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危机管理对策

2020-02-27 12:19孙洪波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7期
关键词:现金流公共卫生危机

■孙洪波

(广州工商学院)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与指挥下,在全国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疫情的蔓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疫情过后,各行各业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仍然十分严峻。相比较一些大型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在此次危机中面临的冲击更强烈,不少中小型企业在危机过后,难以顺利地复工复产。在这种情况下积极研究疫情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危机管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的影响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的是突发性的,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重大损害的事件,主要包括:不明原因疾病事件、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等。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范围、危害程度,我国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级(一级)”、“重大级(二级)”、“较大级(三级)”、“一般级(四级)”四个等级[1]。这其中,“一级”和“二级”可以称之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界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属于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虽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国家相关部门会采取系统而全面的宏观调控管理策略。但不可否认的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然会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冲击。具体来说:第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在不同程度上抑制社会发展的总需求。如何理解这种总需求呢?一方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人们容易有群体性的恐慌心理,影响人们正常的消费行为、娱乐行为。尤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下,这种群体性的恐慌心理就会更加严重,最终就会造成社会总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类似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扩散性,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控制疫情的大规模蔓延,一些国家会限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在这种情况下,也会造成中国社会的总需求下降。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社会总需求下降,都会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第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影响社会发展的总供给。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为了更好地控制事件的不利影响,国家会对交通领域、物流领域等进行一定的管控。在这个管控的过程中,各行各业的生产链很容易受到影响,有些环节的工作效率可能会降低,有些环节可能无法正常进行。如果各行各业的产品输出、服务输出出现断层,最终就会影响社会的总供给。社会总供给是关系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2]。

总体来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两个方面,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本次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格外严重。

2 疫情对中小企业的主要冲击

2.1 有些中小企业会面临现金流短缺

疫情大面积爆发后,有些中小企业会面临现金流短缺的问题。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现金流非常重要。一旦现金流出现短缺,接下来就有可能会发生债务风险、信用风险。而且,企业现金流突然短缺,很多之前签订的合作,就会难以进行下去。这样一来,企业就会面临“违约”的风险[3]。根据具体的合作事宜,违约的企业通常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违约金的多少是不等的。对于一些重大的合作项目,投资通常会比较多,违约金的金额也会比较高,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有些中小型企业难以支付高昂的违约金,就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有些企业甚至会直接宣布破产。

2.2 部分中小企业供应链压力急剧增加

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小企业的正常营业被打乱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生产、运营、推广、销售等多个流程,都是环环相扣的。而且,每一个流程都会有相应的费用支出。一旦某个流程的运作无法正常进行,不仅会影响企业整体的发展,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次疫情让企业在供应链上承担了极大的压力,具体表现在:第一,此次疫情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大批的工人无法按时复工,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原有的订单无法顺利完成[4]。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仅要支付违约金,还要承担场地、人员等方面的硬性支出;第二,此次疫情波及的范围比较广,有些疫情严重地区,人们的消费能力急剧下降,导致企业新增业务和订单非常少,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订单。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企业无法清库存,无法获得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企业又要支付场地、人员工资等费用,有些企业承担不了这样的压力,就会选择退出市场。

2.3 有些中小企业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

有些中小企业受到疫情的影响,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导致中小企业失去市场竞争力的原因,主要有这些方面:一方面,大型企业的资金储备通常会充足一些,抗风险能力也会比较强。但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储备并不充裕,长时间的疫情会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制定的规划、目标,无法顺利实现。这个时候,企业维持生存都会很困难,更加没有机会扩大生产、寻求新的发展;另一方面,有些中小型企业的运营模式,主要还是依靠“人力”来实现,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撑[5]。遇到这次突发的疫情,许多人都只能居家办公,不能去企业办公。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中小型企业,尤其是采用传统的人力资源来运营的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营。而对于具有信息化优势的大型企业,它们的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在线上交流、完成,工作人员即使不能去企业办公,也同样可以在家里办公,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疫情对这一类企业的影响,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大。而且,有些现代化大企业,还会抓住疫情的机遇,进行转型升级,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抢占更多市场。这个时候,中小型企业的竞争力就会逐渐丧失。

为了更好地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危机,中小型企业要高度重视危机管理问题,提高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

3 疫情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危机管理重要对策

3.1 加强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

通过这次疫情,中小企业要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工作。如何加强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呢?第一,中小企业要合理地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努力做到节源开流。在企业推广、营销环节,相关工作人员要重新调整方案,结合疫情发展的趋势,科学地降低推广、营销费用;第二,中小企业要加强账款的管理工作。对于应收账款,企业要及时、规范地收回,为企业的正常运营准备好充足的现金流;第三,中小企业要重视清库存的工作。在库存大量滞销的情况下,企业要协调好“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关系,制定积极的方案清库存、去产能,维持企业正常的现金流[6]。

3.2 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没有经历疫情之前,有些中小企业虽然意识到自己的产生、运营模式比较落后,但仍然没有转型、升级的魄力。受到疫情的冲击,一些中小企业不得不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第一,中小企业要优化工作流程,建立网络化工作机制,鼓励工作人员通过信息化设备“居家办公”。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更快地复工复产,还可以节约企业一定的水电、场地费用;第二,对于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中小企业要创新运营、推广模式,思考如何从“线下推广”转向“线上推广”,让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创造经济效益。

3.3 急切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应急能力

危机往往是突发的,但危机管理对策可以提前筹划。在疫情之后,中小企业需要反思自己应对危机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具体来说,一方面,中小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有短期盈利的方案,还要有长期持续盈利的方案。而确保企业可以在比较长的时间里稳健发展、持续盈利,就需要加强企业的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抗击能力[7]。第一,企业要准备一定的风险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第二,企业要认真评估投资比较大的项目,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理性投资;另一方面,企业要制定“突发事件紧急预案”,并认真落实“突发事件紧急预案”的培训、学习工作,确保企业在遇到突发情况时,马上有备选方案可以执行,减轻突发事件对企业的影响[8]。

结 语

我国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就业问题,还关系到我国整体的经济建设。在看待疫情的视角上,人们应该有全面的认识。一方面,疫情虽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但另一方面,疫情也给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特殊的机遇。透过此次疫情,中小企业应该深入思考企业未来的危机管理问题,大多数危机虽然是“突发性”的,但企业的危机管理对策却可以“防范于未然”。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具有“预见性”的管理思维,科学规划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在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现金流公共卫生危机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精益求精 管理企业现金流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基于现金流分析的财务内控管理模式构建
现金流有多重要?
“危机”中的自信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