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学习设计及思考

2020-02-26 01:54金海霞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12期

金海霞

一、设计说明

“轻叩诗歌大门”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材将其嵌入整个单元学习中。本单元语文要素包括: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根据需要搜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综观上述要素,可以看出,要素一指向课文学习,要素二和三指向综合性学习。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初步感知现代诗的特点,可以触发生成综合性学习的愿景,同时呈现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以及小诗集和朗诵会等学习成果,又能进一步让学生在读诗、写诗、诵诗等活动中激发对现代诗的兴趣,更真切地了解现代诗。

因此,教师应把握单元统整的主基调,让综合性学习与课文学习有机融合,分步推进,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素养。为更好地落实编者意图,可以将“携你我之手,创最美诗社”作为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组建诗社、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美好愿景。本单元将综合性学习整合嵌入到课文学习中,在学习进程上作初步的统整,具体预设“诗海拾贝、诗海徜徉、展评成果”三个学习阶段。

二、活动设计

【核心目标】

1.能通过朗读、想象,体会诗歌的韵味和情感,多途径搜集、摘抄现代诗,通过与古诗的比较、赏读进一步感知现代诗的特点。

2.小组合作整理搜集到的现代诗,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根据需要增补或删减,合作汇编小诗集。

3.举办诗歌朗诵会,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表情、体态自然大方。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诗海拾贝,开启现代诗之旅(课内2.5课时,课外4天)。这一阶段包括三项任务:前后勾连,概览学习内容(课内0.5课时);组建诗社,启动学习任务(课内0.5课时,课外1天);美摘巧仿,初识诗歌特点(课内1.5课时,课外3天)。

第二阶段:诗海徜徉,浸润现代诗之美(课内2.5课时,课外3天)。这一阶段包括三项任务:搜集古诗,比读现代诗(课内1课时,课外1天);用好支架,仿创现代诗(课内1课时,课外2天);互助评赏,点赞小诗人(课内0.5课时)。

第三阶段:展评成果,回味现代诗之韵(课内3.5课时,课外4天)。这一阶段包括三项任务:群策群力,合作汇编小诗集(课内1课时,课外2天);自编自导,开好诗歌朗诵会(课内2课时,课外2天);回扣单元统整,积极评价反思(课内0.5课时)。

【实施过程】

1.第一阶段:诗海拾贝,开启现代诗之旅

(1)前后勾连,概览学习内容首先,出示插图,回顾学习经验。教师引导学

生回顾学过的《现代诗二首》(出示课文插图),交流学习的感受。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诗歌充满想象的画面之美,回顾“抓关键词、想象画面、朗读悟情”等学习经验。

其次,学单元导语页,浏览学习菜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的意境之美,顺势引读“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导语页下方的语文要素。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单元要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课外搜集、摘抄整理诗歌,仿写现代诗,编小诗集和举办诗歌朗诵会。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链接旧知,基于对现代诗零散的学习经验引入单元导语页,借助学习菜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大致浏览,这是实施单元统整综合性学习的起点。

(2)组建诗社,启动学习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组建詩歌社团,合作完成学习活动。首先,师生商议,确定组建方式。可以先由学生推荐几位语文素养好、组织能力强的同学当社长,由他们来招募社员,也可以在大家自主报名后再推选社长。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扬互助精神,主动吸纳能力不太强的学习伙伴,鼓励学生发掘每一个人的优点。

其次,诗社破冰,选定社员角色。引导学生通过为诗社取名、绘制标签、自荐(推荐)选定社员的角色这几个步骤开展诗社破冰活动,增强仪式感,告知社员每一种角色承担的职务。如,社长、副社长负责协调人员,主持人安排发言顺序,书记员写活动记录,鉴赏者发布并搜集社员们对诗的评价,信息员负责寻找搜集诗歌的途径。在后续不同阶段的活动中,角色可以轮换承担。

【设计意图】综合性学习提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养。在组建诗社的过程中,学生自由组合、自选角色,充分激发相互赋能、合作共进的角色认同感,为后续开展小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美摘巧仿,初识诗歌特点教师出示摘录范例,引导学生概括并尝试摘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摘抄,也可以从报纸、杂志、书籍等多种出版物中摘抄。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写清楚作者和出处,网络上的诗歌信息可能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核查。学生摘录完成后,可以把摘录的内容做成活页,这样更有利于调整分类,比如可用燕尾夹分类收藏摘录的诗歌,可以用文件袋隔层收纳不同类的诗歌,也可以摘抄在小卡片上,便于再次调整分类、整理诗歌。诗社成员间也可以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摘抄诗歌,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摘抄时可以根据需要丰富分类、拓展搜集的途径、关注摘抄时的细节等,通过诗社成员间的互动分享促进交流和评价,为下一阶段汇编小诗集做好准备。

2.第二阶段:诗海徜徉,浸润现代诗之美

(1)搜集古诗,比读现代诗

教师出示“识字加油站”,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古代文人名字,引导学生发现课本上的人名是按从古至今的规律排序的。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合作搜集,并将搜集到的古诗与现代诗进行比较。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方式一:选定比较点,确定搜集范围

★铃兰诗社探究范例: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有的诗歌是写自然景象的,有的是写某种具体植物的,有的是歌颂母爱的,按照这几类主题,请大家分头去搜集识字加油站中古代诗人的相关诗歌,再来和现代诗比一比。学生分别搜集诗歌,比较交流后发现古诗和现

代诗的异同。

方式二:搜集代表作,分享中说发现

★太阳花诗社探究范例:

每位同学读一读搜集的诗人代表作。

发现古诗和现代诗的相同点:都富有想象色彩,充满画面感,读起来有节奏。

发现其不同点:古诗字数更少,有格律;现代诗更自由,每句字数不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将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

