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地图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应用*

2020-02-26 12:35张英聘
上海地方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方志

张英聘

我国历史上刻书印书很重视插图在书籍中的作用,插图可以用图形描绘并诠释书籍的内容。因此,明人就曾对书籍插图的作用有深刻的阐述:“夫简册有图,非徒工绘事也。盖记未备者,可按图而穷其胜;记所已备者,可因图而索其精。图为贡幽阐邃之具也。”①(明)汪廷讷订:《坐隐先生精订捷径奕谱》,《坐隐图》后欧阳东凤《坐隐图跋》,文物出版社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环翠堂刻本影印,2016年12月。清人叶德辉说:“吾谓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汉书·艺文志·论语家》有《孔子徒人图法》二卷,盖孔子弟子画像。《武梁祠石刻七十二弟子像》,大抵皆其遗法。而《兵书略》所载各家兵法,均附有图。《隋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晋陶潜诗云‘流观山海图’,是古书无不绘图者。”②(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八《绘图书籍不始于宋人》,中华书局1959年,第218页。这些插图遍及各类图书,也用于地方志中,包括方志中的舆地图、星象图、衙署图、名胜古迹图以及人物的画像等。方志地图有狭义和广义概念,从狭义来讲方志地图主要是境域图、舆地图,而广义上则包括方志各类的图。关于方志地图的研究,涉及地图的起源与发展、地图的编绘、绘图者的身份、绘图的思想、绘图的方法等,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拟从历史的眼光来考察当代方志地图的应用,并针对新方志地图的某些问题提出看法。

一、从地图到方志

关于方志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仍无定论。历代学者常常将《周官》所述古方国史与古地图相提并论,南宋马光祖《景定建康志序》称:“郡有志,即成周职方氏之所掌,岂徒辨其山林川泽都鄙之名物而已。”③(宋)马光祖修、周应合纂:《景定建康志》,载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一册,1990年5月据清嘉庆六年(1801年)金陵孙忠憨祠刻本影印,第1315页。元代郭晦在《至元嘉禾志序》中也指出:“图志之书,古史之笔也,成周职方掌天下之图,外史掌四方之志,事亦重矣。”①(元)徐硕撰,(清)管芷湘补校:《志元嘉禾志》郭晦序,《中国方志丛书》据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补校、咸丰七年(1857年)跋刻本影印,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第1页。明嘉靖《太平县志》图序分析古地图与方志的关系,说:“《周礼》九州之图掌于职方氏,此后世图经之所由作也。志以纪事而先之以图,义亦如此。”②(明)曾才汉修、叶良佩纂:(嘉靖)《太平县志》卷首《太平县志图》序,《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据明嘉靖刻本影印,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7月。

古代地图的起源很早,据南宋王应麟《玉海》卷十四《地理图》记载,最早的图是“神农地形图”,该书引《春秋元命苞》“神农世,白阜图地形、脉道”,又其注云:“白阜为神农图画地形,通水道之脉。”又“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图”,称为“黄帝九州图”。舜、禹时又有“舜益地图”“禹山川图”“禹九州图”,说明在远古三皇五帝时期就有地图编绘。到了周朝,又有“周山川图”“周职方图”。周代“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邦国、都鄙之数”,这是引《周礼》的记载。又引《周礼·土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周礼·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这是最早关于“方志”一词的记载,从王应麟所引,以“周地图”“方志”“九州图”“天下图”的顺序来看,地图是在“方志”之前出现③参见(宋)王应麟纂,(元)王厚孙、(清)熊本校订:《玉海》卷十四《地理·地理图》“祥符州县图经”条,日本内阁文库藏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刊、乾隆三年(1738年)补刊本。。

