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四川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机制创新研究

2020-02-16 00:36徐传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营销界 2020年30期
关键词:青训梯队业余

徐传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随着《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方案》等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各地校园足球、足球青训中心(基地)及业余足球俱乐部等足球得到迅速发展,传统的三级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生态发展更新,社会足球文化环境发展变迁。另外,自2016年,四川省足协完成了与省体育局的脱钩,各市、州、区级足协也陆续开始管办分离改革,原有的足球人才选拔与培养管理体制发生变迁。相对于实践领域的快速发展,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领域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已有研究的视角及思路相对狭窄、单一,研究内容涉及层面相对较少,系统性、发展性相对不足,对于新时代相关问题的解释力度和操作适用性有待进一步优化。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四川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机制为研究对象。选取学校、业余俱乐部、足协梯队、职业俱乐部梯队教师、教练员、青训总监,以及学员家长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四川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体系的理论模型构建

基于协同论、系统论相关理论,从体系元素、体系结构、协同效应、协同条件、序参量五个模块入手,对四川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体系的理论模型进行构建。体系结构由体系元素构成,体系元素和体系结构协同作用、发展演化,形成协同效应,而序参量直接或者间接通过协同条件,作用于体系元素和体系结构。

同时结合对专家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得知,体系元素主要包括教练员、球员、球员家长、学校教师、管理者、投资者、学校、业余足球俱乐部、职业足球俱乐部、足协、经费;体系结构包括校业协作、校业职协作衔接、校业协协作衔接、校业职协协作衔接;协同条件包括体教融合、利益分配、信息共享、球员流动;序参量包括足球态度、价值认同、目标理念协同、制度环境;协同效应为人才基数、人才质量、人才选拔效率。

■四川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人才选拔目标理念欠协调

据调查访谈,大部分基层学校、业余俱乐部人才选拔的目标为“以体教结合,促进升学为主”,行政机制为主,市场与社会机制为辅,完成上属足协的“任务要求”。而足协青训梯队及职业俱乐部梯队的人才选拔目标则是“以选拔专业、职业足球人才为主”。基层与中上层,人才选拔的目标理念存在协调、衔接不流畅等问题,许多优秀后备人才因基层与中上层目标、理念衔接不足等原因出现分流、流失。

(二)人才选拔内容标准方法体系专业性、科学性欠佳

据调查得知,目前四川省青少年足球各级人才选拔,多通过各级青少年足球赛事观察、集中试训测试活动等方法选拔人才,教练员团队经验是人才选拔评估、决策的重要依据。当然,限于小年龄段青少年成长发育预测的准确性有限,足球运动员成材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等原因,主要通过教练员的人才选拔经验来选拔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是世界通用的。然而,大部分俱乐部,尤其是学校及业余俱乐部,教练员团队的人才选拔经验均相对匮乏,仅少数大型专业、职业梯队人才选拔活动,会外聘省内外专家参与共同评估。另外,针对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成长发展的预测难度系数较大等问题,世界足球强国多采用动态跟踪、多次选拔的方式来遴选优秀人才,但现阶段四川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动态跟踪选拔体系相对还不够完善,足协青训梯队及职业俱乐部梯队的观察视野相对较窄,仅能覆盖少数运动员群体,大部门专业、职业青训梯队的试训时间仅为一周左右,且选拔赛事的竞技对抗水平有限。此外,在选拔内容标准体系方面,相关指标多集中在足球球感、技能、体能、实战能力等维度,对于认知心理、态度、意志品质、社会文化等方面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人才选拔渠道网络基本成型,横向、纵向流动不畅

截至2019年底,四川共有成都、达州2个全国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并布局了12个校园足球重点城市,全省已建成12个足球后备人才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0余所,设置U9~U12四个年龄段的梯队。但相对于四川这一人口大省而言,除成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覆盖率超30%之外,其他市(州)覆盖率仅达10%左右,青少年足球的普及覆盖面仍须进一步拓宽。据统计,四川省省市足协梯队及职业梯队的后备人才来源,95%以上来源于省内,仅少数来源于西南邻省(市)地区。另外,四川仅拥有成都兴城、四川九牛2个男子中甲俱乐部、四川女足1支女超俱乐部,无论职业俱乐部数量还是水平,较难承载日益增长的优秀足球人才的发展需求,导致足球人才纵向流动的动力不足。而且限于人才注册、利益分配及补偿相关机制发展滞后、体教融合水平低下等原因,同级别人才选拔主体间的人才流动性较差,系统开放性不足,难以实现优势资源互补。

