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近视程度对青少年脉络膜厚度变化的影响

2020-02-25 13:25王松田韩军军贾瑞兰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低度眼轴脉络膜

田 雨,王松田,郭 珊,韩军军,贾瑞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近视度数的增高会导致脉络膜厚度变薄[1-3],也有部分研究关注儿童与成年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变化,而对青少年近视人群脉络膜厚度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通过测量和比较不同近视程度青少年脉络膜的厚度和差异,分析影响青少年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焦作尖峰眼科医院患者60例120眼,并将其分为4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5例30眼,平均年龄(14.62±1.75)岁;低度近视组 15 例 30眼,平均年龄(14.58±1.71)岁;中度近视组15 例30眼,平均年龄(14.53±1.30)岁;高度近视组15 例 30眼,平均年龄(14.49±1.90)岁。 四组在年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等效球径、平均眼轴及眼压三项指标上,四组间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1)。 见表 1。

表1 不同近视组术前一般资料

1.2 排除标准(1)无眼部手术史;(2)无其他眼部疾病;(3)无全身器质性病变。

1.3 研究方法

1.3.1 检查项目 裸眼视力、综合验光、眼压、眼前段、眼底检查,A/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是否有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牵拉,测量眼轴长度,OCT扫描。

1.3.2 分组 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将受检者分为4组。 (1)正常组:15 例 30 眼,裸眼视力≥1.0。 (2)低度近视组:-0.50 D≤等效球镜<-3.00 D, 最佳矫正视力≥1.0。 (3)中度近视组:-3.00 D≤等效球镜<-6.00 D,最佳矫正视力≥1.0。 (4)高度近视组:-6.00 D≤等效球镜<-10.00 D,最佳矫正视力≥0.8。

1.3.3 脉络膜厚度的测量 有研究[4]指出脉络膜厚度昼夜不同,故检查时间安排在 9:00~11:00,光线均匀的条件下进行。脉络膜的厚度:视网膜色素上皮外缘至脉络膜巩膜交界线内缘的垂直距离。运用蔡司OCT扫描仪自带标尺,手动测量黄斑中心凹下(F1) 及距黄斑中心凹 1000 μm 和 3000 μm 颞侧(temporal,T)、鼻侧(nasal,N)、上方(superior,S)、下方(inferior,I)的脉络膜厚度值,共 9 个位点数值,每一位点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1.3.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近视组脉络膜的厚度经比较,四组在黄斑中心凹下及距黄斑中心凹1000 μm及3000 μm处,各点位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 2、3。

2.2 脉络膜厚度与等效球镜、眼轴及眼压的相关性

由图1可见,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与等效球镜呈正相关(r=0.910,P<0.05)。 由图 2 可见,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与眼轴呈负相关(r=-0.925,P<0.05)。由图3可见,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与眼压呈负相关(r=-0.706,P<0.05)。

表2 黄斑中心凹下及距黄斑中心凹1000 μm处各点位脉络膜厚度(μm,±s)

表2 黄斑中心凹下及距黄斑中心凹1000 μm处各点位脉络膜厚度(μm,±s)

注:F1 表示黄斑中心凹;T1、S1、I1、N1 分别表示颞侧 1000 μm、上方 1000 μm、下方 1000 μm、鼻侧 1000 μm。

组别 F1 T1 S1 I1 N1正常组 347.62±6.00 310.30±18.14 277.31±12.79 284.04±11.64 267.68±16.71低度组 300.14±13.85 316.01±10.50 273.81±13.40 269.92±12.42 262.35±15.23中度组 234.49±18.71 280.20±14.00 217.36±17.90 211.64±20.65 182.26±26.12高度组 183.39±25.12 227.67±17.74 163.81±22.32 180.65±21.47 160.53±21.90 F 值 19.10 18.66 15.06 9.28 12.18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表3 距黄斑中心凹3000 μm处各点位脉络膜厚度(μm,±s)

表3 距黄斑中心凹3000 μm处各点位脉络膜厚度(μm,±s)

注:T3、S3、I3、N3 分别表示颞侧 3000 μm、上方 3000 μm、下方 3000 μm、鼻侧 3000 μm。

组别 T3 S3 I3 N3正常组 285.19±17.96 265.79±14.23 264.01±14.10 180.93±23.98低度组 270.53±17.47 250.86±17.82 247.00±17.87 164.04±29.02中度组 180.08±29.07 176.30±25.95 174.16±23.55 145.54±21.32高度组 178.69±21.33 160.26±17.39 159.44±25.73 105.87±16.33 F 值 9.85 6.70 13.78 5.92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图1 屈光度数与中心凹脉络厚度的关系

