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语境下“新闻大片”的融合生产及传播之道
——以《飞越广东》梅州篇为例

2020-02-23 23:17李金旺
视听 2020年5期
关键词:整合营销梅州广东

□ 李金旺

一、“新闻大片”出新出彩

(一)“新闻大片”概念的提出

“大片”最早是电影的一个术语,通常是指投资大、制作成本高的电影,大多题材重大、影响面广,并由著名影星主演。而在电视新闻传播领域,“新闻大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目前尚没有权威统一的界定。有学者认为,新闻大片是融媒背景下一种全新理念的新闻形态,表现为大题材、大制作、大推送、大影响。从新闻分类上,“新闻大片”本质上是与常规新闻相对应的策划性新闻专题。“新闻大片”和电影大片有诸多相通之处,比如都强调大主题、大策划、大制作、高技术含量,注重作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等等。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全媒体”这一新概念,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传统广播电视台在全媒体语境下坚持新闻立台,必然需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四全媒体”理论。广东广播电视台践行“四全媒体”理论,联合21个地市电视台,精心制作系列大型节目《飞越广东》,在广东卫视、触电新闻以及各城市台和APP上全矩阵直播,历时半年,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新闻创新传播之路。《飞越广东》为受众呈现了一幅新时代广东砥砺奋进的绚丽画卷,堪称“新闻大片”。

(二)“新闻大片”的实践之路

2018年,台风“山竹”袭击广东,广东广播电视台整合各频道、频率和新媒体资源,并机连续8小时直播《抗击台风“山竹”特别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较大影响,凸显“新闻大片”风格。而《飞越广东》大型融媒项目也烙上了浓浓的“新闻大片”印记,23期节目共动用了电视新闻中心100多人,形成了强大的导演策划主编团队,充分体现了“大主题、大视野、大策划、大制作、大版面、大传播”的鲜明特点。《飞越广东》体现了典型的“新闻大片”的各元素。2020年1月2日,《飞越广东》新闻创新传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盛赞《飞越广东》,认为这一“现象级新闻大片”值得全国广电同行借鉴学习。

二、《飞越广东》梅州篇凸显“新闻大片”风格

通过对23期《飞越广东》节目的全面梳理和总结分析,笔者认为,其主要在以下几个要素上风格特征明显:一是立意高远,紧扣时代宏大主题,表达家国情怀;二是创新传播语态,全景呈现多维报道,生动叙事,小中见大;三是活用新技术,创新内容呈现方式,追求完美极致视听效果;四是融媒跨屏全网传播,整合营销传播彰显影响力。

《飞越广东》梅州篇也充分体现了“新闻大片”这4个方面的元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紧扣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主题,实现家国情怀渗透

《飞越广东》梅州篇在主题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和分析了梅州的核心文化和独特的城市气质。梅州有“世界客都”之称,也是广东唯一的全域原中央苏区,还是有名的文化之乡、山歌之乡、足球之乡、长寿之乡。经过反复思考策划,导演团队决定主打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两个方面。节目牢牢抓住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等关键点进行了多点拓展,力求做深做透,以全新形式展现梅州一城人文、千年客都的深厚文化底蕴。比如在展现客家文化方面,选择典型载体,以百年客家围屋花萼楼为主线,深度诠释客家文化,展现客家人的变迁史。观众收看节目时潜移默化地完成了文化认同和文化熏陶,增强了文化内生自信。1小时的大版面说尽70年巨变,把家国情怀融入版面之中,引发广东人民,特别是梅州人民的共鸣共振。

(二)践行“四力”,创新传播语态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为了让《飞越广东》梅州篇做出“新闻大片”的效果,导演主编记者团队走街巷、进社区、下农村、访农家,身体力行践行“四力”。团队针对主题设计深入基层采访,展现“新闻大片”气质。比如,在采制“数说梅州”这条短短3分钟的新闻时,记者辗转乘车,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徒步深入到素有“物种宝库”之称的梅州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最终拍摄到了场面震撼的独家画面,真正让新闻作品“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节目还通过航拍的形式酣畅淋漓地体现了“飞越”的特色。从总体版面来看,《飞越广东》梅州篇体现了“新闻大片”创新传播语态、全景呈现多维报道、生动叙事、小中见大的特点。

(三)活用新技术,演绎浓浓“客家风”

《飞越广东》梅州篇活用5G直播、虚拟前景等新技术,让演播室演绎着浓浓的“客家风”。在虚拟前景的应用方面,《飞越广东》梅州篇结合新闻内容和主播导语,精心设计后推出了坐在围屋主持、摘柚子等4个演播室虚拟前景。这些虚拟前景和新闻内容实现了高度融合,代入感强,主播和虚拟前景实现了个性化互动。通过新技术的运用,《飞越广东》梅州篇创新了内容的呈现方式,给观众带来了极佳的视听效果和视觉盛宴。此外,《飞越广东》梅州篇在采制方式上实现了省台和地市台的高效联动,联手打造“新闻大片”。

三、跨屏全网传播,整合营销彰显“大片”影响力

(一)矩阵式整合营销传播

唐·舒尔茨曾在其专著《整合营销传播》中提到:“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业务战略过程,建立突出的、整体的品牌个性,才能让品牌具有辨识度,关键是‘用一个声音来说话’。”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应用到《飞越广东》大型融媒体项目上,同样具有可借鉴性和操作性。《飞越广东》采用“1+7+N”的模式,即每期节目包括一场60分钟大直播,持续做7天的跟踪报道,还有N个新闻栏目和融媒IP联动,统一传播模式,“用一个声音来说话”建立品牌概念,突出品牌个性,强势打造“新闻大片”形象。作为子篇章,《飞越广东》梅州篇从前期策划到采访制作、播出分发等全环节,都带着融媒体思维、品牌思维去操作,通过大小屏联动、跨屏全网传播和整合营销传播彰显“新闻大片”影响力。《飞越广东》梅州篇通过一系列立体式整合营销传播,全网各媒介点击量累计超过1000万人次。用户通过观看各种媒介推送的《飞越广东》梅州篇节目,提升了对《飞越广东》大品牌的情感认同,增强了用户黏性。

(二)注重用户体验和播出效果分析

《飞越广东》梅州篇播出后,导演组收集和整理了相关收视收看及新媒体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飞越广东》梅州篇播出后,在梅州本地引发了极大关注,从党委政府部门主管领导到老百姓和专家学者,都对节目效果表示认可。很多老百姓都说,通过《飞越广东》梅州篇了解到了城市的变迁和发展成就,心里有了满满的自豪感。中共梅州市委宣传部也专门发来感谢信,盛赞《飞越广东》梅州篇精心设计,节奏明快,内容丰富,全面、立体、生动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梅州在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成就。

“新闻大片”可以进行品牌价值的延伸和拓展。播出一段时间后,对于一些曾报道过的地方,节目还进行了回访跟踪报道,使《飞越广东》梅州篇的节目影响力得到了延伸。

猜你喜欢
整合营销梅州广东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工业企业整合营销问题以及对策思考
梅州茄子嫁接育苗关键技术
整合营销:区域媒体拓展路径的新选择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整合营销传播
广东舆情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