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粤港两地“粤剧进校园”

2020-02-14 06:11黄燕
戏剧之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优势互补教育理念师资

黄燕

【摘 要】随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气候回温,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粤剧,也迅速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粤港两地“粤剧进校园”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都有所进展,而在普及规模、教学内容及方法、评估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然而“分歧本身是一种财富”,未来两地“粤剧进校园”的优势互补大有可为。

【关键词】“粤剧进校园”;广东和香港;师资;教育理念;优势互补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2-0124-02

粤剧,于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珍贵的艺术文化价值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重视。2014年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立国人文化自信的政治观念,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措施,“粤剧进校园”自此遍地开花。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粤剧艺术博物馆,对保护和传承好粤剧艺术有明确的指示;而今年恰是粤剧申遗成功十周年,又适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诸多有利条件的聚合,为粤剧的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环境和契机。

珠三角是粤剧最流行的中心地区,香港与之人缘相亲、民俗相近,同是粤剧艺术植根的土壤。粤剧传承在珠三角和香港地区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以目前广泛推行的“粤剧进校园”为例,比较两地中小学粤剧教学现状,总结其经验以指导今后的实践,这是粤剧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

一、粤港两地“粤剧进校园”现状比较

广东(本文主要针对珠三角地区)和香港的粤剧普及教育,都早在粤剧申遗成功前逐步开展。早期采取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合作的模式,即报名学习粤剧来获得减免赞助费就读较好学校的名额,或从指定学校的新生中挑选具有艺术天分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接受校外兴趣辅导或半专业训练,学成便可代表所在中小学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如笔者自2004年参与教学的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粤剧班,就属于这种性质。据了解,香港八和粤剧学院也面向中学生函授四年制的粤剧课程,但仍然是在校外机构开展培训。这种基本是由校外机构主导、中小学“牵线搭桥”、学生家长自愿报名的课外艺术兴趣班,实际上属于粤剧社区教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粤剧进校园”。至于近两年由专业粤剧团主办的、在广东大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讲座+体验式“粤剧进校园”短期性活动,也暫且不纳入本文的讨论范围。本文论述的“粤剧进校园”,是在中小学校园内长期进行的,有学校教师(包括学校聘任的专业粤剧教师)亲自参与的常规性粤剧课程实践。

“粤剧进校园”在广东和香港的普及规模不同。据不完全统计,广州、东莞与佛山的南海、顺德等地已开展“粤剧进校园”的中小学超过100所,仅在广州就有70多所,覆盖面仍在不断扩大。而参见香港教育大学梁宝华教授的相关研究,其主持的“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2009-2012)”在50所学校试点,由此可知香港的“粤剧进校园”普及规模不算小。

两地“粤剧进校园”实行中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不尽相同,彰显着各自的特色:第一,广东的粤剧教学以表演实践为主,内容全面,涵盖“唱、念、做、打”“四功五法”,各行当的表演技艺基本都有所涉及;香港则倾向于理论知识的书面传授,以粤剧音乐唱腔的学习为主,“做、打”相对欠缺,重“生旦戏”而轻视其他行当的普及。第二,广东的粤剧教学内容多正能量、接地气,与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匹配度较高,除了《游园惊梦》《劈山救母》《荔枝颂》等简单的经典选段,还有《新八仙过海》《钟馗捉鬼》《穆桂英求将奇遇记》等原创剧目,富有时代气息和校园活力,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香港则对其粤剧传统倍加珍视,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普及工尺谱和梆簧结构,几乎全部选取《帝女花》《十奏严嵩》等经典片段进行教学,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具挑战性。第三,广东的粤剧教学强调勤学苦练,学生要经过严格而艰苦的基本功(体能)训练,培养他们对粤剧的兴趣之余也是磨砺他们坚毅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香港学粤剧则相对轻松,更多地尊重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其求知的主动性及创造性,如让他们创编一段滚花或小曲进行自我介绍,以体验活动为主,提供知识技能为辅。

粤港两地“粤剧进校园”成效的评估形式各异。广东中小学的粤剧教学成果大多通过汇报演出和赛事,在舞台上进行检验。尤其是全国性和省市区级的青少年戏曲比赛,俨然成为中小学对此项教学投入程度的“试金石”。笔者观察了近几年“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的参赛情况,各中小学选送的粤剧节目质量明显提高,个别中小学生的表演水平甚至能与戏校的专业学生相媲美,这表明部分学校的粤剧教学已经具备了相当优越的条件,呈现出了专业化的趋势。香港方面,自2012年开始,香港中学文凭考试(高考)音乐科考试把粤剧粤曲音乐设为必考内容,包含在“聆听卷”,以卷面的理论和技能考核作为官方的评估形式。

广东的粤剧教育相对于香港,更自觉地承担起了文化宣传的责任。通过各种具有地方情怀的活动不断向学生灌输粤剧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性以及传承粤剧的使命,而在香港至今仍基本停留在艺术文化价值层面,还没有上升到民族情感和身份认同的层面。正如梁宝华教授之问:“如何通过粤剧来提升香港人的文化身份认同?”这是值得粤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二、两地中小学粤剧教学差异根源剖析

粤港两地“粤剧进校园”实施现状存在以上各方面的差别,究其根源,笔者认为主要在于师资来源和教育理念的差异。师资来源决定师资水平,直接关系到粤剧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教学质量。教育理念是无形的“指挥棒”,这种深层次的思维方式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具体来看,它们是如何造成广东和香港“粤剧进校园”的迥异风貌的?这些差异会带来什么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两点来试着分析。

