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策略

2020-02-23 05:13
语文天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秋瑾赏析古诗词

部编版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经典的古诗词作品,选择的时代跨度很大,囊括了从《诗经》到明清各个时期的经典诗词,包含的体裁众多,不仅有古诗、律诗,也包括了词、曲等题材,内容繁多,思想丰富。由此可见,部编版初中语文对古诗词的选择较为平均,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因此在围绕部编版教材展开古诗词教学的时候,不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个别诗句的理解上,而应该将目标扩大化,促使学生全面提升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下面主要围绕古诗词教学中的几个重点问题展开探究,分析一下部编版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所在。

一、结合诗人境遇,立德树人

不同作者的古诗词作品展现了不同风格之美,部编版语文教材在选择古诗词的时候不仅注重作品的文字美,而且还注重选择具有思想美的作品。这些古诗词作品中大多蕴含了作者的思想、志趣和精神情操,阅读古诗词不仅能提升审美品味,而且还能起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了解作者的生活境遇,理解作者在何种境况下创作古诗词,从而体会到古诗词中的思想和精神。

在教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要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存境遇,让学生了解作者在何种境况下创作的这首诗歌。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学生了解,原来作者当时生活十分艰苦,不仅家庭贫困,而且还辗转流离。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思考:“在这样的境况下,作者描述了自家之苦后不忘记说一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还考虑到了天下其他穷困之士的境遇,你觉得这说明什么呢?”学生认为:“这说明作者不管是富贵还是贫困,都始终心系天下,为国家社稷考虑。”这样就促使学生体会到了作者高尚的灵魂。此后鼓励学生思考:“其实在古诗词中还有不少这样展现爱国思想的作品,你能否找出它们呢?”这促使学生扩展阅读,更好地了解古诗词中的爱国思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古诗词教学,将古诗词教学当成是立德树人,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要适当给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存境遇,让学生感同身受地加以理解,展开整体思考,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起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诗意情境,强化体验

古诗词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意境,在阅读古诗词的时候能和作者形成共鸣,从中受到感染,进而激励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影响。在教学中要使用问题引导、多媒体课件展示等方法给学生构筑诗意的情境,促使学生能穿越时空的阻隔,和古人产生共情现象。这样能让学生加强内心体验,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影响。

在教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的《满江红》的时候,给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秋瑾这个巾帼英雄的形象,体会到秋瑾想要救国救民的济世情怀。在创设了情境后,学生就能更好地进入这首词中,和作者进行情感共鸣。此时鼓励学生参与到互动交流中,说说自己的阅读感悟,感兴趣的学生还可进入到情境中,将自己想象成秋瑾,思考当时秋瑾内心的活动,又或者说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曾经想过要为国家、为人民做某些事情。有学生便尝试表达:“我想象自己是秋瑾,在原本应该是合家团聚的日子里,却看到街道上满目疮痍,这怎么不让我心头燃烧起熊熊烈火呢?虽然我不是男儿,但是女孩子也要为国家做出一点贡献。即使前路十分艰难,也不能阻挡我继续向前进。”在这番表达后,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刻。

在组织学生阅读古诗词后,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讨论,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说说阅读感受,说说对自己的生活理念是否产生了影响。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结合某些社会热点事件加以分析,说说阅读古诗词前后自己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走进含蓄意境,指导审美

部编版古诗词作品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审美素材,因此在教学中要避免枯燥的讲解,而要鼓励学生作为审美主体,进入到作品中,展开丰富的联想,这样学生就能进入古诗词的意境中,体会各种意象,感受意象所展现出的唯美画卷。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的《游山西村》时,给学生展示古代的山水画,让学生通过观察山水画的方式感受到重重叠叠的山岭。此后鼓励学生深情诵读这首诗歌,并说说在诗歌中有哪些意象,作者用何种方式展现意象。学生认为:“这首诗歌和其他的山水诗歌一样,都出现了山、水这样的意象,但是作者不是简单地描绘意象,而是展现了‘山重水复’的场景,这样就能在‘柳暗花明’的时候让读者感受到更大的惊喜。”“那么,这首诗歌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呢?”学生认为:“我感受到了山西村的风景之美,也感受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作者一开始还很迷惘,甚至有些失望,但是很快就变成了惊喜和兴奋,这给人情景交融的感觉。”这样学生就体会到了作品中隐含的意味,提升了审美能力。

学者王国维提出:“以物观我,则万物皆著我之色彩。”即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赋予了原本普通寻常的意象,使得这些意象在组合之后形成了独特的意境。因此,在赏析古诗词的时候就要合理展开想象,复现作者所描绘的画卷,这样才能体会到作品的含蓄之美。

四、加强自主学习,提升能力

由于在部编版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大量的古诗词作品,不仅有课堂内的教学任务,还有课外阅读的任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将每首诗歌都详细地讲解给学生听。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通过自主研究的方式提升古诗词学习能力。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养成积极阅读古诗词的好习惯,从而提升赏析能力。

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的《观沧海》后,鼓励学生在课后展开扩展阅读,尝试阅读更多曹操创作的诗歌。在这样的自主阅读中,请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阅读曹操的诗歌,并说说曹操的创作风格,体会一下曹操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逐步提升了赏析能力,认识到:“曹操生活在汉末动乱的时代,他将自己的政治理念运用到了文学上。政治上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在文学上也主张打破常规和束缚。所以他的作品没有当时常见的华丽辞藻,而是给人朴素清新的感觉。这样的作品风格为后来的建安一代诗风形成了推动的作用。”在这样的赏析中,学生学会了将诗人放在特定的时代思考,提升了赏析能力。

在教学中要围绕课堂教学的内容,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课外阅读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围绕各种主题进行辅助阅读。这样能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古诗词的特点,体会到古诗词的格律美,掌握古诗词的结构特点,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其中的美,进而逐步养成积极阅读古诗词的好习惯。

在部编版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部编版课文的特点,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感悟,注重学生古诗词赏析能力的整体提升。在教学中若能多组织学生记录鉴赏笔记,参与鉴赏交流活动,这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

猜你喜欢
秋瑾赏析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我爱古诗词
作品集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新形式下如何让秋瑾文化成为学校活动的精髓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