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

  • 2024年我国国际传播的关键变量与重点议题前瞻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关键词】国际传播 议题设置 中国话语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回望2023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走出新冠疫情阴霾,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与此同时,区域性冲突加剧,保守主义思潮抬头,世界进入了更强的不确定性中。国际传播方面,我国发展进入由硬实力快速提升到软、硬实力齐头并进的历史新阶段,国家形象塑造进入由“他塑”为主向“自塑”比例不断上升的历

    对外传播 2024年1期2024-01-31

  • 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北极公域治理转型的中国方案
    ,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绿色低碳与和平和睦为前提,以对话协商与交流互鉴为途径,以合作共赢与共建共享为宗旨的合作共治,是实现北极地区多元协同治理,提高北极公域治理成效的中国方案。[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北极公域;治理;多元协同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4)02-0005-09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 421的时代旋涡中,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以及科技的

    决策与信息 2024年2期2024-01-25

  • 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际属性
    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西部陆海新通道  国际合作样板  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中国西部省区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的“通道命运共同体”。自2017年开通运行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历经从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到高水平共建、加快建设的发展历程,当前共建省区市已由最初的重庆、广西扩展至“13+2”,人口和经济规模分别达4亿人和20万亿元,成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

    当代世界 2024年1期2024-01-25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向度
    构建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安全向度的价值主张和实践平台。全球安全倡议产生于安全赤字有增无减、安全治理存在缺失、安全理念亟待更新的时代背景下,是对“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重要命题的科学解答。“六个坚持”阐述了全球安全倡议的基础理念、基本立场、规范准则、重要原则、行动主张及统筹领域,以丰富内涵形成一个完备体系。全球安全倡议具有促进安全理念创新发展、推动世界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等理论与实践价值,给予安全课题丰富启示。各国应团结一致,积极响

    兵团党校学报 2023年6期2024-01-22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構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我国为应对当今各国面临的一系列世界性问题而提出的人类文明新理念和新方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从继承层面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了马克思把“现实的人”作为世界历史主体的观点,继承了马克思以生产力作为世界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多线论”的发展道路,继承了马克思以“自由人联合体”作为世界历史发展指向的理念;从发展层面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历史主体上实现了从无产阶级到世界人民的转变,在历史动力上实现了从发展生产

    兵团党校学报 2023年6期2024-01-22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历史”的逻辑延展
    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逻辑、“三大社会形态”的发展逻辑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逻辑,科学地把握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要求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变革。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唯物史观的重大理论与当下社会现实相结合,使人类解放诉求逐步化为世界人民的社会实践。[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唯物史观;世界历史;逻辑延展[中图分类号]D820           

    兵团党校学报 2023年6期2024-01-22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体教融合发展研究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020年9月,经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1].2022 年6 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条指出:“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坚持体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学习和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5期2024-01-17

  • 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和思路建议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更加凸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树立的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走向提出的中国主张,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中国宣言,以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中国实践。本文认为,新发展阶段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坚持维护国际秩序、坚持共建共享、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广泛团结、坚持自信自立,按照从利益共同体到责任共同体再到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路线,

    全球化 2023年6期2024-01-09

  • 基于语料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模态视像化叙事建构
    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1)刘宏松: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1卷第1期,第25—35页。但在跨文化、跨地域、跨种族的国际传播语境中,“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蕴含深邃文化内涵的政治术语晦涩难懂,语言文字转换对接程度低,导致信息传递偏差,造成文化稀释和曲解,传播效力大打折扣。如何高效建构和传播中国特色政治术语,推动中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构建,创新中国故事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12期2024-01-04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人联合体”关系论略
    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横空出世,回应了各国求发展、促和平的普遍诉求。十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并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2]。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所畅想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关系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大量讨论和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两者存在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代表性研究从逻辑一致性角度出发,指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人联合体”在生成逻辑、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4-01-02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近地天体观测国际合作探析
    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于2013 年首次提出,其中的“人类”强调人不是作为个体而存在而是作为类群而存在;“命运”是对人类生存的整体性关注;“共同体”关注的是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全人类的共同未来,核心内容是建设价值共同体、行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合作共同体[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所有国家应该同舟共济,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其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共同价值规范[3]。近地天体的威胁是关系到人

    国际太空 2023年10期2023-12-30

  •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唯物史观意蕴探析
    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场逻辑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渴望拥有安定和谐的国内与国际环境。然而,良好的国内环境必须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作为支撑才能保障国内拥有和谐发展契机,而良好的国际环境可以为国内创造更优的发展环境和外部机遇,正是这种现实需要成为当时推动中国构建新型外交关系的动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分析了战后国内与国际形势,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为主的三条外交方针。该时期中国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积极与更多国家建交,推动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2023-12-26

