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对比研究

2020-02-27 22:23张颂兰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4期
关键词:计税税法税务

■张颂兰

(重庆巨琪诺美制药有限公司)

一般来说,财务会计运用专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业务状况进行货币计量、开展会计核算、通过一定的记账规则与程序得出财务报表等的一系列活动。它按一定的时间进行结算,表现企业在某个阶段的财务状况。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运行效益,保证企业按财务制度规范运行。通过财务会计报告以掌握企业的资产、负债、权益的状况以及盈利或亏损状况。而税务会计是以税法为依据基础,对企业涉税事项进行货币计量、核算及缴纳等系列活动。它也需要财务会计资料,否则难保证涉税事项的准确性。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引起会计准则和税务制度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导致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歧更加显著,因此,做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核算上的对比分析

1.1 核算主体对比分析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这个主体包括以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为主涉及各类核算单位,其主要内容是对这些主体在运营活动中的经济活动进行计量、确认、核算与账务处理,通过专门的程序和特定的会计处理方法提供财务会计信息。

税务会计核算主体相对要简单一些,它是以税法为主导,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或者个人取得收益或者预期收益进行核算,目的是维护纳税人的利益。

通过对比可知,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核算主体的主要差别点如下:财务会计的核算主体是以财务活动为标准,与主体是否应当纳税的关联性不大;而税务会计的核算则不同,不论财务会计核算的主体是否进行了财务核算,即是否有独立的财务会计,只要发生了税务业务,就要进行涉税计算,进行与税务有关的活动,如开展税务筹划,进行纳税申报等与税收有关的工作。

1.2 核算对象对比分析

由于核算主体上的不同,因而核算对象也存在差别。

财务会计核算对象为核算主体的全部经济活动,主要是以货币方式进行计量、兼有实物计量;针对的是核算主体的资金运营管理活动,包括资金投入、使用、周转、退出等周期性运行过程,以此反映核算主体的财务状况。

而税务会计核算对象的重点放在税务监督上,核算对象主要是对涉税事项进行计税、测算与监督。

1.3 核算依据对比分析

核算依据是指核算时所遵行的法律制度与相关流程,二者在核算依据上有很大差别。

财务会计主要以财务会计法规及相关制度为核算依据,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和会计内控流程进行监督与约束,通过专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对经济业务活动按规定的业务处理程序和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系列操作,从而得出财务信息。针对的是全部收支活动。

而税务会计主要以税法为核算基础,对税务主体的涉税事项进行计算、确认,主要针对核算主体的收入、利润、和所得税等,核算中按照税法公布的税率标准严格操作。

从上对比可知,由于财务会计核算的依据比较复杂,核算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同的人对核算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对同一项业务活动在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导致财务会计核算的灵活性较大;而税务会计核算内容相对简单,可以排除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繁琐细节,而专注于税法标准与涉税业务,严格按照税法执行,因而,在核算中操作空间弹性不大。

2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会计目标的对比分析

会计目标是会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特定情况下,受客观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影响变化较大,因而,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会计目标上也存在很大区别。

2.1 财务会计的会计目标分析

财务会计通过系列规范处理活动,以专业的会计报告形式展现核算主体的财务状况及成果,为相关利益人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便于他们掌握核算主体的相关情况,做出管理决策。因而,财务会计目标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将核算主体的全面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的计量、核算与管理,以此为基础,编制一套完整的会计报告,供相关利益人员使用,这些人员包括核算主体的内部管理层、外部信息使用者和监管层等;他们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因而对会计目标的需求也有着不同。这就要求财务会计根据不同目标编制满足不同层次管理需求的报告。

2.2 税务会计的会计目标分析

税务会计是以税法为基本依据,按照税法规定来核算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系统,通过对涉税事项进行合理计税、缴纳等税务事项办理,按税务流程进行操作,以达到减税降负的目的, 使税务会计主体从中获得更多的税收收益。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企业税务核算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接受税务部门的监督。

从上述分析可知,财务会计目标比较广泛,利益各方希望从财务会计信息中获得及时、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其中也包括涉税会计信息;因而比较全面,便于管理决策之用;而税务会计目标则相对较窄,主要是涉税事项。

3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会计要素上的对比分析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具体方式,通过特定的分类对会计对象进行综合反映。

(1)财务会计的会计要素有五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等,它们将会计对象具体化。其会计等式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基础,也即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础。延伸出的会计等式为“收入-费用=利润”,它是企业利润表的编制基础。

(2)税务会计要素也有五项,它以涉税收支为基础,进行涉税计量与扣除,即计税依据、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其中,应纳税所得额和计税依据是基础,应纳税额是重点

税务会计要素是税制构成要素在纳税人会计核算中的基本体现,它们之间也有两个等式: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应纳税额;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前者适用所有税种,后者仅适用于所得税。

由于二者的等式基础不同,因而,二者的会计确认与计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而且财务会计核算灵活性较大,对其确认与计量有着较大影响;而不同的确认与计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数据,导致会计等式间数据发生很大变化,从而造成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出现较大的不同,而一些信息使用者会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会计处理,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很大影响,因而,在会计确认与计量时必须坚持谨慎原则,保证业务处理的公允性。如在财务会计上,要将收入与支出费用进行配比,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费用配比“增加”或者“减少”,造成“利润”的“减少”或“增加”,展示出不同的“业绩”,因而会在财务会计中被利用。而税务会计则以税法为基准,不必考虑收支配比问题,收支业务确认与计量以税法为依据,以实际发生情况进行确认与计量,因而比较客观,减少了人为干预,根据税法要求对税款计算、申报,在税务会计处理具有统一性,不允许出现计算偏差。

由上可知,通过财务会计进行全面核算,为税务会计提供了完整计税信息,从会计要素上看,二者关联性极强。这一点可以从会计等式上得到体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会计中的“所有者权益”与税务会计中“应纳税额”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税款缴纳与核算主体的所有者权益密切相关,税款多缴,意味着核算主体的权益减少,直接影响到自身利益。二是财务会计中的“收入”、“费用”与税务会计中的“应税收入”、“扣除费用”间的对应关系十分密切:收入与应税收入有很大关联,一般而言,“收入”要比“应税收入”大,从财务会计的角度看,希望企业的“总收入”多,而实际“应税收入”少;“费用”与“扣除费用”关联很大,“扣除费用”只是“费用”中的一部分,即可以税务会计中抵扣的部分,从财务会计角度看,希望抵扣金额越多,应缴税额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税务成本。

结 论

通过对比,虽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有很大差别,然而,由于二者也存在很大的关联。不同的财务会计处理方式对税务会计处理有着一定影响,同时,不同的税务会计处理也会影响着企业财务核算结果,造成企业收支状况改变,因而,需要二者相互协调,共同推动会计业务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计税税法税务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税务动态
年终奖税收优惠再延两年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企业租入固定资产,同时用于一般计税项目和简易计税项目,其租金对应的进项税额是否允许全额抵扣?
●企业租入固定资产,同时用于一般计税项目和简易计税项目,这笔租金对应的进项税额是否允许全额抵扣?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