据此推测,可能在人类发明象形文字以前就有地图,因为原始的地图都是形象化的山川、道路、树木,用图画实物来表示,而象形文字多少带有符号的性质。古代地图除写绘图形外,往往还有许多文字说明,如现存的《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经”不过是“图”的说明或注脚④王庸:《中国地理学史》第一章《中国的原始地图及其蜕变》,上海书店1984年7月,第1页。。李宗谔在《祥符州县图经序》中对“图”和“经”的作用作了阐述,认为“图则作绘之名,经则载言之别”⑤(宋)王应麟纂,(元)王厚孙、(清)熊本校订:《玉海》卷十四《地理·地理图》“祥符州县图经”条,日本内阁文库藏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刊、乾隆三年(1738年)补刊本。。后来图说渐众,可单独成书,逐渐由图经发展为方志。当然在方志的起源中,虽然没有定论,但图经作为方志发展的一个阶段却得到大家共识,这也说明古代地图与方志的因承关系。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史家王庸曾指出:“中国古来地志,多由地图演变而来,其先以图为主,说明为附;其后说明日增而图不加多,或图亡而仅存说明,遂多变为有说无图与以图为附庸之地志。”⑥王庸:《山海经图与职方图》,原载《禹贡》第2卷第2期,收录赵中亚选编《王庸文存》,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99页。指出了方志源于地图、图经的说法。

宋代以后,方志形成续修的传统,实际上也是从古代定期造送图经制度演变而来。所以,地图、图经与方志有着深厚的渊源。王庸在《中国地理学史》中进一步阐述了地图、图经与方志的关系:

中国古代地志,多未必有地图,而地图之有文字说明,则几成通例。《山海经图》《职贡图》等姑勿论,彼秦、汉舆图,以及裴秀等所制图,殆莫不于地名之外,兼有记注说明,故其图虽亡,而后世尚有采引其文字之遗迹可见。惟其说明文字之详略多寡,自不一致耳!盖吾国古来舆图,其绘法至简,一切政治、经济及自然地理之状况,多未能以图绘表示,故不得不有说明以济其穷。故实际上吾国之地志与地图,多未易为明白之划分,但在晋、宋以前,方志地记之附图者绝少,而地图虽有说明,在名目上亦尚以图称,不与地志相混。及宋、齐以降,各地图经之作渐多,至周、隋之世,又有总图志之纂集,于是地图与舆地志,遂混合为一体。下迄宋代,各地图经之作大盛,其内容即等于方志,而后世方志与总地志之例须冠以地图者,盖皆导源于汉、隋之际之图经也。①王庸:《中国地理学史》第三章《地志史·图经与图志》,上海书店1984年7月,第170—171页。

由上所述,可知地图都是有文字说明的,但是东晋、南朝宋以前方志地记附图的较少,二者常常是分开的。南朝宋、齐以后,各地图经渐渐增多,至后周和隋代地图与舆地志合为一体,至宋代以后总志和各地方志均冠以地图,此后成为地方志之例。

二、方志地图的种类

如果说方志源于地图、图经,那么方志必然受到地图绘制内容的影响。最早见于记载的“方志图”,是隋代的李播所作,李播是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李淳风的父亲,隋代任“高唐尉,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颇有文学,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文集十卷”②(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二十九《李淳风传》,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2717页;另见(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二》,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506页。,可惜已亡。其后还有李淳风《浑天方志图》一卷、唐代地理学家贾耽撰《方志图》二卷③(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卷二〇六,志第一百五十九《艺文五》,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5232页;《宋史》卷二〇四,志第一百五十七《艺文三》,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5152页。。李淳风是天文学家,该书列在天文类,因不详其内容,推测应与天体运行有关,后世方志有星野图,不知是否受其影响,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从方志发展渊源来看,方志处于图经阶段,尤其是印刷术之前,主要是以写抄本形式存在,其中的地图自然多是手绘本,内容多是山水画形式的疆域图、地形图和示意形式的城池图、衙署图等。尽管魏晋间裴秀创“制图六体”,却并未被一般官府绘图工作者采用。因此方志地图在科学性、准确性方面较欠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代④苏品红:《浅析中国古代方志中的地图》,《津图学刊》2003年第3期。。王庸在《中国地图史纲》中指出:“直到清代,一般官绘地图还是画着山水画和注着四至道里等等,不但没有什么改进,亦不画方,还比裴秀、贾眈等古地图幼稚而落后了。”⑤王庸:《中国地图史纲》第六章《方志图与贾眈制图》,商务印书馆1959年9月,第50页。除了山水图,中国古代另有都市图记,这种都市图“起初亦是画城市、宫殿,属于地理性质。而且凡所画的城市、宫殿,大概亦是画着示意的房屋、街道、城池之类,和宋、元、明、清以来的城市、宫殿图志,以及各地方志上的城市、衙署图相仿佛。我们现在虽看不到宋以前的都市、宫殿图,但可以推想,是和宋以后的刻本和绘本地图差不了多少的”⑥王庸:《中国地图史纲》第四章《山水都邑与州郡图经之蜕变和结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9月,第28—29页。。因此,方志地图内容繁杂,绘图技术优劣不一。关于方志地图的名称与种类,并没有特别规定,一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疆域图,包括疆域图、舆图、舆地县图、地舆图、总属图、地里图、四境图以及全境图,主要是表示省府州县的辖区范围,图上会有各种重要的山脉、水体、城池、道路、聚落等。

