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逻辑意蕴和实践方略

2020-02-25 12:38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强国群众体育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把体育工作发展理念作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体育发展成为一场发展观的重大变革,对践行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指导价值。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体育工作发展理念是针对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的一条长远可持续的发展径路,继承马克思主义原理丰富当代马克思主义体育内涵,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探索人与体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创新成果,展示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体育工作发展规律的全面掌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1]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倡导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实现全民健康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民健康的实现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首先,人民群众自觉树立参与体育运动意识,全员参与、全民健康、体育强国是每个人应参与和加入的事情,每个公民负有一份责任,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体育发展体系。全面促进中国特色体育事业建设,构成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社会,大力培育中国优秀体育文化,使其在全社会扎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需要坚实的群众基础,中国优秀体育文化理念由从小接受的教育扎根心底、由全社会共同倡导宣传形成风尚,使之转化为每个人头脑里的体育观念、自觉的行为表现,深厚的中华优秀体育文化推动中国特色体育文化建设和全民健身的形成。通过中国优秀体育文化教育的全过程和全社会大力宣传弘扬文明健康的体育风尚,引导中华儿女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体育事业建设中。

依靠人民与为民谋利理念相结合。我们党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开展全民体育健身,实现体育强国作为为民谋利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全面掌握、了解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最关切、最现实的根本利益,多为人民谋福利、享成果的事情。十八大以来,在实现体育强国中国梦的进程中,党依靠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民智慧与力量。体育工作发展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最高的战略位置,始终关心牵挂全体人民,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平等的自由发展权利。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归宿,进一步提高我国民众对体育参与的认可度,调动人民群众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人民群众对于体育知识与技术的综合运用,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主动直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使每个人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潜能,提升自身健康水平。

造福中国人民与造福世界人民相结合。习近平关于体育强国的基本方略不仅将中国人民放置中心位置,同时也把世界人民放置中心位置,带领人民走向体育幸福,更要带领世界人民走向体育幸福,实现全世界人民共享体育成果。实现体育强国梦需要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更需要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美好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强国梦是人民追求体育幸福的梦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世界好,中国才会好。[2]从中国人民利益与世界人民利益出发,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体育智慧与中国体育方案,实现世界人民体育事业共同发展。在新时代奋斗过程中,中国继续以自身体育事业发展引领世界体育发展进程,以世界体育兴旺促进中国体育繁荣,推动世界人民实现美好体育愿景。

充分肯定体育工作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要热爱体育,积极开展各项体育运动,创造性探索体育工作。体育强国战略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汲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国人的体育工作经验和智慧,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及精髓充分融入治国理政之中。充分吸收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精华,系统结合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弘扬和创新,虚心学习别国的优秀体育文化,并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真正转化为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传播中国优秀体育文化,向全世界人民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将具有中国特色体育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来,将中国体育文化中的世界性先进元素展现出来,将中国体育文化融入世界主流之中,使中国体育在世界体育中占据一定的话语权,使中国体育文化越来越精彩,越来越丰富,让全世界人民来了解中国体育。[3]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体育的重要思想同中国体育实际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体育工作的系统总结。秉承马克思主义体育理念,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体育思想,将其发展到新的境界和阶段,是对马克思主义体育理论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将“以人为本”的观点融入进体育强国观念中,提出以提升国家整体布局的运行发展为基础,全面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全民健康、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等综合性体育发展战略。正确地把握体育工作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并把握如何着力引领“新常态”下我国体育工作健康发展。依靠人民实现体育强国梦,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工作需要依靠人民的无限智慧,发挥无尽的创造活力,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武术、摔跤、舞狮、射箭、棋术、龙舟、空竹、马球、捶丸、蹴鞠等众多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创造智慧与理论智慧。人民群众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与创造力,永远是我们开展体育工作的强大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体育中国梦的依靠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励他们牢记自己的主人翁身份,将自身发展方向与体育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以高昂的精神士气和不懈的努力奋斗推动体育工作向前发展。[4]

