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形象思维 提高解应用题技巧

2020-02-25 02:31和平县阳明镇龙湖学校
师道(教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两辆车形象性形象思维

文/和平县阳明镇龙湖学校

小学数学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小学生的计算和分析能力等都需要在小学数学中得到锻炼。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教育阶段中最难攻克的知识点,特别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面对的应用题更加复杂,如果分析能力不足,需要浪费大量的解题时间。因此,小学数学应用题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利用图形或者表格将复杂的数学应用题进行剖析,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特征

形象性是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其可以为小学生带来直观性的感受,如果脱离了形象思维的运用,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在小学数学中,无论学习哪种知识,都不能脱离形象思维单独存在。如果没有形象思维的运用,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就会更加困难。有关形象性的知识,需要结合点、线等方式对知识规律进行描绘,即使是比较复杂的应用题,也会在文字中蕴含大量的知识信息,学生必须马上在头脑中形成相关情境,并通过自己的想象能力,使应用题中的主旨可以转化为图像,才能对数量关系进行明确,如行程问题等。所以,形象性是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

在运用形象思维时,小学生的脑海中会形成基本的整体形象,并从整体形象出发,将其分成不同的部分,并针对各部分进行深入的分析,最终可以对事物有整体性的认识,这就是从整体向局部进行延伸的思维意识。在小学数学图形认识中具有重要的体现。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圆柱知识时,一开始只对图形具有浅层的认识,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可以对圆柱体进行分割,使其可以形成三部分,最后再综合性的进行理解,使学生可以对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也可组织学生自主画集合图形,使学生可以对图形理解的更加透彻,便于形成新的形象,如果出现此类应用题,也便于学生的独立解决。

二、培养形象思维提高解应用题技巧的方式

1.多次感知,形成表象

表象是学生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感受,形成整体的形象。为了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形象,在对应用题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对题目进行多次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可以对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和特征进行概括,并根据主要的特征与问题之间进行想象,最后通过形成的整体形象,列出公式,从而彻底解决问题。

例:某糖厂本来想要在第一季度生产,一又五分之一的红糖,但是实际产量却超过了计划产量的七分之二。问超过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学生经过深入的思考以后,决定运用逻辑思维进行解决,可以得出公式:

{6/5×(1+2/7)-6/5}÷6/5×100%

根据该公式,教师需要根据结果,对题目中所展示的数量关系进行明确,并对含有该数量关系的句子进行反复的阅读,学生根据该问题的特质进行了想象,如果原计划需要生产为单位1,可以将其分为多份,实际超产就相当于其中的一份,就可以得出具体的分数,并乘以百分之百。如此就可以使复杂的应用题变得简单,学生也会获得学习的信心,想要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可以将此种思维方式应用到分析和解决问题中。

2.操作训练,丰富表象

为了使学生获得的表象更加正确,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观察力和操作程序等进行指导,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可以充分调动,感受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形成更加具体、生动的表象。

例: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不同的目的地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与第一辆车的始发地距离五十米,第二次相遇距离第二辆的距离二十米。问两辆车的出发地距离多少千米?

当学生遇到这道题时,一开始会觉得非常困惑,因为经过分析后,很难对问题进行解决,于是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将该问题分成两个部分。在第一次相遇时,需要合理使用学具,对题目的重点进行领悟。第一次相遇时两辆车已经行驶了多少千米?第二次相遇时两辆车已经行驶了几个全程,并作出示意图,便于学生理解。

当学生形成了形象性的表象后,就可以对该思维进行运用,从而梳理该题的准确意思。第一次相遇时,两辆车已经行驶了一个全程,其中货车已经行驶了四十千米,在第二次相遇时,两辆车已经行驶了三次全程,其中货车行驶了两次四十千米,只要将货车第二次相遇时总行驶的里程与货车距离行驶地的距离相减,就可以得出该问题的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数学题教学时,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才能使学生形成整体的形象,更好地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两辆车形象性形象思维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谁上了车
图说车事
脑力对对碰
形象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