  • 国家间信任关系的文化动因与影响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外交理念。其中,信任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基础,文化因素在信任的形成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首先,基于文化的共同价值观所形成的信任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石。不同文化间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不仅需要文化上的认同,也需要彼此尊重文化差异。文化上的相似性有利于促进信任的形成;同时,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也有利于信任关系的形成,进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通过构建信任关系来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受国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23年6期2023-12-18

  • 西方对外舆论新动向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路径新选择
    势,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要想有效化解西方话语的负面影响对国际舆论氛围的塑造作用,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局下保持稳定的认知态势,必须坚持话语自主,解构“话语陷阱”,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升人类共同利益观在世界的认同度,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构筑文明对话新景象。〔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舆论, 逆全球化,交流互鉴〔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3)06-0052-08习

    理论探索 2023年6期2023-12-10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交流合作人员档案数据协同治理与开发利用探讨
    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围绕实现交流合作人员档案数据共建共享目标,分析档案数据协同治理结构体系和交流合作人员档案数据协同治理实现路径,提出交流合作人员档案数据开发利用推进策略,探讨档案数据开发利用的实践路向,以助力发挥交流合作人员档案数据资源赋能社会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的应有作用。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交流合作人员;档案数据;协同治理;开发利用;开放共享Abstract: It helps to promote the great process

    档案管理 2023年5期2023-12-10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党责任: 理论探析与中国实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政党责任,包含意识形态责任、政治责任和治理责任,三个维度贯通政党国内责任和国际责任。政党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多重邏辑耦合关系,但也存在多方面的逻辑困境。中国共产党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实践者,其国际引领责任在意识形态、政治、治理三个维度得以充分彰显,并进一步延伸和体现为“程序性责任”,在多层次、多环节展开。中国共产党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引领责任,需要把握好责任义务与权力利益、政党责

    湖湘论坛 2023年6期2023-12-06

  • 国际秩序的“正义赤字”与中国对策
    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等。中国可以从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基点,坚持协商共建、包容共享的行动指南,创新性传播中国的“国际秩序叙事”三个层面出发,助推现有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关键词】  国际秩序  国际正义  正义赤字  中国正义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简介】  游启明,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南京  邮编:210012)【中图分类号】 D815             ;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568-(202

    国际展望 2023年6期2023-11-11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叙事话语的四重逻辑*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价值观的全球治理模式,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中国致力于同国际社会一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此基础上,将人类命运共同纳入“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对外传播新论域,建构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叙事话语体系,是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传播效力、加强理念认同效果的必然要求。那么,当前在面对“范式与理念之争”、霸权话语排斥、传播格局挤压的传播困境时,我们应该以什么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23年9期2023-10-24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关系探析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真正的共同体”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相通性。在出场逻辑上,“真正的共同体”面对的是阶级矛盾尖锐的时代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的是全球治理失灵的时代难题。在实践理念上,“真正的共同体”侧重强调社会革命,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坚持合作共赢;在任务指向上,“真正的共同体”构思未来社会形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现实实践方案,为通往“真正的共同体”奠定基础。在内在逻辑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真正的共同体”具有相通性,二者

    文化软实力 2023年3期2023-10-13

  •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塑造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世界性视角,促使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和动态平衡也具有世界意义。关键词:统筹发展和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23)09-0017-11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构建新发展格局研究”(21JD710005)一、引 言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

    财经问题研究 2023年9期2023-10-09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分类、表征与测量指标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尚需在多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中,建构一套比较科学、系统的测量指标体系,实现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路径。我们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人类意识、价值、权力、安全、发展和治理的共同体。也就是说,“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有六个层面或曰子系统,它们分别是:人类意识共同体、人类价值共同体、人类权力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人类发展共同体、人类治理共

    江汉论坛 2023年8期2023-10-08

  • 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机理及实践路径
    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拉关系的双边平台和实践路径。中国与拉美国家同属于发展中国家,都有世界和平、发展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共同梦想。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不仅是世界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梦”与“拉美梦”的伟大实践。中国人民愿同拉美人民携手并进,通过打造利益、价值、责任、发展共同体的方式,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中国正通过建设“一带一路”增强中拉政治互信、加强中拉人文交流、开展网络安全合作等实践路径,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党政干部学刊 2023年8期2023-09-18

