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0-02-26 04:23朱惠蓉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教育

万 婕,朱惠蓉

(上海中医药大学 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上海 201203)

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努力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注入了新内涵。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贯彻“五育”并举,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一致的时代新人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的逻辑生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即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等)和养成劳动素养(有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2期。劳动是劳动教育的基础,而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中,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生产劳动的教育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改造社会的最强有力手段之一。(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8页。

首先,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从原始社会到现在都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和文化结晶,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劳动关系。马克思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和改造了人类的生存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唯物的劳动史观揭示了从猿到人的转变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见之于人类社会如水对于鱼的意义所在,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88页。在恩格斯看来,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5)马绍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12页。。

其次,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财富, 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唯一创造者。(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7页。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之所以如此重视劳动教育的功能,原因在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认识。劳动是一个社会学经济学的概念,专属于人类所有。劳动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本途径,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7)刘向兵、李珂:《论当代大学生劳动情怀的培养》,《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4期。

再次,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幸福是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从劳动幸福本身来说,每个人的劳动活动无非是满足幸福的追求。(8)何云峰:《论劳动幸福权》,《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8期。正如习近平所说:“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9)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随着社会发展,劳动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意见》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全面发展教育,在原有“德智体”发展的教育目标基础上,逐渐重视美育和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被重新纳入教育方针,再现“五育并举”的格局,大大强化了劳动教育的地位。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劳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意见》中强调“五育并举”,说明劳动教育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有极强的渗透性,它可以将“立德、增智、健体、育美”四育很好地融合起来。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激发成才动力、启迪开发智慧、强化实践能力、促进就业创业、提升幸福指数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劳树德,有利于大学生筑牢“信念根基”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是我们正确理解劳动精神的重要依据,也是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参考。劳动精神是每一位劳动者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在劳动过程中秉持的劳动态度、劳动理念及其展现出的劳动精神风貌。大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要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新思想、牢记新使命,帮助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通过劳动教育把信仰、信念、信心教育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价值链。人的精神世界犹如一座大厦,缺少精神支柱就会倒塌,而理想信念就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一个精神性的支柱,围绕这个支柱而建构起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系统。(10)何云峰、万婕:《劳动精神的主体性阐释》,《思想理论教育》2020年第12期。以劳树德,积极带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不断克服自己的惰性和弱点,不断战胜自己和超越自己,相信通过劳动能够获得幸福。

(二)以劳增智,有利于大学生开拓“励志思维”

劳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创造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而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飞速发展,大量的人工劳动被机器取代。由此,通过劳动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劳动教育可以直接为某些知识的学习、观念和情感的体悟提供真实情境,启迪智慧,引导广大学生主动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11)孟国忠:《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机理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7期。李时珍用踏遍千山万水的足迹著就了《本草纲目》,一册古籍带来了人间福音;屠呦呦用无数个日夜发现了青蒿素,“青蒿一握”便是把握住了疟疾患者的生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行遍千万亩稻田,只为一粒小小的种子,世界的饭碗却因此而不同;钟南山院士在与“新冠肺炎”的殊死较量中,用智慧和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他们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为国家付出的精神品质与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也高度统一。通过劳动教育启迪学生“励志思维”,塑造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内在品质和形成有效的情绪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等,进一步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

(三)以劳强体,有利于大学生描绘“实践华彩”

体力劳动有助于运动形体、气血流畅、调节精神。通过开展一定劳动技能培训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学生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劳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有助于磨炼意志,增强大学生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培养学生战胜自我、奋勇前进的精神。此外,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可以在劳动中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感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魅力。

(四)以劳育美,有利于大学生唱响“美育强音”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最终必然落实到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上。自我价值感的获得、关系丰富性的重构本质上指向的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的达成。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命题(12)王玮:《生活德育美的模式构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年第1期。。所谓人的本质力量,主要指向的是人的主体性理想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类特性活动;所谓对象化,包含了实践性对象化、精神性对象化和象征性对象化三个层面。其中,实践性对象化主要指的是人在认识和掌握客观对象的内在结构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一定工具和技术实现对客观对象的改造,以使其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性生产实践活动。只有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人们才能深切感知到那种人类特性中自由自觉的本质的伟大之处,才能仔细体会出人类文明的可贵,才能深刻领悟自我在人类伟大成就面前的渺小。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倡导基于劳动基础之上的现代审美人格的培育,鼓励在劳动教育中提升大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审美内涵。

(五)以劳创新,有利于大学生提升“创新素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指出,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他说:“我们把劳动和劳动能力,理解为……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3)《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进行科学创新研究对于大学生专业知识储备的广度、深度和高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们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互结合适应。脑力劳动可以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价值,同样也能够将过去的成果加以总结、提炼,获得新的成果。锻炼学生的科学劳动精神,让学生在一次次实践中练习、思考,做到“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打破固有思维模式,提升创新能力,使新时代劳动教育进一步高质量推行。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非常重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经。故劳动教育被赋予特殊的含义,不仅要掌握劳动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应具备现代科学的最新、最尖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这都是大学生劳动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和国家发展,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应积极构建多元的劳动教育体系,着力建设高校劳动育人生态系统和评价机制,从而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路径支持。

