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20-02-20 04:37徐庆蓉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徐庆蓉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将数学核心素养理念渗透于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趣味性与针对性,从而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04-001

新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领域形成了教学创新机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的方式与模式都在不断创新,以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教学目的。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核心素养的融合与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核心素养形成创新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

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包含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层面,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可通过教学活动方式达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如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常需要学生以空间想象的方式对几何图形形成构想,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抽象能力上并不很强,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学习中,以多媒体工具形成三维立体直观图,以三角形的空间旋转为学生构建全等概念。通过具象教学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形成对于抽象概念的良好理解,在自身抽象能力上得到较好的培养。这较之教师单纯的以平面图形指导学生“边角边、角边角、边边边对应相等”来得更加具体,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探讨意识。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

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学习体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能够形成对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不等式课程内容的学习中,通过对“对称性”、“传递性”、“加法原则”、“乘法原则”等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需要从不等式性质中入手,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不等式性质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如例题“已知x>y、m>n,求(x+m)z与(y+n)z之间大小关系?”。在该例题的解答中,应用到了不等式加法原则与乘法原则,但需要对“z”的大小形成分析判断,所以实际解题中,教师应给学生独立思考空间,由学生进行数学逻辑推理,判断z的大小对于结果的影响,后再由教师进行教学引导,鼓励学生总结推理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的教学不仅应提高学生数学知识,也需要提高学生数学能力,这里所指的数学能力包括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与数学实践能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可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函数学习中,传统的教学手段中,函数图像的构建是通过对函数概念形成的,而在数学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函数图像的形成,在计算机软件中由学生自主操作模式,构建不同的函数关系式,呈现不同的函数图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与能力,在实际数学问题的解答中,能够以数学建模的方式构建函数图像,并分析函数图像中的多重性质。这相较于教师主观层面上指导学生“y=ax2+bx+c”中,a、b、c的函数意义来得更加有效,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讨,构建良好数学建模思想与能力。另外,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还可以交由学生进行主动探讨,以生活中的数学为实践学习主题,将数学建模引入实践教学中,如“弧形大桥最高点距地平面16m,两端距离24m,为在大桥距地平面12m处加设一个与地平面平行的横梁,求横梁长度?”,在该数学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中,很好的应用了生活中常见的桥型结构与三角性稳定性原理,能够使学生较快进入学习情景,对数学问题构建较准确的数学模型,从而在实践学习中培养数学建模思想与能力,并高效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学习意志激发学生学习能力,并做好教学引导作用,为学生构建较有趣味、探究意义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并增强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勾股定理课程的学习中,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形成实践研究与探讨教学,如“学校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出1米,当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问学校旗杆多少米?”,该问题很好的应用勾股定理知识,在实际学习中,教师可以提供旗杆模型,提供给学生实践探讨的工具,在学生动手研究中形成对于数学问题的解答。同时,这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记忆性,在每一次升国旗时学生都能够自然的联想到勾股定理的应用,有利于形成较好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形成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于数学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将数学核心素养理念融合于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构建学生良好的数学逻辑能力、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在数学问题解答中培养较好的逻辑推理意识、数学建模思想与能力等。总的来说,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核心素养的结合,尊重学生主体性,构建创新式教学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宏.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黑河教育,2019(08):22-23

[2]谭福玲.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7):134-135

[3]潘其荣.从核心素养角度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15

[4]周春风.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117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