二是小行政区划图,是各地辖下较小行政区划的地图,简单地表示该地的山脉、水文、道路、聚落,内容上类似疆域图,但与疆域图相比,内容更加简略。

三是山水图,类似疆域图,但是山水图对该地区山水形势的描绘更加直观细致,如重要的山、岳、岩等的高下地势,有地名,类似山水画。表示水体水文的有江、河、海、湖、池、塘等的延展分布。

四是城池图,主要表现各省府州县治所,包括城墙、城门以及城内官署、学宫、寺庙等重要建筑,有的地图用虚线粗略地表示城内外主要街道的分布状况。

五是衙署图,又称府治图、府署图、县治图、县署图以及衙廨图等,详细表示各城衙署重要建筑物的分布,并强调各个单位的院墙和进出的大门,是大比例尺的地图。衙署通常位于城池的核心。

六是儒学图与书院图,前者亦称为县学图、学图、学宫图、学署图、学庙图以及庙学,较为清楚地表示府或州县儒学之各建筑物的外观与分布,儒学图通常由其所绘有仪门、明伦堂分辨出来,后者表示书院建筑的外观与分布。这两种图类似衙署图,均为大比例尺的图。

七是八景图,表示一地的风景名胜,其中“八景”“八景诗”是我国方志常见却很重要的内容,起源于北宋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图》,有“潇湘夜雨”“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雁落”“山市晴岚”“渔村夕照”“烟寺晚钟”“江天暮雪”,谓之八景,描绘了古代楚地大约相当于今湖南省在一年中不同季节和物候、一天中不同时段八类自然景观,其中不乏人文因素,主要是描绘一地重要的风景名胜,通常是该地之“八景”,其风格比山川图更类似山水画,在明清方志中占有重要地位。

八、兵防图,有卫所图、边防图、海防图、巡司图、军关隘图等,表示卫所、边境山川险要等相对位置、配置状况和整体布局。

除了以上这些图,还有分野图、江河图、漕河图、湖图、海洋图、水道图、水源图、河堤图、海塘图、闸坝图等,种类繁多,但以疆域图、城池图、儒学图与书院图最多①参见姜道章、刘挺祥:《明代方志地图的研究》,载《中国文化大学地学研究所研究报告》第八期,1995年3月;李园园、杨中曦:《明清海南方志地图初探》,载《青春岁月》2014年第7期。。

三、方志地图的学术价值

方志地图同样起到保存资料的作用。就地图学范畴而言,方志地图是专门地图中的一种,它有特定的编图目的、服务对象、内容和方法,有特定的专门研究领域。因此,它自成体系。就方志地图内容来讲,历代修志都要求在内容、资料、时间等方面与正文说明文字的记载保持一致,因此方志地图成了志书的一部分,是表述志书内容的一种特殊体例。常见的方志地图,蕴含了大量自然和人文地理的重要信息,包括疆域、山脉、水文、府州县界、城镇、治所、道路、关隘、营寨、仓储、驿递、物产等,多在图内空白处用文字注明各地位置、四至八到里程等,往往尽图面所能,把各种内容收入一图,显示了方志地图的综合特性②唐雅芝:《新方志地图的应用》,载《地图》1988年第4期。。

