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分析

2020-02-27 22:23唐春霞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4期
关键词:财政部门财政资金会计制度

■唐春霞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政府招待所)

近年来,随着国家工程项目的逐渐增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规模越来越大,固定资产的购置和政府采购活动也比较频繁,因此推行新会计制度,通过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平衡做账,能够全面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净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能够发现每一笔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预算绩效管理,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财政资金出现闲置或者浪费的现象,在新会计制度下也可以有效防治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因此,在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会不断规范,有效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合法、支出合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接下来本文通过探讨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应对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1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预算管理不规范

新会计制度实施以后,我国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暴露出了弊端,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的专业化不够。首先,据调查显示,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规划性不够,具体表现在很多事业单位年初编制的预算和年终决算数据差距较大,存在有些预算科目指标不够用,而有一些科目预算指标用不完的现象,因此,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到年终都会存在调整预算科目、突击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其次,由于年初编制预算时,没有对预算绩效进行考核,引发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最后,有些地方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年初预算把关不严,导致一些预算单位出现了超预算指标使用国家财政资金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的相关规定[1]。

1.2 预算与内部制度不完善

新会计制度实施以后,也让我们发现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与内部制度存在缺陷。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审核、上报都没有制定相关的制度,同时,内部控制制度也不健全,难免出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与决算差距较大、财政预算资金闲置等问题,因此,新会计制度下要想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确化管理,完善预算与内部制度是关键[2]。

1.3 采购行为不规范

在新会计制度实施以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行为是不规范的、不透明的,新会计实施以后,行政事业单位不合规的采购行为表现得更明显,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首先,我国很多机关事业单位为了贪图方便,很多办公设备、购买服务的采购行为,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相关规定,通过政府的专门采购平台进行采购,而是直接就近从商家那里购买,这样的采购行为不仅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而且可能会出现很多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录入固定资产系统,购买时间长了以后,很有可能造成固定资产丢失;其次,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政府采购时,没有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招投标程序,采购行为不合理、不规范、不透明;最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采购行为时,没有考虑到质保金等问题,没有真正做到采购人员与验收人员各司其职,有些单位还存在采购和验收都是同一个人,这样一来难以达到采购目标。

2 应对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2.1 转变财务管理记账方式及工作理念,提高专业性

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新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加精确化、科学化、透明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财务管理的记账方式,新的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采用预算会计、财务会计平衡做账的方式,通过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平衡做账模式,能够清晰得看出财政拨款收入和财政资金的使用的全过程,因此从账务处理中就能够清楚的看出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使用方面是否存在违规现象、超标准接待和资金浪费等现象[4]。其次,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方式有利于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净资产、负债的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新会计制度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新会计制度严格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内控管理职责分工、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关键岗位责任机制、关键人员资质能力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使用规范化。

2.2 完善财务管理预算与内部制度

新会计制度下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预算和内部控制提出了新要求,因为新会计制度实行以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还不精准、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不强[5]。对于财务管理预算而言,在新会计制度实行以前,我多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存在对预算指标没有量化、资金使用范围广、脱离工作实际,而且没有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因此,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到年终决算时常有调整预算科目的现象,还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年终突击使用财政资金的现象,因此,新会计制度实施以后,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严格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年初编制预算时,要做好预算规划、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明确预算经济科目、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对于重大项目预算,必须经过“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同时,财政部门在“一下”、“二下”预算批复中,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必须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防止行政事业单位挪用财政资金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抓好预算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预算单位上报的年初预算绩效表,对预算单位进行资金的拨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必须控制预算指标,预防行政事业单位超指标支出财政资金[6]。对于内部制度而言,在新会计制度下,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度提出新要求,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财务档案移交管理制度等财务活动基本管理制度,避免行政事业单位出现国有资产闲置、流失、公务接待超标、财务档案遗失等现象发生。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重大资金的支出必须通过集体决策决定,保证预算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支出合理、使用有效[7]。

2.3 建立健全新型采购行为及监管规范

新会计制度建立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新型的采购行为及监管规范。对于很多事业单位而言,新会计制度下,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采购办公设备、购买服务等行为时,必须按照财政部门相关规定,通过供货协议采购方式或者通过政府采购平台,严格按照招投标的规范程序进行采购,对于不列入政府采购平台进行采购的办公设备等也必须填写政府采购备案表,交当地财政部门存档备查。在采购单位实施政府采购行为时,必须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企业中标以后及时下发中标通知书,并规定做好相关公示,总而言之,政府采购过程必须是公开透明的,采购程序是合法合规的,并且要主动接受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行为规范化[8]。

3 结 语

总而言之,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新要求,因此,财政部门、预算单位、财会人员应该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规范化、精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部门财政资金会计制度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财政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思考