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的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讨

2020-02-22 03:20王伟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教学模式

摘 要 面向2035的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既是新时代赋予的教育使命,又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基于当前中小学校教育质量发展的现实阻碍,面向2035的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应以创新实验室为引航,推动教与学真正变革;建立科学性教学模式,完善面向2035的教学实践体系;从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入手,建立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以“二二五”为框架,建立中小学2035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2035 教育质量 教学模式 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指出继续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要求遵守教育规律,不断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重点提高教育质量,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2035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应做到知行合一、融合发展与共建共享。但如何提升面向2035的中小学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面向2035的教育质量特征是什么?中小学校面临着哪些阻碍,又如何应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面向2035的教育质量特征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反馈在培养对象质量上,评判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1]。新时代,教育变革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教育质量是关键要素。面向2035的中小学教育必须是教育体系完善、制度健全及倡导现代化教育理念,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以下特征。

1.发展性

面向2035的教育不仅要培育社会的劳动者,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生存能力等方面的培育。与上世纪相比,21世纪教育现代化主要有三方面的进展:首先,从低到高延展,即教育普及由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逐渐向高等教育延伸。其次,从学校向社会扩展,即强调终身学习、尝试建构学习化社会或学习型城市等学习理念。最后,从形式向内部结构完善,具体表现在建构结构相互融通、协调高效的现代教育体系以及效能上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宜的现代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更加系统化、整体化[2]。在此基础上,至2035年的教育目标总体上应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加入教育强国行列,助力我国成为人才强国、综合大国,到本世纪中叶努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系统化

“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元而整体的构成,是由诸多相关元素组成一个复杂的统一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相关文献中提出,教育质量是由多个维度组成且各维度互相影响的整体[3]。虽然已有研究中对教育质量要素的归纳略有差异,但从教育的内、外层次而言,教育质量的优质发展是一个由各个元素和子系统协调、协同前进的过程。以智慧学校的物理环境建设来说,学校的互联网平台为师生提供了无限、丰富的教学空间,学校中各区域所有的智能设施设备均可以作为师生及时获得所需学习资源的数据库,实现校园环境的相互交叉与联通。在此情况下,传统、固定化的教室空间安排和秧田式的课桌摆放形式都将被改变,教室空间的功能设定将依据不同的教学需要灵活进行,学生共享的公共学习空间逐渐扩展,多功能学习空间渐渐代替单一功能的学习平台,最终实现学校环境对师生需要的积极反馈。

3.规定性

“教育质量”的内涵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完善,不仅呈现时代与社会对教育的外在规定,也体现教育本身依据时代与社会要求展开一种自觉的内在规定。随着义务教育持续而深入的发展,加之社会大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愈加嚴格,对教育质量的规定也日益精准、详细,不仅将“教育质量”各个子系统归类、划分,并赋予一定的分值,进而以量化应用,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也由此而生。教育管理部门既可通过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对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评价、监管;也可以透过评价结果找出教育质量问题的根本,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达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面向2035年的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把提高社会民众的教育获得感看作重要的价值方向,在倡导教育公平理念的基础上,在深度、宽度层面上重视教育获得的品质、收获成果的满意度。

4.可控性

面向2035年的中小学教育质量,不仅由诸多子系统和相关要素统一构成,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社会与时代需求的内在规定,因此,它必须具有可控性[4]。教育质量的好坏、优劣一方面看其达到和实现时代与社会期望的程度,另一方面看其满足受教育个体需求的程度,即表现在受教育个体从教育原点到受教育终点的提高程度上。所以,应该预先准确地预测时代与社会的需要,科学评判受教育者的特性特点与个体需要,同时对受教育个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前评测,充分了解受教育个体的优势和短处,以设定科学的教育计划和详细的课程规划,建构全面系统的教育质量监控机制,进而实现控制教育质量的目标。

二、面向2035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现实阻碍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小学都致力于提升本身的教育质量,但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在现有体系、制度及教学实践水平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