  •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分析范式探微
    范式,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从“现实的个人”前提出发,以准确把握主体-客体及其二者辩证关系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分析框架,积极遵循类实践解放规律的发展图式,既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尊重,也彰显了对人类长远生存、发展的深邃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不仅从根本上超越了以“抽象的个人”为认识世界的逻辑前提、以主观-客观及其关系为把握世界的基本方法的西方共同体治理范式,而且是引领人类走出时代纷扰、走向美好未来的科学战略擘画。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类实践;西方治理;世界主义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2023-09-16

  •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路径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整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生成路径包含至关重要的“两翼”: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基于“一体两翼”的理论维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分析既不能局限于国际交往的狭隘视域,也不能忽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通,更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立场。应当看到,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实际上包含有国际外交、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生态、国际文化等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全部领域的丰富思想内涵;另一方面,它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2023-09-16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东北亚经济共同体构建
    亟待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增进构建“经济共同体”的区域共识,整合并完善既有合作机制,形成区域合力,共同应对外部不利环境的冲击,同时还应依托数字经济等积极因素,激发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共同谋求经济复苏与增长。未来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构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应该以凝聚“区域共生”理念为基础,通过制度合作、功能合作、地方合作、应急合作的“四重叠加”,打造面向未来的东北亚经济区,具体包括:基于经济链接,凝聚形成东北亚“区域共生”理念;加强“区域意识”,推动东北亚各国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3年15期2023-09-12

  • 全球文明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冲突;文明互鉴;贵和尚中;文明对话[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3)09-0037-09文明是独属于人类的。文明这一古老的概念在人类历史中生发和流变。西方资本文明塑造了人类全面和深度异化的存在方式,导致人类的总体性危机频发,进而将文明这一概念引向了晦暗。人类与人类文明将何去何从?“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

    决策与信息 2023年9期2023-09-05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基础与实现路径
    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于西方的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等理论,是对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将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向世界展现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文章总结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基础与实现路径,对于进一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全球治理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6期2023-09-03

  • 中国方案为全球化走出困境提供新路径
    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化的未来演进提供了中国方案,符合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正义逻辑。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方案;演进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4-0042-07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现象和过程。随着全球化的演进,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和延伸,体现了人类生活在全球范围内的互动以及全球意识的崛起,也反映出个体、社群、族群乃至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

    学理论·下 2023年4期2023-09-01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四大世界历史逻辑层次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如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引领人类社会前进的鲜明旗帜,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深感于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实践,本文旨在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间的逻辑关联,尤其是后者蕴含的世界历史逻辑:由世界历史特征、态势与中国角色构成的时代性逻辑层次,由世界历史目标、方式与价值导向构成的内涵性逻辑层次,由世界历史交往、修正与危机应对构成的实践性逻辑层次以及由世界历史谜语和斗争构成的策略性逻辑层次。[关键词]人类命运

    兵团党校学报 2023年4期2023-08-30

  • 新时代促进社会共同富裕与世界共同发展的路径探析
    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 就世界范围内来看,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早已为消除历史上长期存在的贫困现象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但是迄今为止,不仅绝对贫困现象还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存在,而且标志世界发展不平衡的南北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从我国发展情况来看,“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3年8期2023-08-29

  • 全球文明倡议与国际传播的新境界
    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出的第三个全球性倡议。本文回溯欧洲占取新世界、垄断全球性网络的历史,从理念和制度两个方面梳理了旧时代国际传播秩序形成的基本原理,并尝试以此为基础,在话语体系和历史境遇的对比中,理解全球文明倡议所具有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历史意义,阐述了中国崛起给世界发展和国际传播秩序革新带来的积极影响。【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传播一如何看待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是国际传播的基础问题,决定着国际传播的底层逻

    对外传播 2023年8期2023-08-26

  •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意蕴、理论特征与价值遵循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原创性话语体系的伟大创新,是对马克思个体与共同体关系思想的当代阐释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个体与共同体自发统一的超越性、分裂对立的和解性与自觉统一的实践性的核心意蕴,具备遵循交往—生产的辩证关系、人类实践的能动性与世界历史的运动规律的理论特色,呈现出维护个体权利、迈向“人类至善”以及自由人联合体等多重维度的价值遵循。[关键词]个体与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意蕴;理论特征;价值遵循[中图分类号]B27  [

    党政干部学刊 2023年7期2023-08-25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命运”的意蕴探究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人类共同“命运”之上的“共同体”,对“命运”意蕴的解读,将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整体阐释、对外传播和全球认同。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命运”一词的翻译也在不断调整演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西进之路”过程中的误读与曲解,部分正是由于中西文化间关于“命运”的不同体会和认识。因此,必须回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重要论述中,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命运”的意蕴。[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命运