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的立场,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的呼声,汲取人民的智慧。在实现体育强国梦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做法,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着心、同艰苦共患难的精神。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及时发现和总结人民群众在体育领域创造的新成果,让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发挥最大作用,着力彰显群众伟大力量。激发人民的智慧动能,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发展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和落实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习近平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新情况,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现实相整合,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工作发展进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工作奋斗目标和发展前景,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目标的根本遵循。

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育工作的思想宝库。我们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体育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将体育工作作为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目标。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让中国人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继承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体育工作的有关思想,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工作的思想宝库。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一方面强调了群众体育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发挥体育工作在对外交往中的沟通、联结作用,这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体育工作理论的完善发展。对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开展体育工作、如何开展体育工作、怎样开展体育工作等方面提出全新的要求,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工作思想宝库的完善和丰富。

指明新时代体育工作发展的根本方向。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着力解决新时代体育工作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新问题,并将在实践中指明新时代体育工作发展的根本方向,指明中国体育的历史使命和前进道路,明确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体育强国梦而努力奋斗。习近平依托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经验对体育工作提出新要求,要求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吸收新鲜事物、不断谋求发展壮大。明确我国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形成了新时代关于体育强国的系统性论述。体育发展彰显着国家的综合国力及真实水平,体育是党、国家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合理的体育发展计划,与祖国的前途息息相关、与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顺应历史的发展脉络,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不仅形成了新时代关于体育工作的系统性论述,更是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实施方略

助力推进中国体育伟大工程建设。体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考量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体育工作健康发展既是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我国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探索之路上凝结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充分彰显世界大国高度的责任感和长远的发展眼光。增强人民群众对实现体育强国梦的信念。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在思想与实践中的创新,为体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切实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分享开展体育活动带来的胜利果实,这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表现,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新的历史发展进程,坚定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凝聚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共筑中国体育复兴伟大工程事业。

践行共享体育发展成果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社会资源共享的理念,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人民群众能够公平自由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共享社会的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制定研究出台一系列的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育政策制度和体育服务保障措施,支持传统体育行业的发展,大力促进新兴体育服务行业的创新,完善我国基本的体育保障制度体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全民体育带来的舒适。坚持发展体育为人民、发展体育依靠人民、体育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升群众对体育的存在感和幸福指数,为人民群众构建全民健身的社会生活环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治理格局。

将体育强国信念融入到国民教育之中。体育强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体育强国梦包含着每个中国人民的美好梦想与愿景,民族梦与个人梦融合起来、统一起来,只有基于人民的梦想,汇集全体人民的梦想,体育强国梦才有力量。体育强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民众的主动与广泛参与,体育强国梦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让人民与祖国一起成长,鼓励支持人民群众积极广泛参与其中,使全体人民凝聚起同心圆。将体育强国宣传教育融入到国民教育之中,从义务教育至高等教育的教材编写、教育教学紧紧围绕着弘扬中华优秀体育文化的目标进行,让教师和学生对其有系统的认识了解和深入学习。发挥体育强国战略对于体育精神产品创建的认识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文明精神、体育文化服务、体育文化产品的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自觉性。加强体育精神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加大体育文艺美术工作者对中华体育文化的认识学习和教育宣传,将其充分融入体育文化作品之中,创造爱国正义、积极向上的体育作品,让人民群众得到中华体育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形成全社会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6]

全社会上下联合,打造全民健身环境。实现体育强国梦全党、全国、全社会联合起来,打造精神舒适的外部环境,为体育工作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给我国体育工作指明方向,起到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在实践中对不同主体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各个领域、借助各类手段、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为新时代体育工作发展打造优良社会环境,帮助我们适应新情况,做好新应对。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体育强国梦而努力奋斗,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之奋斗,为之付出更多努力,这样国家体育事业就将充满生机,能从中汲取生生不息的养分供给,能谋求长远的现实发展。同时,将个人发展与国家体育事业命运相连,将个人小梦融入到体育强国梦大梦中去。

猜你喜欢
强国群众体育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多让群众咧嘴笑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学习强国”礼赞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秦晋争霸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