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急性重症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2020-02-27 10:17卿艳萍杨淑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坏死性膜炎肛周

卿艳萍,谭 姝,胡 梅,杨淑华*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云南 昆明 650032)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对急性重症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为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积极做好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中医在创面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故考虑可从中医适宜技术的角度入手进行护理干预[1]。对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患者计42例,评价了对急性重症肛周坏死性筋膜炎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急性重症肛周坏死筋膜炎患者计42例。纳入标准:(1)均满足急性重症肛周坏死筋膜炎诊断标准;(2)手术治疗成功;(3)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精神疾病者;(2)不同意参与研究者。本组42例患者男35例,女7例,年龄22~75(52.17±8.4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1例,分组后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清创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护理,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讲解预后良好的案例,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换药护理时,严格无菌操作,病房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限制人员出入,避免交叉感染。在换药时彻底冲洗伤口,深部填充引流药条,坏死组织远端持续到见正常组织,针对换药疼痛,可使用镇痛药物,并注意伤口评估[2]。本病并发症主要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需要注意对患者症状的观察,如果出现烦躁、心率加快、脉压减小、皮肤苍白、四肢湿冷乏力、脉搏细速、血压低于80/50 mmHg,告知医师并配合其抢救。积极处理患者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避免病情恶化。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干预。本病初期为局部肿胀、疼痛,并伴随恶寒发热,属于热度炽盛的表现,可遵医嘱配合使用清热解毒凉血药物,推荐使用黄连解毒片、犀角地黄汤等。对高热不退、血压降低者,可使用安宫牛黄丸。中期可见坏死筋膜颜色灰暗,气味恶臭,邪气未退,正气不足,可使用扶正祛邪药物,推荐使用八珍汤合四妙永安汤。病情稳定后,以扶正为主,可使用加味十全汤等促进肌肉生长。早期外用祛腐中药,加速坏死组织的脱落,恢复期可使用生肌散,加快肉芽和上皮组织的生长。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愈率、住院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处理数据,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治愈率为95.24%(20/21),高于对照组80.95%(17/21),P<0.05(X2=9.735,P=0.002)。实验组住院时间18~71(33.51±6.27)d,短于对照组22~87(38.20±7.14)d,P<0.05(t=2.2618,P=0.0292)。实验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33~102(45.2 0±8.11)d,短于对照组41 ~112(54.31±10.13)d,P<0.05(t=3.2187,P=0.0026)。

3 讨 论

急性重症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由Fournier首先报道,指的是肛周皮肤、皮下组织、深浅筋膜的进行性坏死,本病多为细菌感染而引发,发生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本病在治疗时普遍以清创引流为主要方案,效果较好,但术后常规护理情况下,创面恢复缓慢,预后情况不佳[3-6]。在常规西医护理时,可通过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配合换药护理,可清出创面坏死组织,减少交叉感染[7-9]。通过病情观察与处理,则能够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再加上对合并症的处理,则能够进一步加快患者的康复。在西医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则能够通过扶正固本、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等措施,进一步促进创面的愈合[10-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更高,住院与创面愈合所需要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可提高急性重症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治疗效果,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坏死性膜炎肛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脚跟疼”小心足底筋膜炎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