    党政干部学刊 2023年7期2023-08-25

  •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如何实现现代化”作出重要阐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勾勒出未来人类社会现代化前景和文明发展方向,明确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正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开创美好未来的根本要求,创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

    当代世界 2023年8期2023-08-23

  • 全球文明倡议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1] 全球文明倡议的内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要义高度契合。两者都强调多样性和包容性,都兼顾传承与创新,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代世界 2023年8期2023-08-23

  • 从两个相结合的角度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
    时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治上天下大同的国际观、安全上居安思危的安全观、经济上义利兼顾的发展观、文化上和而不同的交往观、生态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无不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具体实际;全球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61近年来,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7期2023-08-21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治理的实践创新与时代价值
    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其内含的全人类共同的价值旨在消解当下畸形的全球治理理念,以真正的全人类共同利益引领全球治理理念与实践创新。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实践创新;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 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7-0019-05隨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世界各国联系也更加紧密,国与国交往之中存在着相互依赖却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关系。如今全球化问题十分突出,单个国家的实力很难独自应对层出不穷的巨大挑战,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7期2023-08-19

  •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价值特质
    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8-0036-08基金项目:2020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2020MYB040)。作者简介:张广俊(1995—),男,山东聊城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崭新模式,鲜明的人民性特质是中国式现代化同其他现代化模式最显著的区别

    理论导刊 2023年8期2023-08-18

  •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的成功实践、经验与启示
    班列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简介: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谢兰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界经济部副研究员。2013年,中国首倡“一带一路”。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落地生根到一步步走深走实,对全球形成强大磁场,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积极支持和响应,吸引了全球超3/4的国家参与,覆盖全球30%人口和40%经济总量,已经初步形成了跨国经济合作的基础框架和发展态势。“一带一路”倡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为各国开创了一

    全球化 2023年4期2023-08-18

  • 共建“一带一路”新十年:思路与建议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方向,坚持把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助力器,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有效衔接,与新时代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共进。本文提出,未来十年,共建“一带一路”要在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再谋划,切实做到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统一,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三共”原则,稳慎开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在“小而美”项目上取得新成效;加强与国际规则对接,逐步形成项目和规则并重的发展格局;推进数字、健康、绿色、创新丝路

    全球化 2023年4期2023-08-18

  •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制度变迁的逻辑:路径、动力和效能
    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在推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制度变迁中起到建设性作用。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制度变迁;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F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3)07-0057-1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研究”(21ZDA097);广东省创新团队项目“南海生态环境权益综合研究”(2019BT02H594,GML2021GD0810)。作者簡介:隋广军,广东外语外贸大

    改革 2023年7期2023-08-11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挑战与实践径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价值根基;二是要在意识形态的较量中讲好中国故事,在消解西方对全人类共同价值歪曲的同时,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认知的“资讯赤字”;三是要在对外交往实践中强化国际社会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认同,以对话而不对抗的新型交往机制、共商共建共享、求同存异的价值理念取代西方“普世价值”论实践中的文明冲突;四是要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培育与储备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坚定政治立场、全球视野的专业人才,为提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

    决策与信息 2023年8期2023-08-09

  • 面向欧盟精准讲好“一带一路”合作共建故事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关键词】欧盟 一带一路 债务陷阱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年来,“一带一路”从蓝图变成实景,为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开拓了一条机遇之路。欧盟是国际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多年来,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合作,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等

    对外传播 2023年7期2023-08-04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新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目标提出了新发展观,其主要内容包括彰显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认识论、强调开放的发展方法论、突出创新的发展动力论、倡导绿色共享的公平发展价值论。新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与时俱进,而且对于解决当代世界的发展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发展观;全球化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7-00-03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7期2023-08-04

  • 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实现路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出的努力,是为了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所给出的中国答案。双碳目标的实现是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更上新台阶的标志。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此实现中国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相对零排放。双碳目标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出于全球气候问题不断恶化,国际环境保护问题越发突出,中国共产党从全人类的命运,从地球生命的命运出发,为国际社会贡献的中国力量。双碳目标的核心不是彻底放弃碳排放,而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碳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3期2023-08-01

  • 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传播范式与实践取径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百年大变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也是一种日臻成熟的科学理论,符合中西方学者关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理想愿景。从传播方式和传播形态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传播范式经历着“大众传媒扩散范式—多元主体参与范式—理念再生产范式”的转换。后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传播已进入多元主体参与范式的媒介环境,在价值理念上从“以事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在传播渠道上从单向型转向多维型;在叙事方式上从事实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2023-07-30

