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小学“课堂革命”的实践与思考

2020-02-25 02:31深圳市百草园小学
师道(教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堂革命小组长名师

文/深圳市百草园小学

我们要把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为什么要革课堂的命

1.从课堂的战略地位来说,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

2.从课堂的现实来说,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堂模式基本决定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现在的课堂,也就是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很难培养出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传统课堂无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传统课堂是教师拿着自己事先预备好的备课簿,面对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去讲同样内容。这样的课堂没有办法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找不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途径,收获不到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2)传统课堂无法促进教师进步和提升职业幸福感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拥有教育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进步的两个标志。传统课堂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使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提问,根本无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课堂上没有精彩的知识生成,看不到学生精彩的表现,时间长了教师就会产生职业倦怠,会失去职业幸福感。

(3)传统课堂无法破解学生素质和应试水平共同提高的问题。在考试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通过补课,办特长班,学生通过课外补课,来提高学生成绩,难以落实国家多年以来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

二、怎么样革课堂的命

推进课堂革命,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学生立场是课堂革命的源头活水。我们秉持 “坚守一个中心,秉持两个理念,抓好三支队伍,采取四项措施”的思路扎实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改革,践行“课堂革命”。

坚守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考虑学生喜欢不喜欢,有没有兴趣,有没有发展,这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新课堂的“预习”和“展示”两个环节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秉持两个理念:一是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我们必须把课堂作为教育的主战场,不能离开课堂谈素质教育。离开课堂搞素质教育,其实就是把掌握知识与能力提高,品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构建割裂开来。我们搞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寻求素质教育在课堂的正确途径。二是坚持“教”为“学”服务。我们的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法已经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建立“教”是为“学”服务的理念,所有的“教”必须服务于“学”,构建一个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行动模式。

抓好三支队伍:

1.青年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潜力股。我们对青年教师倾注爱心,为青年教师的生活、学习、工作搭建舞台。我们建立了全方位的带教网络,层层带教,使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先是手把手,言传身教;再是扶上马,送一程;最后是“双脱手”,幕后点拨。我们制定了“6+1”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发展模式,扎实开展系列青年教师活动:“6”是指6 个常规:(1)每天上传一份粉笔字;(2)每周上传一份教学反思(3)每两周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4)每月上传一篇读书心得;(5)每学期磨一节公开课;(6)每学年发表一篇论文。“1”是指1个中心:以小课题研究为中心统领整个学期学科教学工作。一年多来,积极参与“6+1”活动的老师粉笔字、硬笔字、教学论文的撰写、研究等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升,“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初见成效。

2.名师队伍。我校通过绿色通道引进了语数英等学科4位名师, 为了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我们按照学科分别组建了4个名师工作室,全校同学科的教师报名加入,每个工作室都外聘一个专家团队指导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每个专家团队每周线上或线下至少指导1次以上,方式可以是专题讲座、听课评课、交流研讨、课题研究、专业论文写作指导、学科素养基本功训练等等。形式有面对面交流,微信群交流等等。除了外聘专家的指导,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每周的工作室研讨活动中也注重指导青年教师。目前我校全体英语老师每天朗诵原版英文并打卡,全体数学老师每天阅读专业书刊打卡交流,全体语文老师每周三次朗诵诗歌或散文,每周开展阅读交流分享活动,锤炼学科素养基本功,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和习惯。

3.实验教师队伍。要变革课堂教学,首先要变革教师的教育观念,通过观念的改变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行为的转变又会反过来深化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如此螺旋上升。我们采取“试点先行,然后再全面铺开”的变革路线:先选取三年级共同教两个班的语数英老师4位作为改革的先行者,把他们派到全国课改名校杜郎口中学蹲点学习半个月,然后在自己班上先行先试,并坚持每周分享自己的教学反思。语数英三个学科老师同步推进改革,三个学科协同作战,确保最佳改革效果。同时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做得比较成功的名师请到学校来作讲座,转变老师的观念。我们要求教师课堂上自己的讲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我们与南山、盐田等兄弟区的小学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活动。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通常由6—8名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各小组有自己设计的组名、口号、组徽,组内有明确分工,有组长、学科长、监督员。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每个小组都有1、2、3、4号,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奖励。

训练小组长,首先要告诉小组长怎样组织学习、反馈、讨论,怎样安排汇报展示任务,怎样组织学生“兵教兵”等;其次要指导小组长怎样团结小组成员,怎样鼓励落后组员,怎样发挥每个组员的特长作用,怎样协调组员之间的关系等。我们要求每个学科每周训练小组长不少于2次,利用课间几分钟,及时点评培训小组长。

猜你喜欢
课堂革命小组长名师
分餐小组长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从细微处做实小语“课堂革命”
浅析如何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中推行“课堂革命”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浅谈APP学习软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