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课回归“体质健康”的应有价值

2020-02-26 08:44黄侃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身体素质体育课

【关键词】体育课;身体素质;一技之长;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3-0069-02

【作者简介】黄侃,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1)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最近,湖北宜昌某中学一个班级做了一项引体向上体能测试,20个学生,有两个学生做了两个以上,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其余的学生一个都做不到,甚至握住单杠后几秒都坚持不了。无独有偶,据报道,上海某高中一半的男生引体向上得零分,引体向上测试及格不到三分之一。让监考老师吃惊的是,参加测试的很多学生连努力完成一个引体向上的欲望都没有,表现出的是对体质测试和体育成绩极不在意的态度……更让人忧心的是,有专家称: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

震惊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学生体质健康堪忧的现状呢?

按理说,中学体育课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已经纳入课表并得到严格执行,既有考核也有考试;每个学校体育课少则两节多则三节,较之过去,体育课的课时并未减少。可是,笔者观察发现,现在的中学体育课过于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如今的体育课不分性别上课,只按项目分班,如,把所有选择篮球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上课,把喜欢羽毛球运动的学生集中在另一个上课,这就造成了一个体育教师可能带6个行政班的学生在一起上课的囧境。而且在过分强调“技能”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最基本的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性和柔韧性等的锻炼。此外,随着中高考竞争的不断加剧,学生自觉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由于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手机与电脑上;碳酸饮料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用“带色”的饮品替代“凉白开”……应该说,现在中学里“小胖墩”“小眼镜”激增,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是由多种因素叠加所形成的。

研究发现,动作训练会促进大脑神经元的连接,长期运动比不运动的学生神经元网络更丰富,神经元的连接越恰当,人就越聪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体育是智育的基础。中学体育课在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还能锻炼学生意志,锤炼学生毅力,培养学生面对未来挑战、接受严峻挑战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运动能培養学生懂得竞争、喜欢竞争、善于竞争;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学会协调各方,才可能在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达到最佳状态。体育运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号召力,有助于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养成敏锐的观察力,这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而这种素质的提升往往是在体育课上实现的。

正因为体育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西方多数人都十分喜爱和擅长体育运动,尤其是美国的各界精英都有体育上的一技之长,美国领导人有的曾经入选大学的体育代表队,有的是职业运动员出身。如,美国前任财长亨利·鲍尔森就曾是大学橄榄球队的明星球员;IMF主席拉加德曾是个花样游泳运动员;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黑石集团的创始人苏世民,曾经是校长跑队的队员……不仅是运动员容易出成就,欧美的高校也注意培养有运动员背景的学生。在国外高校招生官的潜意识里,运动员出身的人(专业运动员除外),有着异于常人的身体条件,一定具备特殊的心理素质。

因此,笔者呼吁体育课回到“原点”,回归“体质健康”的应有价值,即把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性和柔韧性等放在首位,至于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一技之长”可以采用课后或课外的俱乐部模式,让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扬长避短,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最终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身体素质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课上的“意外”
锻炼
新发现
讨厌的理由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