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血栓预防及护理

2020-02-27 10:1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骨科血小板下肢

王 英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医院,山东 淄博 255100)

血栓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常见于下肢的深静脉,像大型骨科手术之后,在诸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等手术中出现的概率较大。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静脉中出现凝固现象,血液在静脉中无法流通,并最终在静脉中形成血栓。少部分严重的深静脉血栓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肺栓塞从而促使患者的死亡。有关的研究报告指出,在我国大型骨科类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在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间。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骨科大型术后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同时研究如何对于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护理,以此避免患者留下血栓后遗症。

1 大型骨科手术术后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

1.1 患者静脉中出现血液堵塞停滞的现象

在患者进行骨科手术时,医生会对病人采取脊髓麻醉或者全身性的麻醉的方式,这样的大型麻醉会麻醉周围的静脉并导致静脉出现扩张,静脉血液流速被迫减慢,同时麻醉的效用还会导致患者的下半身肌肉完全处于一种麻痹状态,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收缩方面的功能。在大型的骨科手术之后,患者会保持一种长期的卧床状态,这样的状态会使下肢肌肉停止运动,总是处于非常松弛的状态,会使患者的下肢血液流速变得缓慢,从而促使深静脉血栓的产生。一旦深静脉血栓在患者的身体中产生,就会对患者的术后身体状况造成二次的伤害,尽可能的帮助患者在术后促进血液流通,能够药效降低患病风险。

1.2 患者血液出现高度凝滞的现象

当患者血液处于一种高度凝滞的状态时,同样会导致深静脉血栓的产生。患者在进行手术时,由于手术对患者身体机能产生的刺激,导致患者的血小板含量增加,使血液的粘附性也得到增加,同时手术本身会导致患者出现大量失血或者脱水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血液出现高度的浓缩。另一方便则是患者本身就是有得过这血栓类的疾病等,同样也会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这在手术过程之中是无法避免的现象,面对这样的现象医生也只能够尽可能的降低风险,而不是保证一定不会出现。

1.3 患者的静脉内膜出现损伤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管内膜通常是由血小板进行凝聚形成的。当人的血管内膜出现损伤之后,会促使血小板迅速地凝聚,同时释放出一种活性物质,这种活性物质会进一步加速血小板在患处的聚集,导致患处出现大量的血小板堆积,随着手术时间的不断推移,血小板开始慢慢地堵塞到血管之中,周而复始之间就可能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现象。但是这在手术期间是可以做到尽可能的控制,防止患者出现大规模的血小板聚集。

例如:在骨科手术中常会进行一些比较机械性的操作,如果医生在手术中出现器械使用不当或者在进行止血时止血带的使用出现错误,那么就极有可能出现静脉内膜的损伤情况,导致血小板在静脉附近迅速的凝聚,并最终在此处形成深静脉血栓,出现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止血,那么可能会对患者的术后修复产生影响,让患者的康复时间大大加长。

2 对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2.1 对于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

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是防治深静脉血栓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在术前就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帮助患者尽可能的降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同时无法避免出现血栓的现象,可以最大可能得在术后针对患者的情况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不论是对家属、医生或者患者自身而言,常规性护理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有效降低血栓的重要方式之一。

例如: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医生要提前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看患者是否存在可能造成血栓的相关病史,对于有病史的患者要提前对患者的身体进行一定的用药和调理,帮助患者降低一定的血栓风险,同时医生要将患者的自身情况和本身在就医之后可能出现的深静脉血栓的现象如实的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让家属对于之后可能出现的后续治疗有一个充足的心理准备。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患者在手术之后对于血栓治疗所保持的一种态度,医生除了在日常中及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和观察之外,还要对患者的情绪反应进行疏导和沟通,帮助患者减轻自身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和痛苦,让患者能够以积极地心态面对治疗,好的心态也是患者康复的一大动力。

2.2 对于术后患者的下肢肿胀情况进行时刻观察

通过对患者在术后下肢肿胀情况的观察,一旦患者的下肢出现一样的现象就要及时为患者进行相关检查,这样医生就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患者是否已经出现患病的迹象,并且针对患者患病的程度进行合理的治疗用药,避免患者的病情在术后出现恶化,而医生又没有及时地发现,使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之中更加的痛苦。

例如:在术后医生要对极有可能患病的患者进行日常的下肢检查,对于患者下肢的色泽变化,是否出现水肿的情况,是否出现浅静脉曲张的情况等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的两个下肢的周径进行每日的测量,这些数据的变化都与深静脉血栓出现的症状有关,通过观察这些数据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情况,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在术后出现了深静脉血栓,一旦发现患者患病,要及时联系其主治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治疗,帮助患者尽早处理病症。同时也要让患者在每日做一次小腿腓肠肌的检查,并通过检查数据的阴阳性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这项检查相对于其他的检查而言就会更加的直观,帮助医生进行合理的判断。

2.3 术前进行预防式的抗凝性治疗

在术前为患者进行预防式的抗凝性治疗是目前公认的能够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方法,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深静脉血栓的。这同样也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帮助患者有效的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出现,但在患者进行注射之后,医生对其的观察要更加的密切。

例如:在进行预防式抗凝性治疗时,医生可以采用低肝素抗凝剂。在患者进行过注射之后,医生要时刻关注患者在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元等方面的数值,在术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要时刻密切的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情况,当患者的身体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联系其主治医生,让医生为患者进行紧急治疗。同时要能够通知到患者的家属,让家属能够了解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并且根据患者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让家属在医生进行紧急处理之后能够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避免不正当处理会对患者产生再次的伤害。

总而言之,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各大医院对于深静脉患者的研究调查结果来看,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在近几年已经得到有效地缓解。首先得益于医生对于深静脉血栓的处理手段再不断的加强,在这护理人员对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手段也在不断的加强,最后家属的理解和患者自身的认识程度也必不可少。首先护理人员对于深静脉血栓发病的处理要有充足的经验,并尽最大可能将发病源头掐断,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能够进行合理的护理。再者患者本身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也是极为关键的,并且能够在自身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和医生进行沟通,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严重后果。

猜你喜欢
骨科血小板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