(四)人才选拔体系、 机制协同性有限

就人才选拔体系方面而言,现阶段,四川省已经初步形成了校园与业余、专业(协会)、职业的三级足球人才选拔体系格局,随着校园足球和业余俱乐部的迅猛发展,选拔主体的多样性显著增多,相关行业规范管理制度滞后。部分学校与业余俱乐部层面的人才选拔方面的存在动力性不足、异化等现象;协会、职业青训梯队与学校、业余俱乐部之间的衔接不流畅,对优秀足球后备人才需求的系统性把握偏弱;各级青训俱乐部(梯队)良性竞争格局尚未成型,协同融合动力不足;球员家长、学校教师、业余俱乐部、协会青训梯队、职业青训梯队,在足球态度、价值认同、目标理念协同、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另外,从人才选拔机制的协同性层面来看,以行政机制为引导、市场机制为主导的人才选拔运行机制尚未成熟,体教融合、利益分配、信息共享、球员进入退出等相关机制的主体权责、边界界定不清晰,奖惩机制不完善,较大程度上限制了足球后备人才选拔的效率与质量。此外,人才选拔的决策、评估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新时代四川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机制创新思路

(一)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选拔理念与目标

以政府、协会引导和培育为前提,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动态、全方位、全过程,激励相容、信息对称”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理念,“提升人才基数、人才质量及人才选拔效率”的人才选拔目标。学校及业余俱乐部侧重提升青少年足球人口,协会及职业俱乐部梯队则重点关注人才质量及人才选拔效率。

(二)推进线下与线上融合,升级、统筹人才选拔内容方法体系

升级、统筹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内容标准方面,构建涵盖文化学习、技战术、实战、体能、机能、身体形态、认知心理、个性心理、社会文化、身心健康等指标的,分级、分层人才选拔内容标准体系,学校及业余俱乐部主要负责文化学习、社会文化、体能、身体形态等观测周期较长或便于定量评价的跟踪指标考核,并建立人才考评档案,足协及职业梯队侧重专业视角经验性指标的考核评价。另外,在完善以“分区青训基地——市州青训中心——学校及业余俱乐部”为链条的线下人才选拔模式的基础上,构建足协梯队、职业梯队与省内外学校、业余俱乐部之间的线上选拔模式,以此扩大选拔人群覆盖面、延长人才选拔周期。构建专业与职业队教练、学校教师、家长及省内外专家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人才选拔团队,并拓展“试训”赛事体系边界,广泛参与国内外高水平竞赛,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灵活的人才选拔体系,全面了解、把握优秀后备人才的竞技能力水平特征及发展潜力。

(三)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体,优化人才选拔体系、机制

增进教练员、球员、球员家长、学校教师、学校、业余足球俱乐部、职业足球梯队、足协等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满足球员及球员家长的需求、期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体。完善球员纵向、横向流动的注册转会、利益分配及补偿等制度、机制建设,人才选拔与培养成果共享,根据培养年限、推荐人数及质量等指标推进利益分配比补偿,加强对贡献度较高的学校及业余俱乐部进行宣传认定和物质奖励,以达到激励相容的多主体协同运行目标。另外,注重人才选拔过程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信息公开、透明,提升各主体间信息的对称性。此外,切实推进青少年足球人才选拔的评估评价、决策及进入退出机制的系统建设,定期开展评估评价,及时反馈、调整,完善各级青训体系的人才进入与退出机制,营造良好的择优晋级的人才选拔氛围。

(四)以校园和社区为平台,加强青少年足球文化建设

以校园足球、社区业余足球文化建设为根基,以职业足球、专业足球文化建设为引导,培育体教融合、多元职业发展走向、公开透明、人才进入与退出流动流畅的青少年足球文化。普及推介足球功用价值、人才培养体系方案、升学办法、输送渠道、保障体系等信息,加强对各级优秀青训机构(学校或俱乐部)、梯队的全面、系统宣传,引导青少年广泛参与足球运动,积极响应各级青训梯队的推荐、选拔,提高青少年人口比例,减少优秀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流失,提升人才选拔质量与效率。

■结论

四川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体系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人才选拔主体、体系结构、机制、目标理念、文化环境五个一级指标模块。现阶段,四川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存在选拔目标理念欠协调;选拔内容标准方法体系专业性、科学性欠佳;选拔渠道网络基本成型,横向、纵向流动不畅;选拔体系、 机制协同性有限等问题。建议通过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选拔理念与目标;推进线下与线上融合,升级、统筹人才选拔内容方法体系;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体,优化人才选拔体系、机制;以校园和社区为平台,加强青少年足球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新时代四川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机制创新思路。

猜你喜欢
青训梯队业余
国庆70周年阅兵式空中梯队解读
业余也疯狂
龙腾东方航空情 战鹰守护中国梦——9·3大阅兵空中梯队巡礼(下)
龙腾东方航空情 战鹰守护中国梦——9·3大阅兵空中梯队巡礼(上)
直升机梯队接受检阅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
遮荫有方等
业余棋手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