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0-02-16 00:36徐羚飒聂登月海口经济学院
营销界 2020年30期
关键词:跨境竞赛电子商务

徐羚飒 聂登月(海口经济学院)

■概述及背景

(一)跨境电子商务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和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进行商品的送达、之后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性的商业活动,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之上发展起来的。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可以分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其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全球性、匿名性、无形性、即时性、无纸化、互动性,对于推动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背景

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值达到1862.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8.3%。2020上半年中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增长26.2%。跨境电商进出口在2020上半年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在于疫情期间跨境电商企业发挥“不接触”优势,从而加大欧美等主要市场的开拓力度[1]。同时,在国家政策如“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的环境下,会有更多的传统且也利用跨境电商来开拓新的市场,并且对现在有的跨境电商进行产业升级,未来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量会急剧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开始出现,对比传统的电子商务人才,他们具有比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更高更全面的综合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素养,也可以解决比较复杂的经济和贸易问题。目前,一些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所以出现了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人才层次较低,存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工作,就业签约率持续较低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加强电商人才的培养,从而培养出更高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同时也提高就业率的问题。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及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我国拥有庞大的网民数量根基,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发展优势。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如此迅猛的增长竟然只发生在一年之内,这充分说明了互联网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并且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2020年出现的疫情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跨境电商的发展,从而加大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许多外贸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跨境电子商务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但是由于许多外贸企业都已经适应了在市场中使用传统的商业贸易方式,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协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除此之外,有部分外贸企业已经在逐步设立属于自己的电商平台,但因其对跨境电商的了解不够深入,这就造成企业成本经济有所上升,但是整体的回报却差强人意。因为第三方的电子商务平台对于企业的内部信息管理级制上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漏洞,所以电子商务企业的内部资源还是需要人为的规划和操作。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整体结构和流程不太了解,从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跨境电商的发展,也容易影响企业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创建。

(二)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的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现有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也在快速的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这部分需求主要表现在对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人才的需求上,目前传统单一化的专业型人才已经没有办法满足跨境电商企业的要求。虽然我国的高校目前已经开设了部分对于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的专业课程,但在质量上和数量上仍旧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就制约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较依赖于社会的教育力量。因为跨境电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大部分企业都希望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毕业就可以进行工作。但很大一部分学校却是相反的教育方式,其更倾向理论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在实践教育方面的培养难取得进展。所以随着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就会有大量相关社会培训机构不断的涌现。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一)政府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培养环境

我国政府对跨境电商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出台有关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文件,如加大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政策宣传、支持专业培训机构进行人才培养、鼓励区域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推动高校与跨境企业的合作交流等内容。这就从社会环境上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给予支持,可以很大程度上吸引人才集聚,供企业所需,从而增强了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储备能力。

(二)明确培养目标,找准培养方法

1.优化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开展的设置,应该以国标人才培养目标为重要的依照,而且需要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针对目前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要的素养和能力作为依据来对高校的专业课程进行优化。从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课程的设置来看,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在优化过程中,一是高校应当针对跨境电商学生缺少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问题,应当把经济和法律,以及政治文化课程这类课程作为通识选修课,解决跨文化交流的问题。二是应当把跨境电子商务礼仪和跨境电子商务沟通等作为必修课程让学生提高自身专业文化和知识素养。三是电子商务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英语的交流能力,还有电子商务技术实践能力都应该进行提升,所以在电子商务的课堂体系中有必要适当进行应用类课程的比例,推动理论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在跨境电商岗位上的适应力。

2.以赛促学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根据电子商务培养目标,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和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训练内容,有必要在平常的教学中引入相关竞赛理念,将各类竞赛与专业知识内容相结合,积极开展各项培训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去参加竞赛,并且强调竞赛对学生本身带来影响和改变,注重理论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而且可将一些有代表性的竞赛内容和案例以授课的形式进行讲述,从而增强学生竞赛意识,提高和丰富的学生的全方位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对参与本专业有关竞赛内容的积极性[3]。如:OCALE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熟悉了解关于速卖通、亚马逊、敦煌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实际操作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跨境电商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有关电子商务的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如“互联网+竞赛”、电子商务“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ERP沙盘模拟经营竞赛、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市场营销大赛等,这些比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跨专业进行参赛,在合作过程中彼此相互交流,相互成长,从而发挥出自己的专业优势。这个过程足以发现和弥补自身不足,不断成长自己,即为以后都就业择业打下基础,也加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在参赛过程中,高校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有必要对其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指导,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级别和类别的专业竞赛,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思考总结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实操能力,从而培养出更符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4]。

(三)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交流

我国高校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当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因为要培养出面向国际市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就必须从市场和企业实际需求进行考虑,配合市场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外贸实务操作技能、平台运营技能、英语读写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具备良好的电子商务职业修养[5]。从校校合作的角度来看国内的高校可以与国外的高校进行合作,构建交换生的制度。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的背景下多国对于跨境电商人才都有着非常高的需求,通过这样的方式,是我国电商人才了解国内外文化以及经济差异,快速提升口语,以及学习跨境电商专业知识效率比较高,比较快的一种方式。国内外高校则应该以此为基础促进并鼓励交换生制度的构建,这种方式无论是对学生的跨境文化交流和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素养,商务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

猜你喜欢
跨境竞赛电子商务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