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程思政吸引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0-02-14 05:49栾淞婷郭弘张琪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吸引力经济法课程思政

栾淞婷 郭弘 张琪

摘 要:全国范围的立德树人、专业课课程思政逐渐开展,《经济法》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鉴于目前《经济法》课程思政存在的各种问题,对《经济法》课程思政改革进行探究,旨在提升《经济法》课程思政的吸引力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经济法》;课程思政;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6.078

1 研究背景

隨着全国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的浪潮,《经济法》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也通过教研立项等方式加入到“课程思政”的队伍,但通过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发现在《经济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知识与思政内容连接方式生硬,教师侧供给模式单一,重理论而轻实践等问题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效果。

2 《经济法》课程思政吸引力提升路径

2.1 采用“嵌入式”思政教育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形容:“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味的对学生灌输这种思政内容不仅不会发挥出这样重要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排斥乃至抵制。因此,如何将思政内容像盐一样溶解到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中,尤为必要。如何让学生吸收好这种“盐”,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的契合度十分重要。不要将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单独讲解,要将思政内容潜移默化的融入专业知识中,通过引导引起学生对认知和情感的共鸣。例如,《经济法》课程中的有关消费者权益的内容,在讲到消费者的权力的时候,要让学生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消费者,当自身的一些权力受到侵害的时候,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再交换立场,如果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当作为经营者的时候,久应该知道应该维护消费者哪些合法权益。这样通过设身处地和交换立场思考问题,吸收这其中所蕴含的“盐”,会别有一番滋味。

2.2 将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与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目前,法律类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还是以多媒体案例教学为主,《经济法》课程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互联网+课堂”的模式,运用了云班课教学软件,进行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和改革。但在运用云班课软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将课堂内容和云班课有机有效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积极性,这期间出现了个别学生不重视、不参与、没兴趣的情况,因此如何将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利用云班课分享资料和布置课堂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这样每一组通过讨论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会锻炼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学生的参与率和积极性也会适当提高。

2.3 课程思政内容结合各专业培养目标

《经济法》课程是多专业、合班授课的专业基础课,鉴于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因此《经济法》在授课时应结合各专业的毕业目标,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课程重点、侧重点,也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例如,在对会计专业授课时,课程内容的重点可以放在与专业相关的财政、税收、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等方面,并在授课过程中侧重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对会计工作中的诚信、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法理意识。而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对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和消费者权益法律制度的重点讲解,提升学生对今后工作中市场禁止的行为、合理竞争和侵权、维权的法理意识。这样根据不同的专业确立不同的专业知识重点进行课程思政,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2.4 适当增加实训环节

只有学以致用、将理论落实到实践,才能更好落实“课程思政”。学生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和思政内容的理解只会停留在表面,只有通过实践去体验,才能更深的感悟其中的道理。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生课业紧张,课后时间紧、压力大,并没有给《经济法》的实践给予充足的学时和时间,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也经常是有心无力。从主讲教师的角度,教师可以用模拟法庭的形式,组织学生模拟不同企业的角色扮演,虽然在经管类专业中模拟法庭这种模式出现较少,但模拟法庭的加入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都是很好的途径,也能够间接督促学生掌握相应实体与程序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生动方式。而从学校的角度,希望今后学生能够给予一些实践或实训的学时,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理解思政。

2.5 提升教师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

教师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所体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显而易见的,教师的素质直接对课堂效果、授课水平等方面产生影响。想要更好的“课程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尤为重要。教师在平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更要参加各种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的会议、培训,用最新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提升自己,让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思想精神感染给学生,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让学生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结语

《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已经开展,如果不及时完善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无法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吸引力,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目前首要的就是从“供给侧”,即教师的角度通过不同途径不断完善,才会让课程思政有所突破,才能推动《经济法》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朱旭.高校经济法“课程思政”改革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9):415.

[2]栾红旭,刘世刚,栾淞婷,等.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经济法教学过程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5):8-9.

[3]臧泽华.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财务管理”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1):216-217.

猜你喜欢
吸引力经济法课程思政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跟踪导练(三)4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
什么是你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