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佐胺联合噻吗洛尔对于青光眼的近期疗效

2020-02-27 10:17郭宝丽于佳柔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差值眼压青光眼

郭宝丽,于佳柔

(陕西宝鸡市眉县首善镇滨河新区眉县人民医院,陕西 宝鸡 722300)

青光眼、白内障和角膜病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疾病。它们堪称“眼科杀手”,极易损伤患者眼睛,导致失明。青光眼主要是指眼压间歇性或持续性升高的一种眼病,不仅会导致眼球组织和视觉功能的损害,还会导致视野丧失甚至失明。因此,应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眼压升高和致盲。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是一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本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眼压过高,继而视野受损,视盘下陷。因此,治疗青光眼最好的方法是降低平均眼压。主要方法是使用药物治疗[1]。过去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但效果不佳。青光眼是一种以特征性视野缺损和神经萎缩为特征的眼病,眼压异常是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控制眼压,减少疾病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单纯用药并不能将眼压控制到目标眼压水平,往往需要联合用药治疗[1]。本研究探索了布林佐胺联合噻吗洛尔对于青光眼的近期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本院科室收治的青光眼患者共70例,入组时间2 0 1 9 年1 月~2 0 2 0 年1 月,随 机分 组,其中,对 照组男/女:21/14,视力0.3~1.4,平均(0.61±0.21)。年 龄2 6 ~7 8 ( 4 7 . 2 1 ± 2 . 2 1 ) 岁。 观 察组男/女:22/13,视力0.3~1.4,平均(0.62±0.26)。年龄25~78(47.68±2.78)岁。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P大于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用药处方是噻吗洛尔,每次给予滴眼1次,每次1滴,滴入到结膜囊内治疗5周。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布林佐胺。每次给予1滴滴入到结膜囊内,每天2次。治疗5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眼内压白天和夜晚的差值、治疗前后患者眼内压情况、青光眼治疗总有效率、副作用。

1.4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眼内压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等改善,眼内压有所降低;无效:达不到以上的标准。100%-无效率=总有效率[2]。

1.5 统计学方法

SPSS 26.0软件处理数据,两独立样本率实施Pearson x2统计,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眼内压白天和夜晚的差值比较

治疗前,所有患者的眼内压白天和夜晚的差值均不明显,为(1.73±0.73)mmHg。治疗 26 周后,观察组眼内压白天和夜晚的差值(2.12±0.52)mmHg;对照组眼内压白天和夜晚的差值 (3.8 2±0.62)mmHg;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眼内压白天和夜晚的差值显著变小(t=18.21,P=0.000)。

2.2 治疗前后眼内压情况比较

治疗前二组病患相关指标比较,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眼内压情况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改善程度,P<0.05。治疗5周后,观察组眼压为(17.82±4.62)mm Hg,对照组眼压为(21.72±4.32)mm Hg。

2.3 整体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31例,显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10例,显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2.4 两组副作用比较

两组副作用对比没有明显差异,在用药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一定的局部和全身副作用,局部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眼部异物感,全身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头痛。对照组一共出现2例,观察组一共出现3例(P>0.05)。

3 讨 论

青光眼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患病率高,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间歇性或持续性高眼压是青光眼的临床特征,可损害眼球组织和视功能的各个部位,导致视神经萎缩。而且,青光眼造成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转的,后果极其严重,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临床治疗青光眼的关键是采取积极措施控制眼压水平,减轻视功能损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转的,后果非常严重。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维生素B注射治疗、激光治疗、营养补充、手术治疗等,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治疗青光眼的药物越来越多,因此,治疗青光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保留视功能,快速有效地使用降眼压药物来控制眼压,保护视神经。临床上常用的降眼压药物有马来酸噻吗洛尔眼药水和布林佐胺眼药水。其中布林佐胺和马来酸噻吗洛尔是较常用的青光眼药物。

马来酸噻吗洛尔通常是手术无效后的药物,也适用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它是一种非选择性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但其确切的降眼压机制尚不清楚,且有许多不良反应。治疗有很多副作用。研究显示,噻吗洛尔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受体阻滞剂,可通过控制睫状体上皮细胞受体介导的房水产生来降低眼压。但临床单用噻吗洛尔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等更多不良反应,而与其他药物联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3-4]。

布林佐胺是碳酸酐酶抑制剂,其主要原因是碳酸酐酶-Ⅱ活性高,可降低房水存活率,降低眼压。同时,它还可以增加视网膜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促进血管扩张[3]。布林佐胺滴眼液是近年来开发的治疗青光眼的新药,属于碳酸酶抑制剂。布林佐胺是一种新型碳酸酐酶抑制剂,具有亲和力强、安全性高的特点。抑制酶活性,降低水房存活率,进一步降低眼压,增加视网膜二氧化碳含量,扩张血管。临床实践证明,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患者能有效降低眼压,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本研究的成果中,观察组眼内压白天和夜晚的差值、治疗后患者眼内压情况、青光眼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副作用比较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见,布林佐胺是另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它通过抑制碳酸酐酶同工酶-Ⅱ来控制房水的形成,降低眼压。有研究表明,在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噻吗洛尔和布林佐胺联合应用能有效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降眼压效果。噻吗洛尔与布林佐胺联合应用,一方面可以较长时间维持疗效,达到更好、更有效的降压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使疗效更加稳定,和我们的研究结果相似[7-8]。

综上,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药物疗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降眼压滴眼液,可以控制患者的眼压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发现逆转青光眼患者视力丧失过程的特效药。然而,大多数青光眼患者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以控制视力丧失的进程,从而避免失明。过去,拉坦前列素常用于临床治疗,虽然能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疗效可能会减弱。噻吗洛尔与布林佐胺对于青光眼的降压作用更为确切,可短时间起效,青光眼治疗总有效率好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差值眼压青光眼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青光眼问答
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资料对比分析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青光眼“未病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