方志地图包含的信息很多,可以补充文字记载的缺失,而且与文字紧密结合,反映了文字不易表达清楚或无法表达的内容,直接反映了地理事物在地域上的分布,起到了文字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因此,对于方志地图的作用,古人也有深刻的认识,如雍正《完县志》“图考”写道:“志乃书也,何以列图于首?古左图右书,图乃书之祖也……是知图者形也,书者文也。形立而后文附之,此图书先后之次第也”③(清)朱懋德修、田瑗纂:《完县志》,新莲池书院辑《保定旧志集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说明首列地图的意义。嘉庆《新修江宁府志》也谈到:“自古考地者贵有图,盖地之四至八到言之可明,而其袤正曲直广狭长短之形,非图不能明也。”④(清)阿克当阿修、姚文田等纂:(嘉庆)《新修江宁府志》卷三《舆图》,国家图书馆藏嘉庆十六年(1811年)刻本。

方志地图首先表示的是各地地理要素,所呈现的是各地地理状况,如疆域之广袤,山川河流之所向,这些为研究地方的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素材。在旧方志地图中,衙署就是一座城池的中心,其周边环境,城墙的形状、街道布局、重要建筑等,往往成为后世进行城市规划、故城复原、历史文化建筑的修复的重要参考。历代方志地图与其内容一样,所关注的仍然囿于礼制、政治的环境,除了衙署为核心外,学宫、书院、坛庙、驿递铺、巡检司等都是方志地图所要反映的内容,这些呈现均成为政治史、经济史、城市史、建筑史、社会史、民俗史、交通史、旅游史等方面研究的重要资料。另外,透过方志地图编绘手段与方法的考察,可以反映地图学的进步,研究制图学的发展。

四、新方志地图的应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方志编修活动开始,逐步呈现出普遍修志的局面,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公开出版的不多,留下来的或为稿本或为部分志稿,虽然也关注地图的使用,但是还不成熟,一是数量偏少,有的只有一副行政区划图;二是在图的使用上还缺少规范。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地开展的首轮修志,新方志地图的应用和选题就很广泛,无论是自然要素还是社会经济等要素,都可以配合文字记载用图示表达,对比变化,反映各种演变的规律。

新方志地图篇幅数量很多,内容也极为丰富,概括而言,有位置图、政区图、历史沿革图、地势图、人口与民族图,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大地构造图,地球物理场图,火山、地震、温泉、滑坡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地貌图,冰川、冻土、泥石流图,水系图或河流、湖泊分布图,水文图,水化学图,环境污染图,洪涝灾害图,水利工程图,气象图,气象灾害图,土壤图,土壤改良图,植被图,森林分布图,森林采伐图,野生动物分布图,自然保护区图,自然资源图,土地资源图,土地利用图,耕地图,作物分布图,牧业图,水产图,土特产图,工业图,交通图,客货流图,商业图,文化机关团体分布图,学校分布图,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图,体育事业图,邮政电信图,历史地图,军事地图等①唐雅芝:《新方志地图的应用》,载《地图》1988年第4期。。从编绘手段来讲,已有航空影像图、卫星影像图。从理论上讲应该成为每部志书所应关注的内容,就像旧方志地图那样,各地志书内容虽有不同,但所设地图的种类却大体趋同,使修志增强规范性,也便于研究者进行比较。不少新方志关注到了上述内容,但也存在地图设置缺少规范的问题,绘图、制图的目的不明确,造成制图、绘图的混乱。

有的卷首图仅设行政区划图、城区图,但是又相对比较单一,甚至有的位置图、历史沿革图等均阙如。与旧志必设衙署图不同,新方志普遍不再表现今天的政府机构的分布,有的以照片取代编绘,但似乎也是零散的,难以反映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施政机构的变迁轨迹。再如旧志的城池图都会表示一个核心的区域,不同时代方志的城池图,就会展现城市规模的发展变化。今天城市的发展比以往大大拓展,很多地方出现了新城,随着政府办事机构的搬迁,再逐渐形成新的商业、居住中心,而随着方志不断重修、续修,这些内容在方志地图中应该得以呈现,尤其是可以通过前后方志的比较,看出演变流动的轨迹。可是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很多遗憾,不仅地图的要素不明确,而且应该设置的地图常常缺失,这些问题应该值得今天的方志人思考。

总之,通过对历史上方志地图的考察,对于方志地图的价值和应用应该进一步增强认识,对于新方志地图存在的问题,亦应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提高。

猜你喜欢
方志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Development of a battery-operated floatingelectrod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devic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investigation of OH radicals produced in a DC glow discharge by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Average Incremenral Correlarion Analysis Model and Irs Applicarion in Faulr Dia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