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精准扶贫时期黑龙江农村隐形贫困治理路径分析
——以大庆市肇州县为例

2020-02-26 07:47旷爱萍韩丹丹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隐性贫困村贫困人口

旷爱萍 韩丹丹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6)

精准扶贫战略是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战决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路径,自2013年提出后成效颇丰,我国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也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农村贫困群体之间出现了显著的微观差异,多维度、多样化的贫困趋势是黑龙江省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绝对贫困逐渐向相对贫困转化,精准扶贫的靶心从贫困村、贫困县精确到贫困户;显性贫困与隐性贫困并存,而隐性贫困则是更为棘手的问题。当前中国处于后精准扶贫时期,我国对于隐性贫困的研究还是初级阶段,此后对这一话题的研究亟待深入。

一、黑龙江省精准扶贫现状

新中国建设70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大规模的减贫是我国这70年举世公认的成绩之一,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期,我国显性贫困与极端贫困地区的范围逐渐缩小,截至2018年底,全国贫困发生率1.7%,贫困人口数为1660万。

黑龙江作为全国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黑龙江省是全国农业人口大省,2013-2018年间,黑龙江省贫困人口总量和贫困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8年末,黑龙江省国家级贫困县有20个,贫困人口总数为17.02万,贫困乡镇总数为614个,贫困村177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9.38万户。即将步入2020年,后精准扶贫时期黑龙江应加速实现贫困发生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如何针对隐性贫困与相对贫困现状,保证脱贫不返贫、建立扶贫长效机制、瞄准贫困靶心,是黑龙江省当前亟需解决的阶段性问题。

(一)精准扶贫成效显著。经过多年扶贫实践的探索,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战略,黑龙江省利用电商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等扶贫样式实现贫困人口大幅度脱贫,不断创新农业技术,增加电子商务销售额,粮食产量也不断增加,持续保持“粮食产量第一大省”的地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9634.1元上升为2018年的13804元。截止到2018年底,全省1778个贫困村共出列1678个,农村贫困人口累计脱贫33.4万人,减贫幅度达到75%以上,贫困村“三通三有”基本实现全覆盖;贫困县摘帽完成大半,全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已先后有15个实现脱贫摘帽,8个省级贫困县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1.电商扶贫。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黑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效捏合精准扶贫战略与“互联网+”政策,加大力度建设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在各示范县加大人才建设力度,培训国企人才、公务员和农村青年等共计约9.2万人次,解决了2万人的就业问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优势。截至2017年底,黑龙江省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的农产品营业额达到16.4亿元,电商扶贫成效显著。

2.旅游扶贫。黑龙江省自然资源丰富,有广袤的寒地黑土平原,湿地面积高达556.19公顷,省内河流众多,多样的自然条件是黑龙江省农业高速发展的主因,2018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79.9亿元。黑龙江省气候独特,夏季较为凉爽,可作为全国性的避暑胜地;冬季降雪充足,漫天飘雪的美景引得世界各地旅游人口前来观赏。2018年间,全省国内、外旅游人数总量达到18209万人次,较2017年同比增长11.03%;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244.0亿元,较2017年上涨了17.6%。此外,黑龙江省作为少数民族大省,聚居着53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浓厚,各族节日、服饰、美食特色显著,是吸引旅游人口的一大亮点。

3.产业扶贫。黑龙江省农村产业化扶贫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全省有机绿色食品面积不断扩大,开创全新扶贫助力模式,带动大量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黑龙江省不断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通过资金支持与服务优化等手段,不断带动当地其他产业发展;此外,省政府着手加强农民受教育与培训力度,保证农民学习能力与生存能力,避免脱贫人口再次返贫的现象,以此优化人才结构,来减少企业与农户的负担。以牡丹江市蔬菜生产为例,政府加大科研培训力度,号召农技人员带领农民使用滴灌、暗灌方式追肥,利用科学技术监测温度、湿度与自然灾害,保证蔬菜产量,稳定市场价格,保证农民增收。

(二)隐性贫困识别困难。进入后精准扶贫时期,绝对贫困和显性贫困都得到了有效解决,黑龙江省减贫事业收获颇丰。现阶段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佳木斯市、绥化市青冈县等地区。包括深度贫困村107个。随着全省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农村贫困样式逐渐多维化,相对贫困与隐性贫困成为现阶段黑龙江农村扶贫瞄准难度加大的主要诱因。相对于以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生产总值为衡量的显性指标,教育普及、心理健康、资源获得等社会指标的权衡则是隐性的、难以辨别的,此类隐性贫困是黑龙江省2020年后基层农村贫困治理的关键靶心。

由于黑龙江省扶贫资金与有限,基层农村的贫困识别精准度不高,此二重因素导致扶贫资源分配存在较大的偏误,由此导致的贫困权重标准不匹配、人为瞄准失误现象频发,使得省内隐形贫困与不公所带来的贫困剥夺较为严重。

(三)脱贫后返贫现象突出。黑龙江省自建档立卡政策实施以来,医疗保险、饮用水、教育等指标的不平等程度相对减弱,收入分配状况不断改善。脱贫人口中,存在部分依靠政府帮扶与就业补助所实现的脱贫,然而,此类脱贫是不稳定的。贫困村农户仍然存在着缺乏专业技能、过分依赖政府等现象,且技能脱贫对农户而言具有很大的抗拒性。由此,脱贫村的帮扶撤销后,很多农户由于缺乏生产性资源、教育水平不高等因素再次返贫;非建档立卡户持续被忽视,病残、失业等现象一旦出现,也会导致返贫。此二重束缚所引发的隐性贫困的内生缺陷仍是黑龙江省后精准扶贫时期的制约因素。