图3 眼压与中心凹脉络厚度的关系

3 讨论

该研究测得正常对照组青少年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平均厚度为(346.62±7.00) μm,厚于同组其他点位的脉络膜,有报道测得脉络膜厚度值相似[5,6]。李略等[7]研究认为正常人黄斑中心凹脉络膜的厚度为(305.9±78.2) μm,颞侧 3000 μm 和鼻侧 3000 μm脉 络 膜 厚 度 分 别 为 (256.8±73.6) μm、 (159.0±67.3) μm;而该研究中颞侧、鼻侧 3000 μm 位点的脉络膜厚度相对较厚,分别为(285.19±17.96) μm、(180.93±23.98) μm。有可能因为:(1)该次选取对象年龄较小;(2)该次测量应用蔡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arl Zeiss Meditrc Inc,4000),设备不同,测量结果不同;(3)该研究样本量偏少,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该研究显示,脉络膜厚度与屈光度呈正相关,相关研究[8-10]也有类似报道。 有报道指出[11]成年高度近视患者增加 1.0D,脉络膜厚度减少 8.7 μm;未成年近视度数增加 1.0D,脉络膜厚度减少 19μm[12]。 该次研究对象为青少年,对比不同程度近视患者发现,度数增加 1.00 度,脉络膜厚度减少约 17 μm,介于成年人和儿童之间。该次研究结果低度近视组和正常组相比,颞侧1000 μm处低度近视组脉络膜厚度大于正常组。这或许因为:(1)脉络膜本身具有调节力[13]。 有报道指出[14]脉络膜通过调节增加自身厚度,从而使视网膜向前移动。该文研究结果认为在近视的早期,黄斑部脉络膜厚度并无明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在黄斑中心凹处低度近视组脉络膜厚度变化明显。(2)脉络膜具有昼夜差异性。该研究数据显示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这在相关研究中[15-17]也得到证实。该研究中眼轴增加1.0 mm,脉络膜厚度减少 54.79 μm。 李敏等[18]研究指出除鼻侧2.5 mm外所有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均与眼压呈负相关,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有的研究[19]指出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变化与年龄无相关性,另有研究[20]发现60岁后脉络膜厚度受年龄影响明显,而60岁之前二者无明显相关性。由此可见年龄对脉络膜厚度有无影响尚无定论。

脉络膜组织结构内含有大量的血管组织,视网膜的主要血液供应来自脉络膜,对视网膜外层和筛板前视神经提供营养,供氧,并起到温度调节作用,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调控血管和巩膜的生长[21]。近视引起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可引起相关眼底病变,例如近视性黄斑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研究证明[19,22]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会导致脉络膜厚度变薄。变薄的脉络膜会导致脉络膜血液循环受损,不能满足视网膜色素上皮、神经上皮外层的营养需求[23],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最终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产生,极易发生在黄斑部,直接损害中心视力;而新生血管会进一步导致脉络膜厚度的变薄[24,25]。该研究证实黄斑区的脉络膜平均厚度与近视程度负相关,尤其在高度近视组脉络膜平均厚度变薄更加明显。脉络膜厚度的改变与近视性眼底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所以笔者测量、观察近视发展过程中脉络膜厚度的变化,不仅仅是为了解近视程度和脉络膜厚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希望可以及时有效地预防近视导致脉络膜厚度变薄所引起的相关眼底病变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率。

该研究尚有一定局限,如选取对象年龄跨度较小,需进一步扩大年龄范围进行研究;该次研究未就性别因素做深入研究,此后研究中会对此因素做进一步探讨;该次研究选取样本量少,采取手工测量,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误差;脉络膜厚度是否存在种族差异和地区差异不在本研究范围。

猜你喜欢
低度眼轴脉络膜
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控制中低浓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的联合应用效果
脉络膜厚度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研究进展
近视发生发展中脉络膜变化的研究进展
低色温光源为预防近视提供新方法
中药日钟阴阳方控制低度青少年近视的效果分析
眼轴测量监控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凸吗?
客观评价眼轴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趣味化教学策略
对低度白酒生产技术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