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选取群文阅读的议题

2020-02-25 02:3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惠州附属学校
师道(教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组内群文议题

文/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惠州附属学校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文课程标准》中也不难看出“阅读教学”部分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阅读教学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也制约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群文阅读这种教学形式,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其优势日益凸显。议题是群文阅读区别于传统教学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保证其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

一、根据单元主题确定议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围绕同一主题选择四至五篇课文,因而单元主题十分明晰。在选择群文阅读的议题时,可以以单元主题为依据。以单元主题作为议题,既容易从大量的文章中选取阅读素材,又贴近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使学生有感可发。这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较多的选择议题的方式。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为“我爱阅读”,我们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为“学会阅读”,以《走遍天下书为侣》为主教材,《叶圣陶:由浅入深法》《王汶石:三遍法》为扩充阅读材料,以引导学生提炼文本中的阅读方法展开群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本次群文阅读的学习目标,掌握更多的读书方法。

二、紧扣文本写作手法提炼议题

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法、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写作手法不仅可以使文章在表达上更加多样,而且有助于抒发作者的情感。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白杨》这篇课文运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我们根据作者这一写作手法提炼的群文阅读的议题,选取了《落花生》《烂漫的点地梅》《白杨礼赞》三篇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落花生》中作者借助花生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烂漫的点地梅》中作者借助点地梅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白杨礼赞》中作者借助白杨来赞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三、围绕文体形式选择议题

常见的文体形式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等,而小学阶段接触较多的文体便是记叙文、说明文,部编版的教材增加了文言文的篇目,所以在选择议题时也常常围绕文体形式。如:以文言文为议题时,挑选了《楚王好细腰》《杨震暮夜却金》《唐临为官》三篇古文,在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语句的基础上,感悟古人的为官之道,了解古文语言文字的特点以及掌握古文学习的方法。如:以非连续性文本为议题时,筛选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小儿感冒药的说明书》《乘电梯须知》三段文字。使学生在了解其重点内容的基础上,明确非连续性文本的语言特点以及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

四、归纳作者写作特点组织议题

作者的写作特点与其生活经历和独特的审美以及接受的文化熏陶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呈现在其不同的文章之中。有的作者语言凝练流畅、轻柔隽秀,有的作者幽默风趣富有民族特色,有的则质朴刚健、遒劲雄放。当同时呈现其多篇文章时,其写作特点较为容易归纳总结。但在作者的选择上比较倾向于写作特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家。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鲁迅先生”,在了解鲁迅先生生平的基础上,以感悟其写作特点为群文阅读的议题。节选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阿Q正传》的片段,引领学生感悟其独特的选材和视角,幽默、讽刺、简约的语言风格。

五、迁移学习方法确立议题

从议题引发的思考和交流可以深化学生对议题的理解,然而这一学习方法和过程也可以成为群文阅读的议题。群文阅读教学中同样注重学习方法的习得,在阅读中总结学习方法,进而加以迁移运用,在重复的运用过程中牢固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以“默读——独立批注——组内交流”组织学生阅读群文《系在风筝线上的……》《歪儿》《柿子红了》。教师先带领着学生以《系在风筝线上的……》为例,通过“默读——独立批注——组内交流”学生方法,使学生明确“默读”——扫清文章中的字词障碍,从总整体感知文本;“独立批注”——针对教师出示的“学路导航”标注关键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组内交流”——针对自己标注的关键语句在组内交流,并根据组员的意见完善写下的感受。之后学生便进行自主学习阶段,学习之后的两篇文章,如此反复两次,既巩固了这种学习方法,又提升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组内群文议题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群文活动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