站的学习巧妙前置,从认识语文书上诗人的名字,到发现古今诗人排序的规律,再到自己去搜集古诗、现代诗进行比较诵读,将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与合作搜集、诵读活动有机地融合起来。

(2)用好支架,仿创现代诗

首先,学生读“词句段运用”部分的内容,交流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1题中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写颜色,还写了多种颜色的交融,诗人的视角很新颖;关注第2题中罗列事物(意象)的写法,体会用词的独特。

其次,教师提供图示支架,学生自主仿创小诗。学生根据“词句段运用”第2题续写小诗,或运用展开想象、罗列事物的写法仿写小诗,表达内心的情感。想要挑战的同学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创编小诗,力求展开想象,表达出情感,如果能写出诗的节奏就更好了。

(3)互助评赏,点赞小诗人

这一环节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诵读诗歌,自荐点赞;互读诗歌,互动点赞。

互助评赏步骤如下:第一,每位诗社成员选择一位小诗人的诗歌,围绕基本评价项目和特色评价项目展开星级评价,或用给诗配画的方式配图点赞,也可以帮社员修改;第二,其他诗社成员觉得这位小诗人写得好,可以在点赞区贴上“大拇指”。

【设计意图】此环节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内容,然后借助图示支架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仿写(创写)诗歌,差异化的分层导学适合不同学力的学生,起到了因材施教的作用。表1融合了定量、定性多种评价方式,学生仿创的诗歌有受众,有鼓励,有点评,自然更能激发其写作兴趣和灵感。

3.第三阶段:展评成果,回味现代诗之韵

(1)群策群力,合作汇编诗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内容,相机提出编写诗集。学生交流分享,整理分类。由每位诗社成员自行整理,选择其想要录入诗集的摘抄诗、创作诗及配图,每人不超过3首(幅),综合全体诗社成员的待录入内容,统筹筛选,分类整理。诗的整理可以按照作者、国家、类型等分类,可以删去重复的、质量不高的,数量不多的可以增补等。诗歌整理完后,请全班欣赏诗集,同时明确诗集的基本要素。教师可以出示纸质诗集《繁星·春水》和电子书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园》,引导学生总结出诗集的基本要素包括封面、名字、序言、目录、内容、插图等。

通过之前的整理发现,诗集要素中的内容已经有了,其他要素需要补足。根据编小诗集的步骤,形成6项具体任务。认领任务时,由小编辑负责向各位社员作任务说明,然后各社员自主认领任务,并承担相应职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优化细节,如封面的配色、装订的方式、抄录可否用打字代替等,商定后分工各自履行职责。

诗集整理完毕后,学生互动交流,评选最佳小诗集。教师提前公布可申报奖项及要求,如最佳作品奖、最佳编排奖、最佳插画奖、最佳封面奖、最佳装帧奖等。然后由小组讨论确定要申报的奖项(不超过2项),推选一位社员向大家介绍小诗集的名字、合编中的小花絮以及诗集的特点。以诗社为单位进行投票,唱票后公布评选结果。所有小诗集都可以做成美篇形式,发布在班级群和朋友圈,学生分享收获。

(2)自编自导,开好诗歌朗诵会首先,师生共同讨论朗诵的内容与形式。朗诵

的内容可以是课内学过的诗歌,可以是课外搜集的诗歌,也可以是创编的诗歌。形式上,可以是独诵、诗社成员齐诵,或与其他诗社组合朗诵,也可以配乐朗诵,或朗诵与表演相结合。

其次,诗社可以自荐或推荐节目,也可以与其他诗社协商确定节目,之后全班讨论拟定朗诵会筹备细节,学生自主排练节目。确定节目策划1人;确定主持词撰写者1人和现场主持1人;确定道具准备、环境布置和导演各2人;列出拟邀请的评委名单,拟定评比奖项和细则。

最后,互动分享,朗诵展示。各节目展示完后,由评委老师和大众评委点评朗诵者的表现,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点评:是否诵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是否表达了真情,体态、表情和动作是否自然大方,形式是否有特色和创意等。投票评选出最佳表现奖、最佳音色奖、最佳默契奖、最具人气奖和最富创意奖,得2个单项奖以上的个人或组合可获得“朗诵小达人”或“朗诵达人组合”称号。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中的汇编小诗集和开朗诵会都是此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方式,其设计并不仅仅指向最终显性化的成果,而是把学生自主分工、认领任务、整理資料、相互合作作为学习的重要过程,依托表现性评价让每一位诗社成员的能力尽量得到展示与发挥。

(3)回扣单元统整,积极评价反思

首先,回顾活动,评选最美诗社。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成果。比如,量化评比,统计三个阶段综合性学习个人积分和诗社总积分(由诗社成员完成);成果展评,回顾、梳理阶段性成果,如“摘抄本”“小诗集”“诗社朗诵录像代表作品”以及精彩照片回眸(家长及老师参与完成)等;互助提能,寻找通过此次综合性学习,搜集处理信息、美绘书写、语言表达或综合表现进步较大的同学(全班同学和老师共同完成)。根据以上表现综合评定“最美诗社”若干,并颁发奖品。

其次,单元梳理,盘点学习收获。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聊一聊学习这个单元的收获,盘点对现代诗的认识,多途径搜集信息的妙招,合作编写诗集、开好朗诵会的经验等。

最后,单元延伸,展望学习愿景。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不少同学对现代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合作学习、互助提升也有了新的认识。借助这个机会,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展望诗社以后的活动,发现最美的诗与远方。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基于之前的阶段性评价,对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综合评定、梳理与反思,与单元学习之初的单元概览相呼应,让学生再次立足单元学习盘点收获、展望愿景,也激励诗社活动继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