障碍。

1.信息化教学方法尚未实现常态化应用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实现的前沿阵地和实践基地,随着现代新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渗入和蔓延,中小学已足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不可或缺和教育变革需求,甚至已为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做好了充分准备[5]。然而,信息化教学实践和相关教学理论指导的不足及学校已有教师力量的薄弱致使中小学难以全面展开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而且信息化教学手段只能在公开课中高效运用,很难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就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而言,农村学校依然占据较大比例。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地区教学资源短缺,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学硬件“跟不上”的事实。在部分偏远山区的学校,教师很难有机会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即使有信息化媒体工具,也只限于图像、文字、声音等教学信息的传递,并且呈现单向渠道的师生传授关系;有些学校空有理化实验用品,教师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源为学生正确操作和演示,因此,纵然教师有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也无法在教学中得到实践。

2.中小学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

面对新课改的定位与发展,很多教师都在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完善。然而,目前中小学实践教学的形式多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有待认证。实践性教学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倡导的主要教学形式,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拥有绝对的教学权利,可以自由决定教学方式,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主体和监督主体并未发挥明显作用。就当前实践教学现状而言,中小学普遍没有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这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整还在于现有课程体系的学科化特征明显较重,与社会关联性较弱,专业化过强,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尽管近年来我国对中小学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模式越来越关注,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调整,但总体而言,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与其应有的地位和功能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思想认识方面,“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依然根深蒂固。从课时安排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没有获得充分的重视。不论是学校或是教师,对新课改内涵的认知与定位、对当前中小学生的教育需求缺少全面、透彻的理解和实践。

3.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因为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质量标准体系,造成教育质量管理严重失衡,可以说,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缺漏,是造成教育质量失衡、城乡教育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缺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不完善。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起步晚、过程长,很多方面尚不完善,且缺乏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面向2035的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基础教育质量发展的参差不同。这里的教育质量不只包括师资力量,还包含学校的教育目标、设备建设和课程设置等内容。其次,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笼统化,即教育质量标准针对办学层次、学校定位、地域特点、学校资源等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分类指导性不够清晰,各质量标准之间也缺乏相关性。最后,教育质量标准建设不规范。教育的指向是培育人才,人才培养规格是教育质量标准确立的核心内容。教育质量要求虽各有不同,但作为保障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教育质量标准建设应当科学、规范。目前,教育质量标准的设定、实施、构成因素不明确,建构过程及标准的应用尚未规范,最终导致在实际运行中权威性不足、不能得到校际间的认可。

4.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存在漏洞

教育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活动,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其整个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质量监控。目前,中小学教育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育质量评价多于质量监控。就提升教育质量而言,监控与评价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6]。教育监控观念的落后与传统,间接导致教育评价信息收集的难度明显增大,从而延长了信息分析与处理的时间,影响制度化工作的整体进度。其次,教育监控主体单一。教育质量的监控过程应该由学校多主体、多部门同时展开,但从当前基础教育的管理现状来看,真正参与到教育质量监控中和真正懂得监控内容和手段的主体并不多,如此,造成教育质量监控主体单一,监控效果薄弱。最后,激励效应运用不足。在整个教育质量监控的过程中,除了评价手段外还应积极发挥激励机制的功能。当前,中小学教育质量管理多是通过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这种单纯性的制度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抑制了激励机制的价值和效能,“教育激励”则被放于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的次要地位。当教学主体缺失激励机制,教师和学生被明确规定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时,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协调性受就会到冲击,教育质量就会受到不利影响。

三、面向2035的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应对之策

面向2035年的教育发展目标是普及有质量的中小学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建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因此,面向2035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应推动教与学变革,建立科学性教学模式,建立2035中小學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与监控保障体系,如此,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质量,使未来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

1.以创新实验室为引航,推动教与学真正变革

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而面向2035的教育更可能带来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这些科技、新媒体的更新让我们熟悉的教与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正如我们所感知到的,翻转课堂、云课堂、未来教室等正在彻底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例如,教与学的空间问题越发受到关注和重视。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虚拟学习空间、网络与实体联合的混合式学习空间、以学校为基础建设的新型学习空间正在逐渐出现与普及。其中,上海重点投入的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就是最好的代表。然而,面向2035的中小学教育创新实验室不仅局限于传统实验室的理念,实验学习过程也不同于以往的验证试验,而是基于课程与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将传统验证与探究并重,建构一个侧重过程探索的学习环境。云课堂、信息媒体让教与学的关系具有直观性、针对性特点,丰富了学习方式和手段,而学习空间的建构则更有利于学习从产生、发展到延伸的一系列活动的完成。但教学方式的智能发展并不是教与学的全部,最关键的是教师、学生、技术及学习内容之间充分协调下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所以,推动被动学习到探究学习、从理解到建构,关注教学主体的内在生成,才是教与学的真正变革。