  •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研究
    之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正是“坚持胸怀天下”这一历史经验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坚持胸怀天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为指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存在相融相通之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对胸怀天下进行探析,不仅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展现。關键词:胸怀天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人类社会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

    理论观察 2023年4期2023-07-26

  • 跨国融合式课程的创新探索
    课程;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中韩对话”:一门创新性跨国融合式课程清华大学跨文化传播课程“中韩对话”(Global Communication Cross-cultural Explorations in East Asia)创办于2012年,在清华大学本校学生线下选课的同时,引入海外高校学生在线同上一门课。两校师生每周一次视频连线,以英文为主要授课与学习语言,通过多屏进行线下、线上的融合式互动。这门课程起源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亚洲中心的

    教育传媒研究 2023年4期2023-07-21

  • 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战略机遇、行动方案与未来走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助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探索国家合作新模式是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行动方案。在中国体育外交的未来走向中归纳了:(1)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原则,走独立自主体育外交道路;(2)结合国家战略发展方针,进行体育外交精准布局;(3)发挥体育外交通用语言优势,服务于体育强国战略。关键词:新时代;体育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国家核心利益中图分类号:G81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23)

    山东体育科技 2023年3期2023-07-13

  • “两个结合”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坐标与思想脉络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作为走向真正共同体的必经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延承其世界历史理论,融贯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情怀和平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情怀和义利观,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是“两个结合”的产物。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从相处之道、精神滋养、道义力量和发展动能等方面,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进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走向真正的共同体打下了坚实基础。[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7-10

  • 东盟来桂留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同的实现路径
    留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同的现实意义,分析理念认同的现实困难,提出加强交流促成理论认知、化解文化冲突激发情感共鸣、直面全球难题促进理念内化、参与国际活动提升践行力等路径。【关键词】东盟 来桂留学生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认同【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2-0014-04中国—东盟关系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东盟来桂留学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可夯实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4期2023-07-10

  •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实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简介]许恒兵: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

    文化软实力 2023年2期2023-07-10

  •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阐释
    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人类实践的公共性特质,积极维护公共安全,追求公共利益的合理化最大化,并努力寻求公共价值的生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一追求充分释放和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共性维度以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天下谋大同的公共情怀。关键词:马克思;公共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3-0033-03公共性是一种共建共享的社会属性,公共性既追求

    学理论·下 2023年3期2023-07-05

  • 以中国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發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由此,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不仅成为中国向国际社会提

    人民论坛 2023年11期2023-07-04

  •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建设思路研究
    德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人类命运共同体;课程建设思路;人才强国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S1-0085-04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a quality workforce in the new era,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

    高教学刊 2023年37期2023-07-04

  • 太空安全治理:态势分析与路径选择
    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来看,各国以太空力量为基础的权力互动在凸显少数大国权力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大国安全竞争关系。太空力量易于非对称反制,相互确保脆弱有利于增强太空国家间的危机稳定性。太空力量具有典型的高科技集成特征,技术突袭或颠覆性发展有利于增强太空国家间的军备竞赛稳定性。太空力量以信息沟通等方式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加深各国间的依赖关系,太空领域的共建共享有利于克服安全治理中的集体困境。由于太空力量的战略性意义和全球性实质,各国太空安

    湖湘论坛 2023年3期2023-06-28

  • “中国方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硬核”作用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新的阐释。关键词:中国特色;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优势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1.062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中国方案”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语境,孕育并发展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正面临大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1期2023-06-28

  • 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周年:从理念到实践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自2013年3月首次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响应。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公义、兼济天下、和合大同的优秀传统文化被不断发扬光大。在政治交往、军事安全、全球治理等领域,中国探索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弘扬国际主义精神,向他国分享与传授中国发展经验,让发展果实造福更多国家和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漫长且持续的过程,中国将更加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为构建人类

    学习与研究 2023年6期2023-06-27

  • 中国倡议摹画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图景
    摹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图景。[关键词]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 D610.4;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6-0038-04全球化时代,在物质财富加速积累、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1等困境。站在人类历史发展

    学习与研究 2023年6期2023-06-27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话语意涵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回答时代之问的中国智慧,是当代人类共同利益的观念表达,是各国人民希冀和平发展的价值诉求。作为探索人类美好生活如何建构的全球治理话语,开放创新构成其思想基础维度的话语特质,多维关怀构成其内容结构维度的话语特质,解释性与建构性兼具构成其功能引领维度的话语特质。在两个大局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话语影响力的路径在于:坚守其人类解放理论底色,注重阐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改善的一致性,通过回应人类重大现实关切繁

    学习与研究 2023年6期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