(一)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劳育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阐明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健全劳动教育课程,规定劳动教育基本内容等。高校重视劳动教育,应凸显劳动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深入探索专业、思政等方面教育课程中所含的教育资源,从而创建更为多元化、更深层次的劳动教育系统。

1.课程劳育:第一课堂有温度。《意见》要求:“高校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结合当下实际来看,某些高校已经设定了劳动教育方面的课程,比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的“劳动与幸福”课在学校产生了不错的反响。劳动教育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注重育人为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大班理论课+小班实践课”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相关课程。比如,可以邀请全国劳动模范、相关领域专家,深度解读当代劳动精神的重要性,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还可以系统介绍劳动法律、劳动关系和不同领域的劳动等基础知识,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兼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程中灵活使用教学场所和教学方法,可以突破“教室上课”的固有思维,积极探索室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学习刻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积极打造温暖人心的劳动教育第一课堂。

2.专业劳育:技能提升有高度。把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训,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邀请专业技术相关领域的工作先锋、劳模典范面向学生分享先进事迹,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引导当代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结合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格。同时,还需积极探索“90后”“00后”大学生喜爱的劳动教育方式,注重在与专业结合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注重在实习实训中强化劳动知识和技能训练,做好劳动知识与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明白劳动精神的正确内涵,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3.思政劳育:思政融合有效度。劳动观教育只有贴近学生实际,才能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劳动认同。开展高校劳动教育首先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入脑入心,必须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带人”的育人思路。将劳动教育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德育和劳动教育的协同作用。

4.实践劳育:第二课堂有深度。《意见》指出:“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要深入开展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劳动内涵。依托相关社团以及各基层团学组织,在日常社团及团日活动中开展围绕“劳动”主题的线上线下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与功能,将劳动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同时也鼓励同学自发开展主题朋辈教育、赴劳动实践教学基地实践,体悟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诚实劳动,以劳促知,以劳践行。通过劳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其进入社会后积极主动参与创造性劳动,将实践劳育落到实处。

(二)着力建设高校劳动育人生态系统

《意见》要求:“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高校应当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各个领域,形成长效劳动育人机制。大力推进学校、社会、家庭劳动教育一体化,达到多方位合力育人的效果。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网上网下相结合、校内校外齐教育的360度劳动教育大格局。

1.课内课外相衔接。在“课程劳育”“专业劳育”和“实践劳育”中,既注重传授与劳动相关的知识,又积极拓展课外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相关的劳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外,通过划定校内公共区域,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卫生保洁、每两周开展一次宿舍“集体劳动日”“劳动技能大比拼”、主题团日活动、毕业文明离校活动以及开展敬老服务的社会公益劳动,或是利用寒暑假实施家庭劳动教育活动等,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在力求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精准对接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在参与劳动中,更好地利用自身专业技能服务社会,促进学生劳动观的形成和劳动技能的提升。

2.网上网下相结合。在网上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趣味性和亲和力强的网络语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劳动教育良性互动,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弘扬向上、向善、向美的网上劳动氛围。在网下,针对同学反映的劳动教育相关问题,及时做好意见收集和反馈。实现网上服务有温度、网下服务看效果。通过网上与网下无缝衔接,积极构建劳动教育网上网下同心圆,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强大能量”。

3.校内校外齐教育。在校内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各个机构,整合力量搭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校内平台的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来促进校内教务处、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后勤保障处、团委等多部门的横向联合。在校外联系政府、社会、企业等外部单位,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实践场地,打造校园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注重发挥家庭社区作用,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劳动教育协同机制。把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学生劳动体验,增强自信心和获得感。加强校内外劳动教育联动机制,使之成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

(三)建立科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意见》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将劳动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相应地将劳动教育分为生产劳动教育和非生产劳动教育。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多元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才能准确评估不同形式的劳动教育。如何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呢?笔者认为既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高校要出台相应制度保障,切实形成高校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又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的德育考察范围,实施劳动教育评价,促进大学生劳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1.自评、他评和群体性评价相结合。要结合问卷、班级投票、线上管理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校可自制“劳动教育过程评价表”进行过程管理并督促学生开展自我评价,量表的设计要全面、深入、真实地反映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同时,组织学生以交流讨论、有效访谈和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他评和群体性评价。通过激励性、群体性、综合性的多种评价方式,督促学生勤于劳动、善于劳动、乐于劳动,进一步增强劳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2.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高校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大学生日常在劳动精神、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外在表现,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搜集整理各学生基础数据资料,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做出定量的判断;同时结合学生自评、同学他评、学生参与活动主管部门群体评价等评出等级,综合做出定性判断。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形成更为客观的评价结果,二者缺一不可。

3.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开展劳动教育评价既可以采用问卷、打分、访谈等传统方法了解实际情况,同时可依托大数据等新的技术方法,如建立涵盖饮食起居、课堂内外纪律,劳动成果、成长变化等各个方面的评价体系,客观掌握全校学生在劳动方面的基本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研判。(14)才忠喜:《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5期。

综上所述,大学不仅承载着青年学生成才的重要任务,同样承载着青年学生成人的重要使命。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势在必行。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大学生劳动精神、技能、情感、态度和责任的培育,全面整合高校资源,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劳育教育体系、劳动育人生态系统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劳动教育内容,让大学生劳动成为自发的、快乐的、幸福的劳动。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