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哑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

2020-02-16 14:53卜燕春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聋哑学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卜燕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逐渐完善,我国的特殊教育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在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下,近年来我国的特殊院校越来越多,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对于聋哑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体不够健全,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而体育教学可以有效锻炼聋哑学生的身体,也能提高聋哑学生的心理素质,能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快樂。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会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也能帮助他们缓解心理障碍,能够更好地促进聋哑学生的健康成长。接下来本文就对聋哑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进行分析。

【关键词】聋哑学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当下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状态,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有所增加,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也在逐渐完善。在特殊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尤为重要的,体育教学是促进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教学手段。体育教学能让聋哑学生更好地激发自身的潜力,从而能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加积极的认识。不仅如此,体育教学还能提高聋哑学生的身体素质,能让他们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克服自卑心理,增强集体荣誉感。以下内容是对聋哑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的分析。

一、聋哑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聋哑学生很难与他人进行交流,他们很难融入社会,因此部分聋哑学生会出现自卑心理。言语交流不便不仅限制了聋哑学生的活动范围,也会让学生认为自己被他人所歧视。因此,大部分聋哑学生对人际交往有一种恐惧心理。

2.学生的防范心理较强

由于聋哑学生很难与他人沟通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经常被他人误解,虽然他们渴望交朋友,渴望与他人沟通,但是往往会被其他人误会。长期如此会导致聋哑学生因为恐惧心理而拒绝与外界接触,从而导致聋哑学生自我防范心理较强,这也影响了聋哑学生与外界的互动,且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与正常人相比,聋哑学生更渴望倾诉自己的内心想法,倘若聋哑学生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防范心理过强,会导致自身的社交范围不断缩小。

3.学生的意志较为薄弱

聋哑学生的自卑心理较强,往往难以发掘自己的潜能,这也导致了聋哑学生的意志力较为薄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更多地选择逃避的方式。聋哑学生的身体条件有限,也导致了他们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可能持有消极态度。

二、如何利用体育教学促进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对于普通学生,聋哑学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心理素质较差,长期如此会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体育教学可以提高聋哑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聋哑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他们喜欢的体育教学方式,从而让聋哑学生对体育学习持有积极的态度,也能通过体育锻炼,有效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以下几点是对聋哑学校体育教学策略进行的分析。

1.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聋哑学生往往较为自卑,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不够积极,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调动聋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师要选择适合聋哑学生参加的体育项目,鼓励学生完成相应的体育活动,这样才能让聋哑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更好的认识,也能有效提高聋哑学生的自信,从而能够帮助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采用游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游戏,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聋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2.多鼓励学生

要想使聋哑学生从本质上克服自卑心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多鼓励他们。因此,体育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环节,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且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这样才能给聋哑学生更多的鼓励,能够有效地拉近体育教师和聋哑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能让聋哑学生更好地认同自己。

3.培养聋哑学生的合作意识

对于聋哑学生来说,今后若想更好地融入社会,就必须充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要让他们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体育竞技的方式,让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增强集体荣誉感。这样才能帮助聋哑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也能帮助他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体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并定期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接力赛,这样可以很好地增强聋哑学生的集体荣誉意识,也能通过有效的体育竞争,更好地激发聋哑学生的运动潜能。此外,学生也能在接力赛的过程中,感受到小组同学合作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聋哑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能够有效消除聋哑学生对社交的恐惧感。

4.培养聋哑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如何培养聋哑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减少他们对社会的恐惧感,是聋哑学校的教学重点。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目标,这样才能帮助聋哑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了有效消除他们对社交的恐惧感,体育教师可以与普通学校联合组织相应的体育活动。大部分体育活动较为简单,可操作性较强,而且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语言,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即可完成相应的交流。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将聋哑学生和普通学生混合起来组成相应的小组,共同完成体育活动。这样可以让聋哑学生消除与普通学生交流的恐惧感,帮助聋哑学生与普通学生建立友谊,从而帮助聋哑学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结语

聋哑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他们往往存在心理自卑,防范意识较强,意志较为薄弱,这些心理对聋哑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而体育教学能让聋哑学生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帮助聋哑学生更好地克服自己的心理困难。因此,各大聋哑学校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体育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培养聋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样才能让聋哑学生对生活充满信心,也能有效提高聋哑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聋哑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苏建国. 浅谈聋哑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A].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2004:4.

猜你喜欢
聋哑学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翻转课堂在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