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学生文学素养与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2020-02-14 21:27
关键词:平均分培育维度

孙 璞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锦州 121002)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1],这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学的定义。文学素养就是一个人在文学方面的修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文学作品隐含着对生命的解读,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的科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在学习医学知识的过程中,文学素养的浸润能够帮助医学专业学生获得精神力量的支撑,从而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只有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对大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化自信培育的研究,将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鼓励大学生将个人的“青春梦”融入到实现“民族梦”的进程,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医学院校学生文学素养情况进行调查,从文学素养的各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进而探讨当代医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途径。

一、文学素养情况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医学院校学生的文学素养情况有关数据,真实反映医学生文学素养的现状,为医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锦州医科大学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共调查了该所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292人,其中男生86人,占比29.86%;女生202人,占比70.14%。共发放问卷292份,回收289份,其中288份问卷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8.63%。

2.调查问卷设计。本问卷是根据钱丹(2017年)硕士论文中的《昆明地区幼儿园教师幼儿文学素养调查问卷》[2]改编而成。本次调查所使用的问卷首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即性别、年级、专业等进行了解,其次以选择题的形式围绕学生文学素养的两个维度,即情感态度和阅读经验来设计问卷主体。情感态度包含两个子维度,即学生对文学重要性的认识、对文学的关注度;阅读经验包括三个子维度,即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对文学知识的把握、对文学热点的关注。本研究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从“完全符合”、“ 通常符合”、“ 有时符合”、“ 通常不符合”到“ 完全不符合”分别记1~5分。

3.问卷的效度及信度检验。为了检测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检验,问卷各因子中的项目负荷量介于0.623~0.867之间,大大高于0.30的可接受值。因此,可以得出本文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的结论。Cronbach alpha系数用来检验问卷的信度。Alpha系数应该介于0.00~1.00之间,系数越高,问卷的信度越高。问卷的信度通常不应低于0.70。在本次分析中,整个问卷的Cronbach alpha系数为0.959,远远高于0.70,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二、医学院校学生文学素养调查情况分析

本文以收集到的数据为基础,对问卷的各个维度进行总体分析,得出文学素养研究结果,并对得出的研究结果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具体分析,进而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1.文学素养各个维度总体分析。本次问卷涵盖情感态度和阅读经验两个维度。Likert量表的五点计分法,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中数为3。高于中数3,表示学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低于3显示学生文学素养程度较低。得分越高,则该学生的文学素养就越高。下面就收集到的数据对各个维度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问卷总体平均得分3.70,高于中数3,说明大学生文学素养总体状况良好。文学情感态度的得分3.85,阅读经验得分3.54,与总问卷平均分3.70相比较,阅读经验得分较低,这说明大学生能够认识到文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学习中却与认识有一定差距,尤其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方面较为薄弱。第一,文学情感态度分析。本研究中,大学生对待文学的情感态度包含两个子维度,即学生对文学重要性的认识和对文学的关注度,两个子维度得分情况如下:学生对文学重要性认识的平均分为4.01,对文学关注度的平均分为3.70。两个子维度的得分均在中数3以上,说明大学生对文学的情感态度各方面情况良好。第二,文学阅读经验分析。本次调查中,学生对文学的阅读经验由文学经典的阅读、文学知识的把握、对文学热点的关注三个子维度构成,各子维度得分如下:文学经典的阅读平均分3.53,对知识的把握平均分3.65,对热点的关注平均分3.40。其中对知识把握的平均分高于阅读经验平均分3.54,而对经典阅读和热点关注的得分低于阅读经验的平均分。这说明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了解主要通过对文学知识的把握,而对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和文学热点的关注相对较少。

2.文学素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一,文学素养存在问题。一是大学生对文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由调查结果显示,文学情感态度的两个子维度分别为对文学重要性认识平均分4.01,对文学关注度平均分为3.70。这说明学生总体上能够认识到文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却没有将文学放到很重要的位置,对文学关注度得分较低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二是大学生文学阅读的范围狭窄。文学阅读经验三个子维度分别为文学经典的阅读平均分3.53,对知识的把握平均分3.65,对热点的关注平均分3.40。三个子维度只有对知识的把握一个维度高于文学阅读经验平均分3.54,而对经典阅读和对知识的把握两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文学阅读经验平均分。这说明学生对文学了解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文学知识的掌握,而对文学经典的阅读较少,对文学热点的关注也较低。第二,文学素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很多学生对文学阅读缺乏兴趣,不愿意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加上医学院校学生课程较多,学习压力较大,使得很多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学习上,业余时间较少阅读文学作品。二是学校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关注度不够。学校对文学的关注程度对学生文学素养的高低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同,每个学校均有各自的培养目标,而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主要以医学为主,很少涉及到文学。总之,在没有外在压力迫使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学生自身又缺乏对文学本身的兴趣,这些因素无疑影响了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三、当代医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途径

国学大师陈寅恪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中指出:“吾民族所承受文化之内容,为一种人文主义之教育”,阐明了要掌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须通过人文主义教育的途径。而文学素养作为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思政课堂是文化自信培育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3]。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这为思政课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在文学课程开设较少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思政课堂这个主要阵地,培育好医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思政教师要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4]。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的塑造时期,具有崇高人格魅力和深厚文化修养的思政教师无疑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教师要关心学生思想状况,将文化自信培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融合,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崇高的道德修养,从而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将个人发展同祖国的发展需要相结合,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其次,将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以思政课程为依托,注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融通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理论根基,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和逻辑性[5]。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索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社会前景;了解近代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能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2.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党建工作。毛泽东同志曾将红色文化称为“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红色文化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这是它的文化根源所在[6]。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中国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民创造光辉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做学生党建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将红色文化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相结合,培养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日常的学习之中。辽宁省红色文化资源数不胜数,锦州就有辽沈战役纪念馆、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锦州苹果文化廉政教育基地、黑山阻击战纪念馆、亮甲山战斗遗址等。组织学生通过演讲、知识竞赛、选修课等方式,坚持学习红色文化、继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让学生争做中国红色文化的弘扬者。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于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引领学校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同时在课堂内和课堂外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育的引导,增强校园文化育人的功效。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对于优秀文化的态度,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育医学生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利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和中国传统节日,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图书馆举办的“经典咏流传”、“爱读书猜书名”、“真人图书馆”等活动很受大学生欢迎,提升了学校的书香氛围。让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以载道在大学校园里得到真正地践行,形成独特的大学校园文化。利用校园文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以适应社会需求。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润泽,学校在教授学生医学知识的同时,应当把人文素质的培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从而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平均分培育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平均分一半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