二、大庆市肇州县精准扶贫状况分析

(一)肇州县精准扶贫现状。肇州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地处松嫩平原中部,是大庆市外围油田的开发区之一,凭借区位优势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截至2018年末,肇州县农村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118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7.8%。近年来肇州县地区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自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至今,肇州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维持稳定增加,且收入类型不断多元化,工资性收入、政策性收入等在收入总额中比重不断提升,在2011-2016年六年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上涨了1689.5元,年均增量为18.6%。但大庆市作为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大庆石油资源开发趋紧,故肇州县地区生产总值自2015年达到峰值后便开始下行。

(二)肇州县精准扶贫过程中的问题。

1.环境污染严重。肇州县四大产业为菜、畜、果、药,此四类产业的发展与土地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利用了当地土地并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但肇州县本地农场经营不善导致蔬菜、瓜果腐烂,尽数丢弃于河流中,严重污染当地河流资源。当地畜牧业多依赖河流水资源,水污染导致牧场工作人员与牲畜患病,而养殖场排放的废水也注入河流中,如此循环往复,严重破坏了当地土壤、空气环境,并导致了果园挂果率低、农作物紧俏的严重后果。

2.自主意识淡薄。肇州县的贫困治理离不开县政府的扶持与帮助,县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标准拿捏无不关乎贫困户的生活,但肇州县政府部分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玩忽职守、消极懈怠的状况,导致当地扶贫工作推进困难,且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就业能力,过多依赖政府帮扶,缺乏自主意识,贫困人口在经历当地污染后的就医开销依旧是潜在致贫因素。政府在贫困人口脱贫后撤帮扶、撤补助,贫困人口自立能力的缺乏使得部分村民出现脱贫后返贫的状况。

3.瞄准机制欠缺。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肇州县根据“一看住房、二看粮食、三看劳动力”的标准审核贫困户名单,但在贫困名单的确定方面,村干部为主要裁决者,因此存在着徇私的漏洞,藐视原则与标准,将贫困补助福利发放给亲友与贿赂者,而真正的贫困户难以享受政策扶持,依旧家徒四壁。这是当前贫困地区扶贫瞄准机制的固有弊端,亟待克服。

三、后精准扶贫时期黑龙江省隐性贫困治理路径

(一)建立多维扶贫考核体系。黑龙江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应紧扣精准扶贫政策,根据基层农村隐性贫困现状,建立多维扶贫考核体系。面对显性贫困与隐性贫困并存、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交织的多重贫困维度,应在全省范围内强化多维贫困识别机制,在基层农村开展多维扶贫项目,特别是以多维隐性贫困为靶心,在保证贫困户继续脱贫的同时,防范隐性贫困群体致贫因素,规范贫困识别指标,切实以收入分配、社会平等和公共服务等隐性指标核实扶贫成果,而不是以人均纯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等绝对量为绩效指标。此外,黑龙江省多维贫困村微观差异显著,扶贫考核体系应加强与贫困户微观特征的结合,提升兼容度,在保证扶贫原则的前提下,实现灵活度与柔韧度的改善。

(二)强化扶贫资源分配机制。后精准扶贫时期,黑龙江省绝对贫困治理成效颇为显著,扶贫资金不断增加,全省扶贫面不断缩小。2018年全省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4.1万人,下降22.3%;农村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9.3万人,下降15.1%。但随着扶贫资金不断增加,扶贫资源的边际效益却在不断减少。单位扶贫资金所影响的脱贫率不断下降,贫困人口减少量也趋于放缓。此类问题皆源于扶贫资源的低效配置,导致扶贫效率不是最优化。黑龙江省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农村隐性贫困人口的资源禀赋,加强与贫困人口需求的契合性,提升扶贫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结合的方式,不断放大扶贫资源的利用价值,将扶贫资源禀赋转变为经济效益。

(三)预防精准扶贫道德风险。面对贫困乡村精英俘获的营利性和隐性权利的控制力,黑龙江省后精准扶贫时期也伴随着道德风险。基于实现脱贫攻坚战胜利的压力,时间紧,任务重,在党委政府与各部门工作人员持久高压的背景下,精准扶贫道德风险随之出现,对扶贫工作抵触进而产生欺骗、造假行为。为保证后精准扶贫时期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相关部门应加大监测力度,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脱贫考核验收成效,避免敷衍与漏洞所引发的“假脱贫”现象。此外,为减轻贫困人口在道德风险中的脆弱性,也应不断加强基层贫困人群内生发展学习力,增强其主体意识和主人翁地位,契合后精准扶贫阶段扶贫体制机制。

在后经核准扶贫时期,面对黑龙江省扶贫工作新的态势,在隐性贫困成为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主因的情况下,我们应高度重视扶贫资源的指向性,攻克扶贫瞄准机制的内生缺陷,缓和隐性贫困治理的微观差异,建立与贫困户主体特征相宜的资源分配机制与扶贫考核体系,实现黑龙江省基层乡村“真脱贫、脱真贫”。

猜你喜欢
隐性贫困村贫困人口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