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该如何发展

2020-02-19 12:04张一帆
参花(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音乐一带一路

摘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会面临许多挑战与机遇。而建立民族音乐文化自信与传播民族音乐文化,则有助于中国民族音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民族音乐

“一带一路”延续了古丝绸之路精神,并以此为纽带,将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结在一起。这一战略的提出符合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是建立政治互信、经济一体化、文化包容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虽然始于倡导经济合作,但又不限于经济合作,它还使得各个国家在互通互联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的文化得以传播、融合、延续,从而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经歷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使各个国家可以协同合作,一起面对挑战,从而实现共同发展,而且为各个地区的文化传播提供了一条途径。在如今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商业的和外来的文化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保护、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的问题。

文化的交融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如《世界遗产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一书中提到的,“没有外来文化的参照,我们很难看清楚自身。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借鉴乃至融合,古人为我们提供了经验、教训和方向。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同的文化享有许多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交流的价值在于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外来文化不仅是补充,还将激发出创造和发展的活力。” [2]优秀的文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品质,而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既可以从中窥见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还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因此,音乐可以最直接地充当起联结不同文化的桥梁。那么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在音乐中构建起交流思想的桥梁,从而为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呢?

首先,要树立本民族音乐的自信心。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音乐文化资源更是丰富多样。从古至今,积累下来的优秀音乐作品不胜枚举,而每首作品背后蕴含的情感内涵亦值得我们传承和保护。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要平衡好知识、技能和人文、情感的关系,保护好传承至今的优秀音乐文化,并且在学校、社会上积极传播,形成良性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环境,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作为学习音乐教育的青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要从多方面汲取艺术养分,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为民族音乐的保护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其次,积极向外传播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曾提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就是说,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得益于各个民族所滋生出来的璀璨文化,而“音乐无国界”,音乐超越了语言,成为人们心灵沟通的神奇工具。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音乐的发展要走出去,以高度的自信心对外传播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我们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音乐上的合作,以文化沟通交流的目的举办音乐会,在展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以谦虚包容的心态感受各国文化的丰富多彩。还可以成立更多的音乐教育机构,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各自选派出优秀的音乐人才,往来教学,这样既传播了本土音乐文化,又对异国音乐文化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如今,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深入。我们也比以往更容易接触到形态各异的世界各国文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传承我国音乐文化,不仅需要高度的文化自信,还要善于挖掘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要有敢于开拓的意识和乐于传播的积极性。相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的音乐文化将会得到广泛的传播和高度的认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百度词条[OL]. https://baike.so.com/doc/7487210-7757266.html.

[2]国家图书馆,中国圆明园学会.世界遗产视野下的“一带一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作者简介:张一帆,女,本科,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音乐一带一路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