发病机制 颈性眩晕是一种以“眩晕”为主证的疾病,属于传统医学中的“眩晕病”。《黄帝内经》针对其致病机制首次提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指出该病与肝相关,“虚”为主要致病因素。

历代医家针对眩晕病有着不同的认识,逐步形成了本虚标实的认知理念,本虚为肝脾肾虚,标实则以风、火、痰、瘀多见。[4]其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风阳上扰、气血亏虚、痰瘀内阻等,导致头部经气运行不畅,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发为眩晕[5]。风、火、痰、瘀是本病的外因,肝脾肾亏虚是本病的内在致病因素,故临床当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治疗原则。

1.2 体质类型 当前,针对本病的中医体质辨识较少。在临床中,通过体质辨识,发现有四种主要的体质类型[6]。

1.2.1 气虚体质 该体质常见语言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面色偏黄或 白,目光少神,口淡,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头晕,健忘,大便正常,或有便秘但不结硬或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气虚无力行血,脑髓失养,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

1.2.2 阳虚体质 该体质常见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脉象沉迟而弱,面色柔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小便清长。脾肾阳虚,阴气上攻而至眩晕发作。

1.2.3 痰湿体质 面部皮肤油脂软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身重不爽,喜食肥甘厚味,大便正常,小便不多,微浊;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患者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失养。

1.2.4 气郁体质 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平时面貌忧随,神情时常烦闷不乐;胸肋部胀满或走窜疼痛,嗳气呃逆,或咽间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情志不畅,气郁化火,肝阴暗耗,风阳生动。颈性眩晕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注意体质和眩晕的证候关联,进行辨证论治。

1.3 治疗方法

1.3.1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颈性眩晕多为联合治疗,比如中药汤剂联合针灸[7]、中药热敷结合推拿手法[8]、针灸联合中药熏蒸[9]、综合护理联合针药治疗[10]、中药热熨联合耳穴压豆[11]。针对不同的分型及体质的影响,选择不同的方药。根据体质不同,气虚体质选用黄芪建中汤,阳虚体质选用术附汤或金匮肾气丸,痰湿体质选用苓桂术甘汤,气郁体质选用小柴胡汤。根据不同分型,眩晕在中医学角度分为虚、实两种,虚者肾精亏虚,治则滋养肝肾,益精填髓,方选左归饮[12]。脾胃虚弱,治宜补益气血,方选归脾汤;肝肾阴虚,治选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实证痰浊中阻,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

1.3.2 针灸治疗 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在治疗中效果显著。当前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主要采用温针灸[13]、浮针[14]、小针刀[15]、电针[16]等类型。施针手法包括输透法[17]、头皮针[18]、阴阳平衡针[19]。其中体针运用毫针针刺方法,疏经通络,行气活血,临床多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夹脊穴等穴位,远端取穴调和气血,配合局部取穴疏通经络,改善脑部供血。腹针理论中,腹部穴位可对应全身各部位,选取中脘、下脘、双商曲等穴位进行针刺,并结合风池穴位注射治疗。火针疗法具有针与热的双重作用,调经通络,温经散寒,快速改善局部循环[20]。浮针疗法取穴少,患者痛苦减轻,更容易接受,也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治疗方法,选择肌筋膜触发点(MTrP 点),进针后,做扫散、灌注操作,流管6 小时[21]。

1.3.3 推拿治疗 推拿通过放松颈部肌肉,进而促进颈部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脑缺血,同时配合整脊手法,减轻颈动脉刺激,改善眩晕症状。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主要包括单纯手法治疗,即综合采用 法、按法、揉法放松颈肩部肌肉,然后点按局部穴位[22]。推拿结合牵引,通过增加牵引治疗,增加椎间隙,扩大椎间孔,可增加治疗效果,改善颈部病理曲度,促进血液循环[23]。推拿结合针刺[24]、温针灸[25]、电针[26]等,通过针刺的特异性治疗,达到补充气血、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治疗作用。同时,近年来多数学者发现,通过推拿手法治疗,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含量降低,有效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颈部本体觉紊乱,进而改善症状[27]。

2 现代医学针对颈性眩晕的研究

2.1 发病机制 综合来看,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主要集中于颈椎结构异常、交感神经刺激、椎动脉病变、本体感受器异常等多方面。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种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疾病。

2.1.1 椎间盘退变 多项实验显示,椎间盘退变后自身病理变化导致头晕。通过ACDF 术前向病变椎间盘内注射局麻药,数小时内可消除眩晕症状。因此,多数认为颈性眩晕源于病变颈椎间盘内的神经组织。

2.1.2 颈交感神经兴奋 研究人员发现颈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刺激可引起脑皮质、下丘脑等血流减少,因此,多数研究者认为颈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脑后循环缺血,椎基底动脉痉挛[28]。

2.1.3 血管病变学说 脊髓横向拉伸时,血管拉长后导致血管横截面缩小,进而出现血流减少,脑缺血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同事出现则会导致颈性眩晕。

2.1.4 交感神经影响 交感神经刺激学说认为,交感神经丛存在于椎动脉周围,椎动脉由于受到神经反射弧的影响反射性收缩,血管痉挛从而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出现眩晕[29]。

2.2 治疗方法

2.2.1 手术治疗 根据当前研究现状及文献反馈,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并非单纯的椎动脉受压,还由于交感神经刺激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根究其所受压迫不同骨性部位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或横突孔切开减压术或钩椎关节切除加植骨融合术,切除2~3 个横突孔,并切除椎动脉周围继发性压迫物,恢复椎动脉血供。

2.2.2 药物治疗 甘露醇静脉注射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组织脱水进而缓解椎间软组织水肿状态;地塞米松对炎症的拮抗作用,减轻炎症渗出,减轻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的压迫和刺激[30]。

3 小结

综上所述,针灸在临床上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确切,起效快、易于被患者接受。回顾上述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治疗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且针灸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尤其是针灸配合其他疗法综合运用,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颈性椎动脉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