2.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完善面向2035的教学实践体系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是教与学互相影响的过程,教学应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状况和需要及时掌握的基础上动态发展。传统理念下设定的机械式教学过程否定了教学的生成性本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促进了教学数字化发展的进程,在线教学平台、课堂及时互动系统、电子数据库等技术的课堂教学运用让学习过程以数据的形式被快速收集、详细记录、高效解读、深入探讨,有力实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集体、小组及个体学情的准确把握,及时调控和完善策略与过程,进而实现教学基于学习数据解析的动态生成,即数据支撑的科学性教学。面向2035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改变传统模式中的全设定、标准化、流程化状况,建设具备动态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灵活教学流程,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和个性化教学,不仅呈现以人为本、动态生成的特点,而且也表现了科学教学的亮点。实践中,例如翻转课堂、实时互动教学体系、智慧教学等诸多教学实践模式都呈现了这种数据支撑、动态发展的特征。这类教学模式以目标为导向设定了多个阶梯型的学习任务和测评。可测评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成为教学重要框架,测评形式丰富多样,包含标准化测试、任务设定的情境性评价等。依据评测结果,教师可及时协调未来教学内容、方式和节奏。当前,已有模式主要以学生掌握标准化基础知识与能力为目标导向,而面向2035的教育发展目标则是布鲁姆掌握学习模式在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未来还需要探知更多以支持个性化学习发展需要的智慧教学模式[7]。

3.从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入手,建立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面向2035年的中小学教育必须推进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这是带领基础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指向。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引功能,既包含规范发展的作用,又包括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效能,而后者是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关键性功能。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构的前提是建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标准,这是规范基础教育发展的有力助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标准的建立需要从城乡、区域与人群三个维度着手。其一,从城乡维度的均等化标准而言,核心是依照新时代学校基本建设标准,削弱大班额现象,去除水源和卫生设施不达标学校,撤销基本保障不合格学校,实现城乡软、硬件教育资源分配标准的现代化,要实现高质量的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让城乡教育各自散发独特魅力与生机。其二,区域维度的均等化标准,主要是指在县域内基础教育基本均衡标准基础上,建构和完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标准,并在省域范围内达到标准。其三,人群维度的均等化标准,是指针对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贫困学生、非健康青少年等群体,建立健全补偿制度,保障不利人群公平、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隔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4.以“二二五”为框架,建立中小学2035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面向2035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是一个全面、整体的系统,涵盖了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框架可分为两个基础、两项规范及五类制度。其中,两个基础分别指教育质量管理组织的建立和教育质量管理基本步骤的完善。教育质量管理基本步骤的健全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基础。两项规范,一是建设年级组和班级学生质量管理规范,二是建设教研组和备课组教育教学研究规范。学校的年级组和教研组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两个重要组织。年级组作为教育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对中小学的各个班级、各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析;教研组作为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组织,对各个学科、每门课程、每本教材进行深度分析。五类制度,具体是指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学生问卷访谈制度、教学质量评测制度、考试流程监管制度、学生学习档案制度。这些均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它由学校层面依据教育质量标准而定、由教导处负责操作实施。一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必要的、简单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完整的,不是分裂的;是必要的,不是闲置的;是简单的,不是繁琐的。另一方面,制定了一套可调控、可操作、可评测的程序。制度是约束,程序如阶梯,制度的贯彻必须经过被约束的贯彻。最后,培养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队伍。教师处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微观领域,转变广大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角色责任,让教师成为教育质量监控者、学科教学者及教学研究者三种

身份。

参考文献

[1]王学男.何谓“教育质量”——“十三五”时期提升教育质量的概念前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6).

[2]张天雪.教育现代化2035的政策体系[J].教育发展研究,2019(07).

[3]李伟涛.我国基础教育迈向2035的战略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8(09).

[4]彭波.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内涵要求及路径选择———兼论义务教育质量的特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3).

[5]左明章,卢强.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推进机制创新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01).

[6]陈延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5(02).

[7]汤林春.2035教育現代化义务教育的使命与担当[J].中国教育学刊,2018(09).

[作者:王伟(1979-),男,湖北鄂州人,平顶山学院计算机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