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思路及对策

2020-02-27 12:19袁妙玲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7期
关键词:乡镇财政乡镇政府财政资金

■袁妙玲

(中山市财政局古镇分局)

乡镇是我国基层组织权利,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效果直接影响我国建设与发展水平。在我国财政机制改革发展背景下,使乡镇财务管理收到社会大众普遍重视,同时也对乡镇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标准,使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山市作为广东省市级城市之一,拥有18个镇、5个街道,1个开发区。我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针是以工业立镇,着力推动灯饰产业发展。

1 研究背景

乡镇是我国基层权利组织,在社会管控、民生保障、经济建设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直接关乎于我国建设与发展效果,乡镇财政是基层权利运作的重要保障,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通过推行财政体系变革发展,梳理乡镇财政和上级财政的内在关系,使乡镇财政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1]。

2 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财政预算设立五个等级,即中央、省级、市级、县级、乡级,然而乡镇财政预算作为五级之末。该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作为全国没有县级市的其中之一,因此该镇承担县级政府的职能,预算编制全部由镇独立完成,往往导致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立足于财政收入的层面进行分析,地方财政特别是营改增政策推行后,收入持续减少,地方政府财源收入稍显较弱,缺口过大,某些乡镇管理者不愿进行财政预算编制[2]。在财务与预算管理方面,存在地方挪用专用资金、白条抵账等不良现象。部分乡镇还未达到全面预算,只是把部分财政资金融入到预算管理当中,其他收支项目、预算外部资金等未接受统一预算管控,导致部分资金处于乡镇财政监督管理之外。

2.2 预算编制设置较为简单

乡镇预算编制通常存在“凑数”现象,认为保持收支算平衡就可以了,但是根据各地乡镇预算情况,存在预算编制设置较为简单,内容单一,同时在预算实施方面也面临预算与实施“两张皮”现象,无法发挥预算管控作用,以至于乡镇预算管理流于表面形式,未能融入到实际的财政资金当中[3]。部分乡镇针对预算编制都采用预估方式,在实施中存在随意调整的现象,以至于乡镇预算缺少精细化、针对性特征。大多数乡镇内部管控机制不完善,没有系统、高效的财务预算管理规范标准,少数乡镇财政管理体系完善,但是还存在乡镇机制不完善的现象,预算编制精细化明显不足,个别职务存在不分离情况,部分区域工作者过少,财政授权、审批、实施等环节都交由相同人员负责,部分公务接待手续不完整,如接待通知书缺失、陪同人数过多等,没有完善的指标标准与支出计划方案,导致象征财政资金监管未能发展其积极作用。在乡镇预算编制中,项目内容十分模糊不清,未能达到预算编制精细化的基本要求,以至于影响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

2.3 财务工作人员方面的问题

乡镇财政工作者主要以聘用制为主导,部分财政负责者属于临时工作者,以至于缺乏对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视,财务工作者自身的职业判断力十分有限,财务理论知识未能及时更新与丰富,促使部分财务处理、预算编制、管控实施等方面面临着困境难题,容易出现职责不明,难以将问题落实到有关工作者身上[4]。针对财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重视,县区通常举办教育培训活动次数少之又少,通过年初年底开例会,将其预算管理任务进行下发,对于预算编制效果、实施等环节上级管理部门缺乏对其监管,使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效果进一步弱化。

2.4 财政责权边界模糊

当前,乡镇财政责、权、利边界模糊,导致财权上级与事权下沉的现象更加严重。财政作为执政基础,也是促进发展的重要保障。任何工作缺少财力作为支撑,都难以展开。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乡镇拥有农业税、特产税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乡镇政府有效运转。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深入发展,乡镇政府依托于财政资金的来源面临断层,使财政收入进一步减少,但是乡镇政府的事权不但未能减少,还存在增加的态势。当前,乡镇财政的收入渠道,主要通过上级转移支付、企业税收返还等,因当前企业发展形式紧张,导致企业财政收入缺乏后力,这也成为限制乡镇发展的主要诱因。

近年来,虽然社会遵守财经纪律的观念逐步加强,但在财政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财政部分、主管部门和具体用款单位之间责任比较模糊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3 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对策研究

3.1 加强乡镇预算管理

为了发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需要加强对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培植多项税源,加大财源建设力度,把握营改增背景发展机遇,进一步壮大培植地方税源。根据税源建设效果,加强产生升级优化,推动新型产业发展,改变经济结构,随机应变,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5]。同时,要做好乡镇三农资金的统筹规划,特别是对于三资的管控,将资金预算管控融入到国库集中统一支付之中,即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把资金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非常有利于加强各项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的监管。对有关审批流程、手续等进行严格监管,针对农村有关资产需要做好招投标工作。

3.2 严格执行预算编制,加强预算编制的信息化管理

持续深入推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从源头上加强资金分配管理,结合放管服和预算管理改革的精神,理清财政责权边界,可简化的简化,可放权的放权。为了提高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需要优化乡镇预算编制流程与形式,把预算管理内容进行细致划分[6]。乡镇财政预算管理部门需要意识到预算编制的必要性,做好预算编制与实施工作,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将其详细编制到“项”级科目,改变过去预算编制只有总数的现象,有效发挥财政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服务于当地政府,约束政府收支行为,提高对政府收支的管理效果。预算编制健全后,强化预算实施能力,把预算编制内容加以确立,达到专款专用,对预算追加进行严格管控,实现预算公开化、透明化。

深化预算改革,预算改革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基础性改革,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建立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从预算的编制、预算的管理直到预算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控制与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部门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本级各部门预算业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中之重。

3.3 加强地方债务管理

乡镇政府为了利用预算管理,有效解决地方债务问题,需要加强对地方债务的管控,把资产采购等项目内容融入到预算管控当中,强化乡镇政府采购比重,实现乡镇政府阳光采购的建设目标。为了提高乡镇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把资产应用效益、收益融入到预算管控当中,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效果。

3.4 提升财务人员水平

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是我国基层政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对强化财政资金持续高效利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各个地方乡镇政府需要组织工作者学习新预算法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方法,展开相关教育培训、座谈会等活动,使乡镇政府财政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不断提升,积极适应新常态背景下财政机制改革的发展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同时,还要做好乡镇基础工作人员的配置工作,强化乡镇政府财政基层工作者的薪酬待遇,调动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异的基层工作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针对出现错误的基层工作者给予适当惩戒,特定情况下可追究其责任,提高乡镇政府基层工作者的预算管理水平,为人民服务。

3.5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为了展现法律赋予县乡人大对于乡镇财政预算审议与监管的职责作用,我国预算法案指出“乡镇人大代表对本级财政预算展开审查监管,预算系统规范,保证预算公开透明”,这也是我国财政机制的主要特点,各个乡镇政府需要重视预算公开透明,接受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社会大众的监督与管理,对于特殊项目需要做好明示。完善的预算管控、实施、监管、限定,把预算编制、预算实施、预算监管的职能相互分离,确保预算编制、实施工作具有良好的公正性、公平性特征。加强财政资金监管,通过利用内部审计、外部监管、社会监察、法律监督等方式,监管机制发展愈发完善,使预算管理的作用职能进一步发挥,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4 结 语

综上所述,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乡镇政府财政部门给予预算管理工作高度的重视,意识到当前乡镇财政预算管理面临的不足与缺陷,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将问题有效解决,完善乡镇财政预算编制机制,提高对预算管理的监管力度,强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效果,使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推动乡镇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乡镇财政乡镇政府财政资金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乡镇政府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探讨
乡镇政府缘何容易“敷衍了事”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加强乡镇财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提高乡镇财政所会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研究探讨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