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经历史上最大跌幅后,走向何方?

2020-02-26 15:41刘珊珊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氢能汽车产业影响力

刘珊珊

这是自2018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出现的连续第二年销量下滑,且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0年1月13日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576.9万辆,较2018年下滑8.2%。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144.4万辆,同比下滑9.6%。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样遭遇挫折。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影响,从2019年7月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出现负增长。2019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27.4%为16.3万辆。受下半年销量拖累,我国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累计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0%,较年初预期的160万辆目标相差甚远。

从量变转向质变,中国汽车产业又一次走到转型升级的关口。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汽车厂商身处风口浪尖,与汽车相关的产业链上下游也迎來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与汽车息息相关的能源、环保问题日益突显。汽车产业如何在新阶段的发展下,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及未来使命,是汽车产业转型期的重要命题。

1月8日下午,由《中国新闻周刊》和国经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9中国汽车影响力论坛暨《中国氢能产业政策研究》成果发布会圆满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国内第一本对我国氢能产业政策进行前瞻性系统研究的著作《中国氢能产业政策研究》在论坛上正式亮相。与此同时,围绕“创新驱动与清洁未来:氢能的角色”以及“破局·重构汽车生态”两大议题,论坛以圆桌对话的形式进行了深入讨论。来自于政府、学界、行业协会及企业的百余位嘉宾,共同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挫折中前行

尽管中国汽车市场遭遇了一些挑战,但以新能源汽车为方向的清洁未来,却是不变的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2019中国汽车影响力论坛上肯定了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的成绩。“如今,电动车的产量、保有量都占了全球一半,电池、电机、电控都接近国际水平,充电桩建设也相应加快,可以说中国的电动车已经由培育期进入成长期。”

万钢主席指出,脱碳加氢和清洁高效是能源科技进步的大趋势,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正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各国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道路,坚持战略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布局,坚持市场导向,坚持标准先行,扩大国际合作,推进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任何行业在前行中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机遇,应对的关键是顺应潮流,把握大势,保持定力。”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表示:“在充满不确定的2020年,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潮流是确定的,面对大变局最好的回应就是行动。”

对话现场。

谈及去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颓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直言:“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够成熟,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随着相关产品技术和配套政策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是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最高的部分,2020年销量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仍是新能源汽车。”

未来可期

车市寒冬中,车企笃定未来的努力值得肯定。

2019中国汽车影响力论坛揭晓的“2019中国汽车影响力·年度影响力企业(品牌)”包括:中国一汽红旗品牌、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吉利控股集团、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年来智能网联技术的进步,相关领域企业也快速崛起。其中,蘑菇车联获得年度影响力企业——最佳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奖。

此外,2019中国汽车影响力论坛还揭晓了“2019中国汽车影响力·年度影响力车型”,包括:全新奥迪A8L、全新BMW 3系、全新梅赛德斯-奔驰EQC纯电SUV、新迈腾、全新雷克萨斯RX 450hL加长版、全新林肯飞行家Aviator、一汽丰田全新RAV 4荣放、东风英菲尼迪QX50、第十四代轩逸、广汽本田皓影、哈弗F7X、全新一代阿特兹、东风悦达起亚全新一代傲跑、全新一代瑞虎8、宝沃BX5。

“现在汽车行业变局已经非常清晰,但结构性机会远远大于挑战。”北汽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执行副总经理王春风认为:未来十年,在百年大变局中,蕴育出最大的机会就是,中国的自主汽车一定会走出一批或几个进入世界汽车舞台的中心。

史丹预测,未来10~20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特别是家庭乘用车将向共享的代步车方向发展,它将不再是个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汽车的生产和对汽车的要求首先是要无排放,环境友好;二是汽车可回收,环境资源利用;三是它是信息的载体,是装上轮子的智能手机。汽车行业盈利模式不再是卖汽车,而是卖服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艳华虽认同共享化的观点,但她也表示,10年之内共享化不会对汽车行业带来太大的影响。许艳华判断:“一是刚性需求一定是要有的,我们千人保有量还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技术创新带来的新需求。”许艳华认为,汽车“四化”从发展到普及周期需要三十年。

尽管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经历了近30年来最大的跌幅,但我国汽车产销量依旧蝉联全球第一。来自产、学、研以及企业的信心也并未减退。“创新驱动”与“清洁未来”,将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主题。

猜你喜欢
氢能汽车产业影响力
氢能“竞速”
氢未来
定位“零碳载体” 政府牵头发展氢能
My Hobby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关于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你凭什么影响别人
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10位商界领袖
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现状及产业政策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