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2020-02-27 10:17李小林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重症小儿

李小林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四川 南充 637000)

研究发现,全世界每年死于肺炎的儿童在200万左右,占儿童死亡人数的19%,属于小儿常见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小儿重症肺炎病情急、病情重,且病程较长,如果不能及时诊断或者治疗不当均可造成死亡,作为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肺炎可以分为轻症肺炎和重症肺炎,轻症肺炎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重症肺炎不仅有呼吸系统症状,而且全身其他的系统也会受累,临床治疗难度更大。就现阶段临床研究成果来看,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主要有胸腔积液(如脓胸)、脓气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心血管疾病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这些并发症均会对小儿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掌握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尤为关键。

1 小儿重症肺炎临床表现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小儿重症肺炎因为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导致5岁以下儿童常见的死亡疾病之一。小儿肺炎在伴有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或者全身炎症反应的时候,会引发心血管、神经、消化等诸多的脏器功能紊乱,甚至引发感染性休克症状,有些小儿在多数情况下会伴有先天性畸形和免疫功能缺陷疾病,临床上将这种综合性疾病称之为小儿重症肺炎。不同于轻症小儿肺炎,李艳芳[1]指出重症肺炎除了具有常见的临床表现,如咳嗽、咳痰等发热型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多个器官系统的受累,比如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对于循环系统来说,小儿重型肺炎会导致小儿出现心力衰竭,如呼吸加快,烦躁多汗,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率不齐,心音低钝等临床表现,在心电图诊断下可以看到小儿ST段压低或者t波的倒置。而对于消化系统来说,小儿会出现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一些严重的小儿还会出现肠道梗阻、肠麻痹等一系列的表现。

就目前临床对小儿重症肺炎发病机理研究成果来看,导致小儿由轻症肺炎转为重症肺炎的原因较多,最常见的原因便是各种病毒侵害,小儿因为身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功能脆弱,极易受到外界病毒的侵扰,有些小儿还会因为支原体感染或者衣原体感染而引发此病。另外,有的小儿重症肺炎疾病属于继发性疾病,比如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或者泌尿系统疾病,长期插管治疗或使用广谱抗生素会导致真菌感染肺部最终形成真菌性肺炎。总的来说,小儿重症肺炎感染原因包括感染、环境等,感染因素又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对于小儿重症肺炎疾病,一定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共同确认发病原因和类型,并预判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以此确定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治疗方案。

2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

肺炎本身属于一种炎症,是一种因为感染而引起的局部感染,因而只要对肺炎感染感染部位做好科学有效的控制,病情也不会那么严重,会慢慢恢复。但是,如果感染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便会产生很大的感染面积,会导致低氧血症或者高碳酸血症,同时细菌或者其他的病原体会产生很多的代谢物质,这些代谢物质会很大程度上引发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对其他的脏器产生影响,以此产生肺炎的并发症。通常这些肺炎并发症以心力衰竭、休克、微循环障碍、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为主。比如对小儿生命安全影响最大的呼吸衰竭,可以说很多的小儿重症肺炎死亡病例均是由呼吸衰竭而引起的。随着近年来呼吸机的广泛使用,很多重症肺炎小儿的生命得到很好的救治。

3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的诊断研究

目前临床上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的诊断主要分为两点,一点是确认肺炎小儿是否在自身通气和换气功能时存在严重障碍,另一点是检查肺炎小儿是否存在全身性的炎性反应,比如低灌注、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如果重症肺炎小儿出现任何一种情况,即可判定为重症肺炎并发症。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有临床研究者将小儿肺部病变程度、脏器受累情况及其他基础性疾病作为小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标准。丁后昌[2]等人指出,在进行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和其并发症临床诊断时,一方面要对小儿进行实验室检查,取小儿静脉血,测试血常规、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血清MP-IgM及其与常规检查。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要选取发病5天内的胸片确定累及范围,并对有无肺不张、肺大片实变影及坏死性肺炎等进行全面的检查。除此之外,临床研究认为在进行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诊断时,需要对小儿病情进行动态化监测,以期及时发现重症肺炎的相关表现。对于一些肺炎症状严重的小儿在首次接受治疗时,如果早期诊断显示其为肺部疾病,其他的功能脏器并没有发生受累情况,但肺部存在轻微的受累症状,则应该判定为其拥有肺炎高危因素,比如早产儿、年龄低于3个月的婴幼儿等群体,应该接受住院观察治疗,尽早接受全面的诊断治疗,以期确保生命安全[3]。

4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的治疗进展

4.1 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分析

就现阶段临床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方式来看,其首选治疗措施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改善,所选用的药物以多巴酚丁、多巴胺、小剂量呋塞米等,多巴酚丁与多巴胺的治疗机制大致相同,均可以有效刺激β肾上腺能受体,以此改善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症状。陈青玉[4]在研究中给予观察组酚妥拉明和多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清理气道、抗感染、止咳等对症治疗,治疗5天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且在症状缓解时间上,观察组也短于对照组,表明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对小儿重症肺炎进行治疗,也是重症肺炎并发症预防与治疗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早期的临床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4.2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进展

鉴于呼吸衰竭会导致小儿重症肺炎死亡病例增多,因而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就目前临床治疗方式来说,对于呼吸衰竭并发症的治疗以抗生素及综合治疗干预为主,同时辅助呼吸机治疗,以此进一步挽救小儿生命。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相比较未成年儿童和成年人,婴幼儿自身呼吸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因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要避免引起呼吸肌疲劳情况的发生。宋萍[5]在研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拍背吸痰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式拍背吸痰治疗,且两组患儿均接受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治疗方式具体为取患儿头低侧卧位,而后采取交替拍击方式按照100-120次/min的频率拍击患儿上侧背部,而后拍击下侧背部,给予人工气道浅吸痰。治疗后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表明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4.3 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目前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可能性存在较大的争议,但同时有很多的临床医学研究者指出,重症肺炎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是今后临床重点研究的对象[6]。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小儿病情开展针对性的治疗,以此最大限度降低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有研究指出,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小儿早期给予美托洛尔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心率水平且恢复至正常目标值。还有研究指出给予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小儿巴胺联合多巴酚丁治疗同样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病情可以在短时间得到好转。除此之外,对于急性心衰可以给予西地兰每次0.01-0.015mg/kg静注,必要时可以间隔2-3h重复使用。

4.4 肺炎并发重度性脑病及其他并发症的治疗进展

肺炎并发重度性脑病的诊断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出现烦躁、嗜睡8h以上、球结膜水肿、昏迷、中枢性呼吸节律不整及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其余均正常的小儿需要特别注意。确诊后要按照抢救处理措施进行及时救治,就现阶段临床治疗方式来说,主要是保证重症肺炎小儿呼吸道通畅,并对其做改善通气、供氧、镇痉及减轻脑水肿等为主。初步治疗完毕后要加强对小儿的看护和生命指标监测,确保治疗有效性。

除此之外,中毒性肠麻痹也是一种常见的重症肺炎并发症,小儿一旦合并这种并发症,会出现腹部严重膨胀、肠鸣音消失、口唇发绀、呼吸浅弱且不规律等症状,部分小儿会出现呕吐等症状。对于中毒性肠麻痹,在治疗时可以选用去甲肾上腺8mg加入0.9%盐水100ml中不断口服,同时对小儿进行胃肠减压与肛管排气治疗。

5 结 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临床诊断与治疗方式也更加的全面科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重症肺炎并发症所造成的小儿死亡。但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小儿重型肺炎发病原因众多,病情危急,如何更好的提升诊断质量和治疗效果依然是临床需要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重症小儿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小儿涵之三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