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2020-02-24 16:31张苗苗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山洞天使体育课

张苗苗

一、案例背景

笔者在小学执教的3年当中,发现每个班几乎都有几个特殊的学生。有的是先天的身体残疾,有的是心理问题,而这就导致了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速度与结果。有一部分这类学生的家长或教师会无奈选择放弃学生,只盼着他们平安长大即可,至于培养他们能有所作为的想法则直接局限于脑海里,因此导致很多所谓的特殊学生失去了更好成长的机会,笔者称他们为“坠落人间的天使”。

二、案例描述

在本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上,我本计划在室内与一年级(1)班的学生们讲课堂常规,而有一个小丫头却一个人站在讲台旁边自己玩粉笔。我走近对她说:“小朋友你好,请你回到你的座位好吗?我们要开始做游戏咯。”可她就好像没听见一样。我拉起她的手,想把她带回座位,她突然大叫起来,我赶紧松手。这时班上的其他学生都在说:“老师,她就是这样的,别的课她也乱跑,班主任老师的话她也不听的。”学生们的话让我很吃惊,我意识到这应该是个特殊的学生。“算了,不能影响全班同学,只要她不出去,安全待在教室就好了。”我安慰着自己,继续着我的课堂。在接下来的室外体育课上,她会跟着队伍一起去操场,但从来都只是自己在一旁玩。每次看她能自己安安稳稳地待着,我也就不去管她了,毕竟我得给其他50多个学生上课,我总是这样想着。

然而,在一次体育课上,我正准备组织学生做游戏,有一个学生落单了,这时正好她在旁边,我就试探性地对她说:“和他一起做个“小山洞”好不好?就像这样”。我和落单的学生将双手高举搭在一起。她看了看,嘴里嘀咕着:“小山洞……”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她对我的话有回应。我试着拉起她的手和男学生搭起“山洞”,她居然没有抵触。在这个“开火车钻山洞”的游戏中,我发现她笑了,尽管不能一下子理解后续变化规则后的游戏,但她没有跑开,只是低头不动,在我的引导下她又参与了游戏。那一节课后,我反思了很久。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因她有心理问题,就忽视她,错误地认为她什么都不会,如果没有这一次经历,我岂不是耽误了她的成长,内心很是自责。

在后面的课上,大家都能在门口整好队,可她总是不会自己出来,所以每次我就走进教室,伸出手俯身对她说:“走吧,今天咱们做小白兔,去拔萝卜吧。”她笑着拉着我的手,起身边走边说:“萝卜,萝卜。”就这样,我总带着她在我身边,每次都将本节课情境的主要角色带入她心里,为她演绎一个童话故事。再后来,我直接将这个情境应用在了全班学生身上,在整队时,我就已经将情境开始引入,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被集中了过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让我很是惊喜。

三、案例反思

在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不一样,他们关闭自己心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他们周围的人,也多半选择了无视。教师作为每天与学生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本该努力引导学生打开心扉,却为了自以为的顾全大局选择了忽视特殊的学生,只求安全,这是许多教师与我一样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笔者能早点儿开口,多试着引导她参与课堂,那她就能早点儿享受到游戏的快乐,享受到与同学玩耍的乐趣。这也许需要很多次才能成功,但至少最终取得了成效,那所有的尝试与努力就是值得的。

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原则,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接班之前就先了解班级学生的身心状况,了解身体状况是为了避免练习内容对学生造成伤害,而心理状况则较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提前备好课,设计课堂,为学生安排适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对学生的了解也是备课内容之一。通过此案例笔者在思考,对于这些“坠落人间的天使”,他们在敞开心扉之前,是不是就是活在了自己的童话故事里?很显然情境教学对于他们的影响更大,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似乎可以建立起我们与他们心里世界的桥梁。与此同时,情境教学作用在低年级的学生身上,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教师更应该多次尝试去引导特殊学生进行练习。就像案例中的女孩一样,一开始笔者以为她最多也就只能玩玩游戏,但在尝试让她跑步时,她竟然也慢慢学得很好。一学期快结束了,她可以跑50m,而且不會跑错道,在其他学生中也总是会有跑错道的学生。甚至她有时还会主动要求在队伍前面做操,每当她带给笔者这些惊喜时,笔者又开心又自责。其实不是她不行,是笔者以为她不行。可见,不是天使不会飞,是我们没有看见他们隐形的翅膀。对于教师而言,不该思维定式,更不该将学生分类。也许他们的起跑线不同,但我们的教育应该一视同仁,对于这些“坠落人间的天使”而言,我们需要耐心地观察与引导,这样才能发现他们“隐形的翅膀”,我们越早努力引导,将会越早帮助他们朝着自己的梦想启航!

猜你喜欢
山洞天使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天使很平凡
给春天的信
DesignER CHINA
天使等
讨厌的理由
地下暗河
山洞治妖
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