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的分析与研究

2020-02-27 12:19郝小伟宋豪琦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7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贷款

■郝小伟 宋豪琦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

引 言

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中,虽然大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规模庞大,所以中小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所做出贡献相比大企业来说更为突出。在我国,全社会大部分的就业岗位都是由中小企业来提供的,它们大大缓解了我国劳动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同时我国生产总值的70%以上也都是由中小企业来贡献的。中小企业不仅是我国社会市场经济活动中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经济主体之一,还是积极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进步的重要主体。历年数据表明,我国70%以上的创新型产品的研发和专利都是通过中小企业来完成的。换句话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严重影响着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环境的限制,其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严重制约着其发展壮大,也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空间。

1 传统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1.1 中小企业融资门槛高

由于中小企业发展历史较短,资源积累不足,自身所具有的经济实力较弱,很多中小企业在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时候没有足值的不动产或者高价值的机器生产设备作抵押,并且缺乏良好的业务销售额和产品销售利润作为还款的保证,而中小企业所提供的贷款抵押物又是商业银行后续能否顺利收回贷款的根本保障,所以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成功率普遍较低。另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又是以盈利为目的经营性机构,商业银行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信用风险和贷款坏账,在一定程度上商业银行倾向于为有充足抵押物做担保的大型企业放贷,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雪中送炭,反映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上,就表现出了极端的不协调。而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规模相对较小,没有足够价值的不动产和生产设备向商业银行做抵押,并且企业自身的业务销售额和产品销售利润等还只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中小企业贷款所设立的放贷评级标准使得很多企业都望而却步。

1.2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

在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主要的资金供给者,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已经占据我国市场经济中融资的半壁江山。商业银行先通过从吸收居民和企业等经济主体的储蓄存款,将存款的按一定比例向央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后的绝大部分存款都作为信贷资金向外放贷。与进行直接融资相比起来,中小企业通过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这种间接融资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又增加了的融资成本负担。伴随着社会上担保个人和集体的大量出现,给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资金的同时,由于自身所具有的信用资质不足,除了需要向银行支付高昂的利息以外,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担保公司为其贷款进行担保,而近年来由于缺乏对担保公司和担保行业有效地规范和监管,担保公司不合理的增加担保费用,使得在中小企业融资门槛降低的同时却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

1.3 中小企业融资手续繁琐

由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拥有的雄厚的资金优势,所以企业要想解决资金短缺以及融资困难的问题,势必将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商业银行也因此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商业银行自身业务经营的特殊性,追求最大利益的同时还将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所以商业银行在制定出一套完备的信贷体系。在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从企业提出贷款申请到最后拿到贷款资金需要经过很多繁琐审批的流程以及花费很长的审核时间,使得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不能被及时得到满足。

2 中小企业传统融资难的原因

2.1 市场上资金供需信息不对称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成立时间较短、生产设备相对落后、规模较小,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信息披露意识,导致企业自身信息透明度不足。在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申请时,商业银行不能很好的掌握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中下企业自身又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安排。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主动规避风险,甚至对于中小企业这类高风险企业的贷款申请直接拒之门外。

2.2 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相比大企业在资金和生产技术等方面自身所拥有的雄厚经济优势,中小企业往往受到自身的经营规模小、资金有限、生产过程技术设备落后以及其他市场环境限制,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所生产制造和销售的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并且往往伴随着其原材料类产品价格的不断大幅上涨以及社会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导致本来就盈利有限的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受到压缩。为此中小企业不得不扩大生产规模和更新生产设备,这就使得本来资金匮乏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加的雪上加霜,造成很多企业资金链断裂,无力经营,最终导致银行贷款不能及时清偿,给商业银行带来大量的坏账。

3 解决措施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仅靠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提供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还需要相应的加大中央财政、地方政府等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在我国这么多的中小企业中,有着很多巨大发展潜力但受制于资金不足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在背后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一旦成功它们所释放出来的社会红利将解决很多的社会问题。同时政府应该鼓励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政府信用担保,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及时获得贷款资金,并对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予以一定的资金补助。其次,政府也应该适当降低中小企业得税赋负担,推出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一些符合国家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实行免税或减税。另外,中央财政、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应该联合起来设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基金和贷款风险保险基金,该举措将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和风险,使得中小企业不再因为资金匮乏而无力经营,使一些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能充分得到发展空间,释放社会红利。

3.2 建立信息沟通平台,避免融资信息孤岛问题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互联网金融为资金的供求双方打造了一个资金信息沟通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传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服务的客户主要是大型企业,不但风险小而且还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所以这些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为中小企业这类风险等级较高的借款人提高贷款。而在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帮助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直接借贷,资金供给方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进行不断筛选,选择自己中意的企业决定是否给其放款,并且通过对收益和风险的认真平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借款的风险。同时依据互联网金融所提供的数据,商业银行等各类大型金融机构往往都能够将中小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业务发展的状况和其他企业的财务数据的使用情况结合并进行较为深入专业化的财务数据综合统计与分析,将这些统计数据的结果直接作为商业银行对是否向中小企业的资金进行放贷。另外互联网金融使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的中介作用减弱,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增加资金供给方的利息收入。此外还大大减少了中小企业在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时的很多繁琐环节,大幅缩短了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的时间,使得企业能够及时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3.3 中小企业不断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中小企业需要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财务决策能力,企业决策者要通过科学决策的方法来为企业的经营提高策略,而不是过多的通过自身经验和主观臆断来做决策。因为企业财务决策将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要全面分析企业内部经营信息和外部信息,时刻关注市场上企业生产要素的发展变化。另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要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风险防范意。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贷款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旧信封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