广东“粤剧进校园”绝大多数的师资来源于笔者所在的原广东粤剧学校(现合并更名为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我校拥有60年的办学历史,是全中国唯一的粤剧专业培训院校,是粤剧界专业人才最重要的艺术摇篮。目前,广东粤剧院和各地级市粤剧团超过80%的演职人员都是我校的历届毕业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时兼任各地中小学“粤剧进校园”的外聘专业教师,如广东粤剧院的黄春强、龚洁影、朱红星等,他们经过长期系统规范的专业训练,功底扎实;既有丰富鲜活的舞台实践经验,又有青春活力、乐于接受新事物,能够与中小学生融洽沟通,教学相长。

广东粤剧学校为广东地区的“粤剧进校园”培养了资质雄厚的教师队伍,保证了中小学粤剧教学的规范性,与此同时,这些中小学校又成了专业粤剧人才选拔的生源地。比如,近年我校的招生点超过一半设在往届毕业生所教的学校,遍布广州、东莞、南海、顺德,这证明了一个事实:广东“粤剧进校园”还发挥着培养粤剧尖子、遴选专业人才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小学的粤剧普及与粤剧行业的运转挂钩。其中,奖项和荣誉就成了重要的筹码,因此学校不惜重金培养尖子,打造“招牌”,不断向专业化靠拢。加上专業训练出身的粤剧教师也难免以专业演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故而在表演专业化的背后,可能潜藏着教育理念偏颇的危机——追求高度模仿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养成。尽管不少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反思和探寻“粤剧进校园”的目的,但转变教育理念非一日之功,要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取得各方平衡,还需长期努力。

相比之下,香港“粤剧进校园”的师资水平和教育理念就截然不同。众所周知,香港没有专业的粤剧院团,也没有广东粤剧学校那样的正规戏校,所以“粤剧进校园”的师资来源非常不稳定:有的是临时组班的剧团艺人,有的是退休的粤曲唱家,也有一部分是学校的音乐老师,他们多是被“赶鸭子上架”,不得不现学现教的。在此条件下,我们可以理解香港“粤剧进校园”开展规模和教学内容上的局限性,而在设法解决师资问题的同时,更应关注香港粤剧的教育理念。

香港提倡的是“观众教育”,意在提高中小学生(即新一代粤剧观众)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因为香港粤剧走的是市场化路线,没有观众也就没有市场、没有粤剧。所以他们格外重视粤剧观众的培养,于是把这项职能交给“粤剧进校园”,而把培养演员的任务留给香港演艺学院等校外培训机构。通过工尺谱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视粤剧的传统;以升学考试的“聆听卷”检验学习成效,是对学生鉴赏粤剧音乐的能力要求进行量化评估,具有科学性。简而言之,香港的“粤剧进校园”属于素养导向型,区别于广东的技能导向型,虽然不够专业、全面,但有它独特的意义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力。

三、探索“粤剧进校园”粤港互补之道

随着中小学粤剧普及覆盖面的迅速扩展,师资需求量大大增加,我校培养的专业粤剧人才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包括在香港方面,近年也有不少学校向笔者抛来橄榄枝,想要引进一批青年粤剧教师常驻当地,这无疑是未来的一个合作方向。因此,优质的粤剧师资储备是粤港两地“粤剧进校园”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当前的形势下,广东的粤剧师资总体条件优越于香港,但从长远来看,若要满足两地的师资需求并适应教育理念更新,广东的粤剧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必须提上日程。不仅要培养专业功底扎实的粤剧演员,鼓励毕业生走向教育岗位,还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面向中小学的专职粤剧教师。这类人才要求较全面,需要具备素质教育的新思维和一定的文化程度、理论修养,谙熟中小学生的成长心理和兴趣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当然,“输血”不如“造血”,广东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应向香港传授专业粤剧师资的培训方法,助力香港建设本土的高素质粤剧师资队伍。

纵观两地“粤剧进校园”的教育理念,香港总体上要比广东略胜一筹。在这方面,广东的粤剧教育工作者要敢于正视问题,辩证地反思当下教学过程中的得失,重新审视并进一步明确“粤剧进校园”的目的,让“粤剧进校园”真正回归素质教育。同时,继续发扬我们的资源优势,借鉴香港传统保护及个性启发式的观念,因地制宜地改进粤剧在中小学校的普及方法。

追求雅正、通识、高效而对学生的成才影响深远的优质粤剧教育,这应是粤港两地“粤剧进校园”的共同愿景。粤港两地优势互补、求同存异,才是粤剧传承的可行之道。尽管眼前的困难大于成绩,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两地的粤剧教育工作者加强沟通,共建教学资源,分享有益经验,定能并肩携手为粤剧的传承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晶静,马达.广东省佛山市“粤剧进校园”活动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8(02):29-34.

[2]黄悦.粤港澳少儿粤剧爱好群体现状研究[J]. 南国红豆. 2012(02):28-30.

作者简介:黄 燕(1977-),女,汉族、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粤剧表演教育。

猜你喜欢
优势互补教育理念师资
大学课堂对慕课的利用:关于SPOC的探讨
媒体融合背景下体育报道的制胜之道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